評論 > 存照 > 正文

唯色:有一天 毛澤東與林彪的合照 林被剪掉了

—譯者Kamila Hladíková對我的訪談:關於記憶、流亡及「藏族文學」(二)

作者:
類似你說的那種「不對」,我也有過。記得小時候,家裏牆上掛着幾張黑白或彩色照片,都是中共領袖們:毛澤東、林彪、周恩來、劉少奇等。有一天毛澤東與林彪的合影只剩下了毛,而林被剪掉了。據說林彪成了「壞人」,所以沒有資格與毛主席站在一起幹革命了。我這才注意到,那些照片上的人物只要是「壞人」,其面孔不是被塗黑,就是被剪了。不過我沒有深究,畢竟這超出了當時的我所能夠有的理解能力。

圖說:圖為我上大學時的全班合影。第一排右三戴大眼鏡的女生是我。我在散文《蠻子的舌頭》中寫:「整個西南民族學院有三十多個各具名號的少數民族,讓我們似乎生活在多民族的環境裏,卻並不了解這些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多民族的特點也讓我身陷時刻感受到自己是『藏族』的情境之中,卻並未受到過任何本族化的教育。」

【簡述相關介紹:今年四月間,國際文學雜誌《漸近線》(ASYMPTOTE)網站發表了捷克學者、翻譯家Kamila Hladíková對我的訪談。她也是我的散文集《西藏筆記》譯者,於2015年在捷克出版。而這個實際上我用了一個多月完成的訪談,原本關涉的話題更多也更深入,在譯成英文發表時因限於篇幅做了較多刪減,為此我將中文原文(包括提問)以首發的形式連載。】

你記得「過去」的那個瞬間,可能是你小時候或者是上學時,那麼你什麼時候第一次發覺有什麼「不對」?比如我,因為是在社會主義捷克共和國長大,我有這樣的記憶:我奶奶不讓我唱一些歌曲,因為那個人「跑了」;或者說我爺爺「沒能」上大學。而那時誰都沒有給我解釋過。我看了朱日坤拍攝的關於你的紀錄片《檔案》,我發現上學的時候你還是一個「優秀學生」和「共青團員」,當然很多捷克人也有這樣的過去。

是的,我從小「品學兼優」,幾乎每學期都是「三好學生」(即「思想好,學習好,身體好」)。我小時候很希望成為「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被共產黨的意識形態教育洗了腦,甚至在十八歲之前可以說是個小粉紅。

類似你說的那種「不對」,我也有過。記得小時候,家裏牆上掛着幾張黑白或彩色照片,都是中共領袖們:毛澤東林彪周恩來劉少奇等。有一天毛澤東與林彪的合影只剩下了毛,而林被剪掉了。據說林彪成了「壞人」,所以沒有資格與毛主席站在一起幹革命了。我這才注意到,那些照片上的人物只要是「壞人」,其面孔不是被塗黑,就是被剪了。不過我沒有深究,畢竟這超出了當時的我所能夠有的理解能力。

我第一次很明確地覺得有什麼「不對」,應該是我十五歲去成都上高中。(與其說「不對」,不如說是「不適」)我在幾年前給《紐約時報》寫過一篇文章叫《蠻子的舌頭》,講述過這種「不適」:「撲面而來的很多都是迥異的。飲食;外表;口音……」,實際上「不適」的細節很多,日積月累足以促生某種轉變。

我的大學也是在成都上的。我寫過:「上大學的經驗更是被置換的經驗。整個西南民族學院有三十多個各具名號的少數民族,讓我們似乎生活在多民族的環境裏,卻並不了解這些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只知道在一些民族的節日吃一頓有民族風味的飯菜,或者圍着篝火喝酒唱歌跳舞,或者用臉盆互相潑水過一過傣族的『潑水節』。多民族的特點也讓我身陷時刻感受到自己是『藏族』的情境之中,卻並未受到過任何本族化的教育。我滔滔不絕秦始皇修長城卻說不出布達拉宮如何築成;我倒背如流唐詩宋詞卻讀不懂六世達賴喇嘛的詩歌;我熟知紅色中國若干個革命烈士,卻不了解1959年拉薩起義中藏人自己的英雄……」

我認識一位布里亞特蒙古人叫格桑,是攝影師,他的大學是在莫斯科上的。莫斯科也有類似北京、成都、蘭州等地的「民族大學」那樣的大學,大致可以翻譯為「民族友好大學」。他開玩笑說,他到了莫斯科的「民族友好大學」,結果發現各民族並不友好。

在我保存的早期詩作中,有一首是在1984年寫的,當時我是大一生,我的同學中有十多個「少數民族」和漢族。這首詩的名字是《印──致某些人的偏見》。依稀記得當時我與幾個漢人同學發生了爭論,我當場寫下這首詩,並用力抄寫在教室里的黑板上,其中有這樣的詩句:「那顆散發着/酥油糌粑味兒的印/深深烙在我心上/我不沮喪/更拒絕你冷漠的/一瞥」。現在重看這首稚嫩的詩,我驚訝的是當時十八歲的自己有了民族意識。而且很顯然,當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我的方式是寫詩。

最近我重讀大學日記,其中有篇寫我臥薪嘗膽拼命學習,大一結束時考了全年級第一名,還得了150元獎學金,被授予「優秀共青團員」的稱號,系書記希望我入黨,但我當面拒絕了他。我在日記里寫:「像什麼『入黨』,無疑是給自己戴一副『枷鎖』,箍住自己的身心,做個活着憋屈的人而已!……我追求個性的充分而自由的發展,追求個性得到最充分的發揮!一切限制我的願望的東西,我都要極力掙脫!我厭惡這個現實世界所製造的種種清規戒律!」實際上從大二起,我不再好好學習,而是任由自己的文學興趣,成了一個當時在西南民族學院乃至成都那些大學裏小有名氣的詩人。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1229/1539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