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胡平

習近平連日大動作萬分詭異 到底是什麼意思?(組圖)
2019-10-01

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分析,其實習近平的舉動並不難理解,早在2013年12月26日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他就講過,毛澤東思想旗幟丟不得,但不能神化、不能因有失誤而全盤否定。所以習近平是希望能夠左右逢源,但左派認為他不夠左,右派認為他太左了,所以實際情況是習近平兩頭都得不到擁護。

帝師派洋務派鬥爭激烈?習近平強人形象徹底破產 中共代言人澳資產被凍結
2019-09-24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上台七年,在國內外積極樹立強人形象,不過有評論分析,習近平和中共維護多年的形象正在崩塌。時政評論員陳破空認為,中南海內部分為「帝師派」和「務實派」,兩派內鬥激烈。時政評論員胡平指在維持中共一黨專制上,他們並沒有分歧。中共在國際上不斷遭...

【老照片】階級論讓農民人人都窮 他一眼看穿中共土改無恥本質(圖集)
2019-09-15

董時進有一件讓後人肅然起敬的事是:一九五零年,他上書領袖,反對土地改革。他的根據是:「舊中國農村土地是『自由買賣』的,租佃關係是一種『自由契約』,所以它不是封建性質的土地制度,因此就不應該進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把土地分散了,經營不利。」「地主土地私有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撤修例疑雲重重:被迫讓步、緩兵之計還是最後通牒?
2019-09-10

有人說,從林鄭表態的口氣和態度,尤其是媒體披露她的內部講話來看,港府是在向抗議民眾做出讓步,希望實現對話和社會和解。鄭宇碩認為,不能期望港府做出任何有意義的讓步。他認為警察暴力的問題令香港民眾很憤怒,只有設立獨立的調查委員會才有可能打開民眾的心結。他認為香港民眾可能會進行「長期的不合作運動」。

胡平:一部耗費30年心血 難得的研究文革佳作問世(組圖)
2019-09-08

人們一提起大饑荒,通常都會說三年大饑荒,即1959年、1960年、1961年。不過顏智華告訴我們,包括涪陵專區在內的四川省,大饑荒實際上持續了4年半之久。他說的很對。記得當年我們聽老貧農作報告憶苦思甜,憶舊社會的苦,思新社會的甜,有的老貧農講着講着就講漏了嘴,忘記了事前書記的叮囑,說:要說苦,還是61年62年最苦。

胡平章立凡:北京和港府的夢魘:「和理非」與「勇武」不割席?
2019-08-27

香港反送中持續兩個多月,就在各界猜測北京會如何出手干預時,中共國務院高調宣佈,在緊鄰香港的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擴大金融開放度,建立教育、醫療、科技創新中心。 有分析認為,反送中無法平息,北京有意以深圳取代香港。但也有評論指出,一個沒有法治、沒有人權...

習近平為阻川普連任豁出去? 掉坑裏了?傳白宮有出一招 北京刺激消費無效 前景黯淡
2019-08-09

中美貿易戰一周內升級為貨幣戰,多國金融分析師認為,中共的手段目的是在阻止川普連任,即使犧牲自身經濟,重創全球金融市場,他們也在所不惜。美國2位評論員分析,習近平一旦下台就是滅頂之災,他目前在政治和經濟上進退兩難。彭博社消息:白宮決定推遲對華為銷售許可...

胡平:美中貿易戰之我見 特朗普習近平誰贏?(組圖)
2019-08-09

這次習近平對美國採取強硬態度,是看準了特朗普總統有連任的壓力。但問題是,作為民選總統,特朗普的權力固然有很多限制,包括定期改選和任期限制;但在其權限範圍內,他的權力是穩固的、安全的。習近平則不然。獨裁者儘管理論上享有無限制的權力,但缺少內在的穩定性和安全感。習近平必須隨時用自己的權謀強力壓住內部的反對聲音,一旦內部的反對聲音藉助於某個事由公開爆發了,那就得倒台。習近平上台以來的所作所為讓他樹敵無數,一旦下台就是個滅頂之災。

胡平:一眾大佬缺席李鵬遺體告別式無須過度解讀(圖)
2019-08-02

早先,黨國領導人遺體告別式,新華社播發的通稿,會有一個長名單,退休元老基本上都會提及。不過據了解,自十八大以來,中共當局對此類報道採用了規範化、模式化的處理。新華社在播報黨國領導人遺體告別式時,除現任國家級正職領導人和前任總書記之外的領導人,其他退休元老,包括其他退休政治局常委,一律不再提及,都以「等」字代替。

胡平章立凡:美國朝野上下的糾結:中國是夥伴還是敵人?
2019-07-30

頗受特朗普政府倚重的中國問題專家白邦瑞說,特朗普不把中國視為敵人,但要阻止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領袖。美國政經學三界有關中國是不是敵人的爭論繼續升溫,《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為「為什麼華盛頓的對華新共識令人害怕」的最新報道,在此之前,美國百餘人簽署的一封公開信...

