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水果爛了一點捨不得扔?到底還能吃麼?

盛夏雖過,盛夏美食的誘惑依然還在。從小龍蝦、燒烤的誘人香氣到啤酒的冰涼爽口,再到色彩斑斕的美味冰品以及各種開胃涼拌菜,每道美食都讓人難以拒絕。然而,我們在盡情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要警惕食源性疾病,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當心食物埋下的健康「地雷」,例如,爛了一部分的水果……

什麼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的致病因子進入人體引起的中毒性、感染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通俗地講,食源性疾病就是通過吃而引發的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由食品污染引起的,污染的致病因子包括微生物類(如細菌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蟲、真菌及真菌毒素等)、化學類(如重金屬、農獸藥殘留等)、物理類(如有放射性核素)等,此外還包括有毒動植物(如有毒河豚、有毒蘑菇等)。

食源性疾病有哪些症狀?

根據食源性疾病的類型不同,症狀也有點區別。

細菌性食物中毒

大多數由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以消化系統症狀為主,就是我們常說的「上吐下瀉」,有時還伴有發熱、頭痛等症狀。

食源性寄生蟲感染

而寄生蟲引發疾病,根據寄生部位而不同,寄生在大腦會出現神經性系統症狀,寄生在眼部會出現眼部症狀。

化學性中毒、動植物性毒素中毒

化學性致病因子、有毒動植物、工業用酒精等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較多,可有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多臟器或全身受損的症狀和體徵。

哪些食物容易引發中毒?

剩飯剩菜、涼拌菜

剩菜剩飯放置時間長,涼菜沒有經過充分的加熱,都很容易導致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污染,尤其夏季溫度高,微生物生長繁殖速度更快,污染會更嚴重。

發芽的土豆

發芽的土豆或者綠色、沒成熟的土豆裏面含有大量龍葵素,食用後會刺激胃腸道黏膜,麻痹呼吸中樞,對人體有害。對於發芽的土豆,及時挖掉芽眼也不能保證去除龍葵素,保險的做法還是把這樣的土豆直接扔了別吃。

沒有熟透的四季豆

四季豆、豆角、扁豆等鮮豆類蔬菜,因為含有植物紅細胞凝集素、皂素等,如果加熱不到位,吃了也容易導致中毒,出現噁心、嘔吐、四肢麻木等症狀。對這類食物,充分加熱是關鍵。

變苦的葫蘆瓜

常吃的蔬果里西葫蘆、黃瓜、絲瓜、瓠子等都是葫蘆科的。他們在特殊條件下(如低溫、高溫、弱光、乾旱等)會產生一類發苦的有毒物質——葫蘆素,它能讓人嘔吐腹瀉、消化道出血、肝腎功能受損、毛髮脫落等,重者可導致死亡。如果吃到巨苦的這類瓜,趕緊扔了別吃了。

新鮮黃花菜

新鮮的黃花菜含有秋水仙鹼,具有一定毒性,容易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別吃鮮黃花菜,在正規市場買已經處理好、包裝好的干黃花菜更保險。

有霉斑的水果

水果之所以容易腐爛,是因為多數水果都是汁多糖多,而這種環境恰恰十分適合黴菌繁殖。水果發霉後,即使沒有腐爛的部分,也仍然可能存在各種黴菌毒素,所以,除去腐爛的部分也還是不建議食用。

變苦的堅果

杏仁、苦桃仁、李子仁、蘋果仁中含有氰苷類毒素。想吃果仁還是選擇市場上質量更有保障的堅果,不要自己閒着剝水果里的果仁出來吃。另外發現堅果變苦了也千萬不要食用,可能已被黃麴黴毒素污染。

久泡的黑木耳

不要吃隔夜或泡發時間過長的黑木耳或銀耳。黑木耳、銀耳如果感染椰毒假單胞菌,經長時間存放可能產生毒素米酵菌酸,米酵菌酸的耐熱性極強,普通烹煮方法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中毒重則可導致死亡。

醃菜、鹹菜

醃菜、鹹菜由於存放時間長,易混入各種細菌,這些微生物不斷生長繁殖,其中的硝酸還原酶會將蔬菜中本身存在的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是一種潛在致癌物,同時本身還有一定的毒性。過量攝入可出現腹痛、嘔吐、缺氧、呼吸障礙等中毒反應。

食物中毒該如何自救?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分別採取以下措施: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如食物吃下去的時間在1-2小時內,可採取緊急催吐方法儘快排出毒物,如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幫助催吐;如果超過2小時,且精神尚好,則可採取導瀉方法,促使中毒食物儘快排出體外;

儘快將中毒病人送往就近醫院診治;

如果是集體中毒,救護工作要有條理,還應迅速通知衛生檢疫部門檢疫,保護好現場,注意保留導致中毒的可疑食品以及病人吐瀉物,以利於診斷、治療或檢疫,並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協助衛生行政部門的調查處理,根據不同的中毒食品,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對中毒場所採取相應的消毒處理。

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食材要新鮮

食材儘量現買、現做、現吃。選購食材要謹慎,應儘量選擇儲藏條件較好、符合衛生要求的正規市場,同時觀察食品是否新鮮、是否有異味,冷藏或冷凍食品是否符合相應儲藏條件(冷藏溫度0℃-4℃、冷凍溫度-18℃)。

食物燒熟煮透

家庭烹飪菜餚要燒熟煮透,這樣才能殺滅病菌,才能真正成為安全可入口的食物。

食物儲存要得當

在儲存食物時,要生熟分開。烹調好的食物,在室溫下存放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剩菜、剩飯等要及時冷藏,冷藏時最好用保鮮膜包好,冷藏時間不宜超過24小時,再次食用前要徹底加熱,並確認無變質後方可食用。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冰箱不是保險箱。低溫雖能抑制多數細菌的繁殖,但有些細菌、黴菌仍可繼續生長,而且多數居民也沒有定期清潔冰箱的習慣。

注意飲食衛生

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不要吃被污染的食物,不要吃變質腐敗的食物。飯前便後要洗手,聚餐時使用公筷。及時清理廚房垃圾。

慎食街頭熟食

不少路邊攤衛生狀況較差,蚊蠅鼠蟑易在這些地方生長繁殖,通過叮爬食物傳播腸道傳染病。因此,在外就餐應儘量避免選擇環境衛生沒有保障的餐館。而對於不認識的食物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採、不買、不吃。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搜狐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14/196571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