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血尿酸過高,容易誘發痛風,在用藥時要注意什麼?

有朋友跟華子說,他因為痛風腳踝疼得厲害,在疼得受不了時,就找醫生在關節腔內扎針。當時止痛的效果很好,但過一陣子又會再犯,他擔心總這麼扎針對身體不好,他以後應該怎麼治療呢?

華子說,在關節腔內注射糖皮質激素、止痛藥物,可以緩解痛風性關節炎,但這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有創治療方式,一年之內治療不建議超過3次。想解決痛風問題,降低尿酸才是正解

一、血尿酸升高很難完全治癒

尿酸是嘌呤代謝產物,當非同日測量2次血尿酸水平均超過420μmol/L時,可稱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的升高,與飲食的相關性最多只有30%,有70%的可能是體質、基因的原因導致尿酸代謝紊亂。也就是說,依靠調整生活方式難以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

血尿酸水平過高,當超過在血液中的飽和度時,有可能在關節處析出尿酸鹽結晶,誘發炎症反應、造成組織破壞,可產生劇烈的疼痛,稱為痛風

血尿酸水平過高,尿酸鹽也有可能在腎臟析出、沉積,引起急性腎損傷、腎結石或是慢性間質性腎炎,對腎臟造成傷害

二、不是所有高尿酸都需要服藥

維持一定的血尿酸水平,對人體有益,而降尿酸藥物有不良反應,所以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通常的優選並不是藥物治療,而且建議進行低嘌呤飲食、控制體重等方式適當控制血尿酸水平,預防痛風發生。

但血尿酸過高,或是已經出現痛風症狀,或是合併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慢性病,或是有腦卒中、冠心病、尿酸結石、腎功能下降等疾病,就需要及時用藥,積極降低血尿酸水平。

沒有痛風症狀,只是單純血尿酸升高者,在血尿酸水平達到或超過540μmol/L時,建議進行治療,治療目標為降至420μmol/L以下。

沒有痛風症狀,但是有合併疾病者,在血尿酸水平達到或超過480μmol/L時,建議進行治療,治療目標為降至360μmol/L以下

出現痛風症狀,沒有合併疾病者,在血尿酸水平達到或超過480μmol/L時,建議進行治療,治療目標為降至360μmol/L以下。

有痛風症狀同時又有合併疾病者,在血尿酸水平達到或是超過420μmol/L時,建議進行治療,治療目標為降到300μmol/L以下。

三、降低血尿酸與控制痛風的常用藥物

現在降血尿酸的常用藥物有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等3種。別嘌醇和非布司他是減少尿酸合成藥物,苯溴馬隆是促進尿酸排泄藥物。

別嘌醇有可能引起罕見但致命的超敏反應,建議在用藥前進行HLA-B5801基因檢測,陽性者不能使用。如果無法進行基因檢測,建議從每天50mg開始服用,每周遞增50mg,最大劑量為每日300mg,分2~3次口服。

非布司他的有增加心血管風險的不良反應,曾被美國FDA黑框警告,可能會增加患者心血管死亡風險,所以不推薦用於無痛風症狀,只是單純血尿酸升高者。建議從每天20mg開始服用,每2~4周遞增20mg,最大劑量為每天80mg。

苯溴馬隆會促進尿酸排泄,尿液中尿酸濃度增高,有誘發尿酸結石的風險,服藥期間需要大量飲水預防結石。建議從每天25mg開始服用,每2~4周可遞增25mg,最大劑量為每天100mg,在餐後服用。

在痛風急性發作時,不建議進行降尿酸治療。因為血尿酸水平驟然下降,會使痛風石表面溶解,在局部增加炎性刺激,使痛風症狀變得更加嚴重。建議痛風症狀消失後2周,再進行降尿酸治療。但是一直在服用降尿酸藥物的人發作痛風時,不必停用降尿酸藥物。

在痛風急性發作時,可以選擇用非甾體抗炎藥物,如雙氯芬酸、布洛芬、美洛昔康等藥物止痛,也可以選擇秋水仙鹼進行止痛治療。但秋水仙鹼的不良反應較大,相對來說,非甾體抗炎藥物的安全較高。

如果非甾體抗炎藥物與秋水仙鹼都無效或是有禁忌無法使用,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緩解症狀。

在治療高尿酸血症時,鹼化尿液可以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促進尿酸排泄,預防尿酸結石的發生。

用於鹼化尿液的藥物有碳酸氫鈉枸櫞酸氫鉀鈉用藥時要注意尿液的PH值要控制在6.2~6.9之間,如果PH低於6則起不到治療作用,如果PH值超過7,則容易誘發鈣鹽結石。

總結一下,尿酸水平過高時,即使無症狀也有可能對腎臟造成傷害。尿酸超過540μmol/L的人,就要積極控制了。如果已經發生痛風或是並發慢性病、心腦血管疾病者,血尿酸要控制在更低水平。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藥師華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23/191798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