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關於倪匡 你該知道的三件事

香港知名科幻小說作家倪匡與金庸、黃沾、蔡瀾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7月3日驚傳逝世消息,享壽87歲。不少書迷、網友留言悼念,表示他的離開「象徵一個時代的終結」。

香港知名作家倪匡於7月3日病逝,享壽87歲。

香港知名科幻小說作家倪匡周二(7月3日)傳出在香港逝世,享壽87歲,其作家好友沈西城隨後證實死訊,讓不少書迷感傷哀悼。倪匡一生傳奇,寫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在年輕時為了逃避共產政治而移居香港。他在3年前稱罹患皮膚癌,但拒絕化療,要病痛與自己同歸於盡。目前倪匡的家人尚未證實此事或對外說明。

沈西城在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表示,像倪匡這樣有良知及智慧的作家離世之後,香港難以再找到這樣的作家。另一位作家陶傑在社交網站上貼出跟倪匡的合照,形容是「全球華人世界七十年來大腦最清醒的人。」

1.華人科幻小說的一代宗師

倪匡過去曾稱自己寫作速度是世界第一,最快每秒能寫1.25個字、每小時能寫2500到4500個字。他一生推出逾300本小說,其科幻小說《衛斯理》、《原振俠》、《木蘭花》、《羅開》等系列令讀者為之着迷。

在這當中衛斯理更是書迷耳熟能詳的人物,1986年首次搬上大銀幕,由周潤發和錢小豪主演的《原振俠與衛斯理》在台灣上映首周即拿下票房冠軍。隔年由港星許冠傑主演的電影《衛斯理傳奇》也是戲迷心中的經典。影星劉德華關之琳舒淇也曾主演改編自衛斯理系列的電影《藍血人》。

此外,倪匡也累積創作超過300多個電影劇本,還曾在1989年至1990年走上熒光幕,與黃沾、蔡瀾合作主持亞洲電視「今夜不設防」節目。

除了科幻之外,倪匡也涉獵武俠、靈異、推理等,寫作題材十分廣泛。他曾創作「六指琴魔」等武俠小說,還幫好友金庸代筆寫過一部分的「天龍八部」,後來也成為金庸武俠小說討論的名家。而在華語文壇上,倪匡與金庸、黃沾和蔡瀾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

中央社報道稱,倪匡作品產量豐富、類型多元,中興大學台文所所長陳國偉表示,倪匡的作品雅俗共賞,且為類型小說立下典範,影響港台兩地至深。國北教大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楊宗翰告訴中央社,倪匡的小說所呈現的深度,遠超過科學及科幻的啟發。

報道引述楊宗翰說法稱,「一般讀者較忽略倪匡的鬼怪小說,倪匡藉此把香港都市繁榮的一面呈現出來,同時凸顯伴隨而來的種種問題,對底層社會的關注十分深刻。」

2.從投共到反共

倪匡本名倪聰,1935年生於上海知識分子家庭,16歲時為了從名校輟學,改報考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加入解放軍擔任基層軍官。但後來被派到蒙古墾荒,在一次拆木橋生火取暖的意外中,被控破壞交通,變成反革命罪,讓他逃離軍隊。

據倪匡自己憶述,原因是他和其他士兵在風雪中將一條木橋拆下來燒火取暖,以及他偷偷養的狼狗咬傷大隊長。

在1956年5月,倪匡得知自己可能被判死刑便決定逃亡,從內蒙古騎馬、再坐火車到大連,轉船去上海,再步行三個月到達廣州,經澳門偷渡到香港,1957年7月終於來到目的地香港。

倪匡生前曾公開表示,在他16歲到23歲的歲月里,見證過饑荒,經歷土地革命、鬥地主,甚至自己最後淪為被批鬥的對象。這7年的生活讓他體認到,人可以在一個環境中如何生存,並徹底了解人可以委屈、卑微到一個什麼程度。

倪匡說過:「人應該有生存的基本權利,這個基本權利是不可以被剝奪的。」

自此之後,倪匡一貫堅持反共立場,公開場合毫不避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他生前還曾表示「共產黨的本質不會變」,甚至稱自己「根本不相信一國兩制這回事」,只是「共產黨說了算」,又稱「愛國必須反共,反共才是愛國」。

3.預言「東方大城市」毀滅

倪匡向來以敢言見稱,他在3年前曾接受香港電台節目《鏗鏘說》訪問,稱「香港如果失去自由,優點便會被毀滅」,該節目去年已被下架。

倪匡1983年在報章連載小說《追龍》,當中「預言」東方將有一個大城市要毀滅。原文寫道,「要毀滅一個大城市,不一定是天災,也可以是人禍,人禍不一定是戰爭,幾個人的愚昧無知的行動,可以令大城市徹底死亡」,以及「只要令城市原來的優點消失,就可以令它毀滅死亡」。

2019年爆發反修例風波,《追龍》被形容為「政治神預言」。當時在節目中大律師公會前主席石永泰重提《追龍》的內容,並詢問倪匡是否有所指?而倪匡回答:「我當然指香港」。

倪匡曾感慨表示,他對香港未來感到悲觀,「共產黨管治的地方怎麼會有希望?沒有希望,等於中國大陸任何一個城市一樣。因此,香港的作用愈來愈小。」另外,他深信「言論自由是一切自由之母,沒有言論自由就沒有任何其他自由」。

香港01報道指出,倪匡逝世消息傳出後,石永泰接受傳媒查詢時表示,倪匡的作品膾炙人口,陪伴七、八十年代香港人一起成長,形容對方是「傳奇人物」,相信港人會永遠懷念他。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05/1771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