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加熱粽子時,用水煮還是蒸?10個人9個錯,難怪粽子不香不軟糯!

端午一到,大街小巷飄着粽葉香,家家戶戶的陽台上都掛着一串串綠油油的粽子。我奶奶每年都得包上百個粽子,五花肉餡、蜜棗餡、蛋黃餡……恨不得把整個端午的福氣都裹進粽葉里。可您發現沒?包粽子講究手藝,熱粽子更是個技術活!昨兒鄰居李大媽端着幾個粽子來訴苦:「剛蒸的粽子硬得能砸核桃,白瞎了這好料!」我掀開鍋一瞅,好嘛,粽子直接擱蒸屜上干燒呢!今兒就和大伙兒嘮嘮,這粽子咋熱才能軟糯如初,順帶說說怎麼存粽子才不糟踐心意。

一、熱粽子翻車現場:10個人9個踩的坑

有人把凍得梆硬的粽子直接扔開水裏煮,結果外層的糯米都煮爛了,芯兒還帶着冰碴;有人圖省事用微波爐「叮」兩分鐘,硬是把粽子熱成了糯米磚;最可樂的是年輕人分不清蒸和煮,愣是把奶奶包的鮮肉粽蒸成了「肉乾粽」。

就拿我表弟來說,去年把我媽包的豆沙粽直接扔蒸鍋里大火猛蒸,半小時後掀開蓋,粽葉倒是翠綠好看,可裏頭的糯米全黏在葉子上,豆沙餡幹得能當橡皮擦用。其實啊,這水煮和蒸鍋看着差不多,門道可深了!

1、水煮派

老一輩最認水煮法,這法子確實有講究。您看早點攤的大鐵鍋里,粽子像綠皮小魚似的在沸水裏翻騰,那股子粽葉混着糯米的香氣能飄半條街。關鍵得記住三點:

冷水下鍋:凍粽子要跟着涼水慢慢升溫,里外才能均勻熱透

水量蓋頂:水面得淹過粽子兩指寬,中途水少了要加熱水

文火慢攻:煮沸後調成中小火,咕嘟20分鐘別揭蓋

上個月我拿冷凍的臘肉粽試了試,煮好的粽子剝開還冒着熱氣,肥肉化成了晶瑩的油花滲進糯米里,咬一口滿嘴咸香,跟剛出鍋時一個樣!

2、蒸鍋派

年輕人愛用蒸鍋圖省事,但這法子要耍點小心機:

粽葉拍涼水:防止蒸乾後糯米粘葉

墊濕籠布:蒸汽能潤着粽子不干硬

扎小孔透氣:用牙籤在粽子上戳三五個眼

不過實話實說,同樣凍了半個月的蜜棗粽,水煮的比蒸的糯米更透亮,甜棗香也更濃。但蒸鍋勝在能一次熱七八個,特別適合家裏來客時用。

二、讓粽子「起死回生」的絕招

把同一批冷凍的蛋黃肉粽分成三組,水煮、干蒸、微波爐各熱10分鐘。結果水煮的粽子剝開粽葉還滋滋冒油;干蒸組的蛋黃髮硬像鹹鴨蛋;微波爐熱的最慘,兩頭焦黑中間冰涼!

跟您分享個獨門訣竅:

凍粽子先泡冷水澡:提前2小時泡涼水解凍,着急的話水裏加勺鹽

煮時扔片陳皮:去冰箱味還能提香,試過的都說絕

關火燜5分鐘:讓熱氣徹底鑽進米芯

三、存粽子三大忌

1、忌密封悶着:膠袋捂出哈喇味

2、忌和海鮮同凍:串味能毀了一鍋好粽

3、忌反覆解凍:糯米經不起折騰

推薦個冷庫師傅教我的妙招:

1、粽子晾涼後用廚房紙吸乾水汽

2、保鮮膜裹緊實(裹三層防凍傷)

3、裝密封袋貼標籤(寫上口味和日期)

說到底,這粽子熱得好不好,關乎的不止是口感。想起小時候看奶奶包粽子,總要把粽葉在手裏轉三圈,說是「轉三轉,福氣團團轉」。如今有了冰箱微波爐,可有些老傳統真不能丟。下次熱粽子時,您就按這法子試試,保管吃進嘴裏的不只是軟糯香甜,還有那份傳了千年的端午情味。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秀廚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527/222472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