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楊建利:共青團政治忽悠 不了了之是結果

經濟方面,中國每年畢業大學生多達700到800萬,其中的半數找不到工作,而務工農民、失業大軍聚集城市對於政權來說是危險的。但是,這種現象能否通過所謂新上山下鄉來紓解,確實是一個問號。一是政府上,政府不能像當年文革一樣,把人員強制送走,強行捆綁於土地。二是經濟上,農村沒有足夠的誘因吸引青年回鄉,也沒有空間讓他們發展。農村空心化嚴重,土地所有權得不到解決。總之,我認為,這個高調的運動最後會以不了了之的結果而收場。

中國共青團中央最近發佈文件,宣佈為了貫徹習近平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思想,將在三年之內動員一千多萬青年下鄉,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隊伍,為振興農村發揮作用。

消息傳出之後, 中國民間議論紛紛,外界不少報道也把這項政策和毛澤東時代的上山下鄉運動相比較,認為是習近平回歸紅色正統的又一體現。

習時代的上山下鄉,和毛時代的上山下鄉有何異同?有什麼政治上和經濟上的考量?當年的上山下鄉運動是中國幾代人的集體記憶,也是毛澤東最讓人詬病的政策之一。幾十年後的今天,習近平還能夠成功地推行這個政策嗎?

人權組織「公民力量」創辦人楊建利 :我仔細讀了文件,認為一千萬人的說法是虛的,是人次。其實際意應該不到三十萬,平攤下來就是大約一個縣一百人。我認為,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和政治忽悠。因為習近平本身就是知青,共青團急於向他獻忠心,要把他走過的路光榮化和神聖化。而魔鬼藏在細節里,實際還是落實到經濟下行導致的就業問題。文件中提到,這些被下鄉的人包括實際外出務工的農民和大學畢業生以及創業人員等,行業包括煤炭、餐飲、鋼鐵、郵政等等。這與當前經濟形勢有密切關係。

具體說,這個新的上山下鄉與當年文革一樣,具有政治和經濟的雙重意義。政治上是強化政治符號,確立習近平的正確性和神聖性,加強他的權威。習近平政治意識形態的左向是有目共睹的,他明顯要用紅色符號來加強和鞏固政權。

經濟方面,中國每年畢業大學生多達700到800萬,其中的半數找不到工作,而務工農民、失業大軍聚集城市對於政權來說是危險的。但是,這種現象能否通過所謂新上山下鄉來紓解,確實是一個問號。一是政府上,政府不能像當年文革一樣,把人員強制送走,強行捆綁於土地。二是經濟上,農村沒有足夠的誘因吸引青年回鄉,也沒有空間讓他們發展。農村空心化嚴重,土地所有權得不到解決。總之,我認為,這個高調的運動最後會以不了了之的結果而收場。

需要再次強調,農村的根本問題是土地所有權問題,及其造成的土地無法自由流轉。掌握土地的是黨官,是黨官撐腰的宗族勢力和黑勢力。這些現象共青團如果剷除不了,年輕人回鄉無濟於事。團中央以為可以搞個上山下鄉就一舉數得,既拍馬屁投人所好,又解決城市就業和改變農村,其實就是一拍腦袋沒想預後的做法。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413/127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