胡平:未來道德重建 法輪功將發揮更大作用(圖)
2019-07-29

我並不是一名法輪功學員,只是二十年來一直非常關注法輪功。今天是7‧20,我想我們應該在這個日子裏,一方面紀念二十年來為法輪功,為自己信仰堅持抗爭,前仆後繼,甚至付出自己生命的人,對他們表示悼念。同時也為到現在為止,一直堅持自己信仰,不退卻,不放棄的人,致以我們的敬意。另外,也借這個時候,讓世界上的人,特別是華人,包括在國內的中國人,讓更多的人了解法輪功,認識法輪功。這對於我們整個人權民主的世界都是非常重要的。

李鵬在六四的角色:個人選擇大於體制使然 (組圖)
2019-07-24

吳仁華認為,當年李鵬成為六四屠殺的主要責任者,個人因素大於體制原因。「因為職務比他更高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也是在同樣的那個體制里,但是因為他個人意志跟李鵬不一樣,個人看法、價值觀不一樣,所以趙紫陽就沒有成為六四屠殺的主要責任者。」吳仁華認為,如果當年換一個人坐李鵬的位置,即使在中共體制下,也未必必須支持鄧小平對抗議民眾血腥鎮壓或像趙紫陽一樣黯然下台的兩種選擇,八九民運的走向和結局也會不一樣。

胡平:20年烈火 法輪功屹立不倒成「真金」
2019-07-18

《北京之春》榮譽編輯、「中國人權」執行董事胡平先生日前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法輪功學員歷經磨難,經受了歷史的考驗。 2019年7月20日,距離中共開始殘酷鎮壓法輪功運動之初已經過去了20年。雖然這2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可是在現實中卻經...

胡平:習近平不是被逼殺回馬槍 (組圖)
2019-07-17

既然習近平原來答應讓步是迫於黨內體制內溫和派的壓力,本來就心不甘情不願,因此那種主張殺回馬槍的觀點正中其下懷。可是由於原來做出的讓步都是習近平本人批准的,自己再出來反悔未免不像話,所以就以政治局常委開會的名義,假借親信同僚之手把協議草案推翻。在政治局常委會上,習近平的頭號親信栗戰書帶頭投下反對票,可見其心領神會。

胡平:港人反送中運動要不要「見好就收」?
2019-07-04

港人反送中運動取得階段性成果。特首林鄭月娥宣佈無限期推遲修例。不少人鑑於八九民運和佔中運動的經驗教訓提出:港人的反送中運動要不要「見好就收」? 在我看來,港人的抗爭既然不可能一步到位,「見好就收」自然是必要的。只是這次反送中運動的情況和八九民運以及...

胡平:港人反送中運動「見好就收」之我見(圖)
2019-07-03

在可以引爆連鎖反應從而迫使港府讓步的問題上,港人採取非暴力抗爭而無需乎加入暴力元素,就可以促成;在無法引爆連鎖反應從而迫使港府讓步的問題上,非暴力抗爭固然不可能取得成效,加入暴力元素也不可能。一些港人採取勇武抗爭,在道義上固然有其正當性,但是我們不可高估其在政治上的有效性,也不可忽視其副作用,尤其是被當局利用、反過來打壓港人自由空間的可能性。

胡平:特習會和發改委的兩個新清單(組圖)
2019-07-03

就在6月29日特習會的第二天,中國發改委和商務部就發佈了2019年版的兩個負面清單,有些人看到了不禁驚呼:原來習近平投降了啊!當然,習近平確實向美國做了不少讓步,但還遠遠談不上投降。中國政府依然保留了很多領域對外資的限制,特別是在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教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方面。單憑貿易戰即加征關稅這種手段,我們很難指望中國政府會在這些方面作出重大讓步。

胡平:香港反送中運動之我見
2019-06-19

香港不是大陸,民眾有言論自由集會自由,當局無法製造六四式恐怖,無法硬把民眾的反對聲音強壓下去,林鄭就無法像李鵬那樣在千夫所指的情況下還穩坐釣魚台。即使是在北京眼裏,林鄭也是犯了大錯。就算修例是北京授意,那麼作為特首,林鄭理當告訴北京這事做不得,起碼現在不是時候,現在修例會惹出大麻煩。林鄭不解民情,誤判形勢,自信滿滿推動修例,結果惹出比2003年董建華推行23條立法更大得多的麻煩。

對話:港府擱置修例 反送中運動將如何發展?(圖)
2019-06-18

港府的道歉,在外國看來是讓步,但在港人看來,在中文的語境中,其實她沒有道歉。她的道歉,是說推動修例的過程中,政府沒有做好,導致很多誤會,所以道歉,而不是因為修例本身。這個港人不接受。另一點,是有一個年輕人6月16日因為反送中這個事情感到絕望,從金鐘一個商業大樓墜樓身亡,這個事情也刺激了香港人的情緒。

外媒:民運爆發八九 偶然中的必然(圖)
2019-06-03

「胡耀邦是前共產黨總書記,他的符號是一個很正統的符號,人們表達對他的悼念,就有一種安全感,一種合法性。同時,胡耀邦兩年前又是因為『反自由化不力』被趕下台的,悼念他,對共產黨的現實統治就又有了一種挑戰的意味。這兩點加在一起,就讓胡耀幫成了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