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自由亞洲

習指揮槍出了大問題
2023-11-17

2017年是個標誌年,他的「軍委主席負責制」正式進入了共產黨的大法。至此,習近平完成了軍中集權從「黨指揮槍」到「習指揮槍」的轉變。習建立的這一特殊機制,使自己牢牢把握軍隊決策權和作戰指揮權。按照《解放軍報》的說法,軍委主席負責制主要負責以下三個方面:全國武裝力量由軍委主席統一領導和指揮;國防和軍隊建設一切重大問題由軍委主席決策和決定,中央軍委全面工作由軍委主席主持和負責。這哪裏是什麼黨指揮槍,分明是習指揮槍!

杜耀明:中美立場南轅北轍 拜習會談只求護欄
2023-11-17

從實利到原則,中美之間共通之處不多,合作空間不大。這樣的關係,向前同行舉步維艱,但向後倒退的話,將是更難堪的動盪。所以,今次中美會談的目標和結果即使乏善可陳,卻是不能沒有,大家可趁此機會盤點實力、策略和形勢,後事如何,留待日後分解好了。

顏寶剛:金融峰會:重返世界中心抑或僅圍爐取暖?
2023-11-14

全球離開香港的金融機構名單正在加長。最大的美資公募基金領航(Vanguard)已先後將退出香港及中國,並關閉在華辦公室。澳洲的西太平洋銀行及澳洲國民銀行亦會撒離。加拿大最大的退休基金之一安大略省教師退休金,計劃關閉香港的選股團隊。而根據《華爾街日報》本月稍早報道,美國和英國的三家盡職調查公司正在將員工遷出該市。

梁文韜:台灣的學術作弊文化下醜聞愈演愈烈
2023-11-13

近年台灣的大學都要求碩博士班學生提供原創性比對報告才可以申請口試,亦是因為比對系統的普及,關於抄襲的指控都是基於比對報告結果,之前有國民黨立委參選人指控對手民進黨立委張宏陸的論文比對報告中的非原創性比率超過26%,故為抄襲,張宏陸回應時也用自己做的比對結果聲稱非原創性比率只有16%,經得起考驗。

黃世澤:黎智英會否送中成為拜習會一大陰影
2023-11-13

這次拜習會不單未為中美關係帶來任何改善,而且如果處理香港問題的手法越來越殘暴,或在台灣選舉期間製造得越來越多的緊張和滋擾的話,中西關係只會變成冷戰,甚至更差的情況,在無法妥善管控分歧情況下演變成戰爭。以往蘇聯領導人和軍方,都有意識地去管理同美國的分歧,避免核戰發生,這也是二戰後的冷戰,並未有爆成熱戰,成為一場長達數十年的靜坐戰。而習近平的個性,恐怕未必有這個戰略智慧。

陳破空:李克強突然離世,悼念潮引人沉思
2023-11-10

在民主和憲政暫時無望的中國,中國人微薄的奢望,至少保留改革開放。但就連這個「中間狀態」—改革開放,介於極端專制和民主憲政之間的中庸之道,也遭當權者無情毀棄。人們對改革派李克強報以好感、敬重,以至於同情、懷念,就不難理解。

魏京生:制度腐敗無解
2023-11-10

鄧小平的改經濟不改政治的所謂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從蘇聯的農奴制模式,進步到了中國傳統的專制政治管制下的市場經濟。之所以越來越不成功,是因為這種模式相對於民主的市場經濟,缺乏法律保障,同時給腐敗創造了更好的條件。腐敗本身就是經濟正常發展的障礙。

未普:李克強的命運交響曲
2023-11-10

李克強命運交響曲最不同凡響的地方是,他在生前並不成功,死後卻驚天地泣鬼神。老百姓想念他的好,因為他總是惦記他們的苦難;體制中人心有戚戚焉,因為他們有着和李克強一樣苦苦掙扎的心態,卻不知自己會不會和他一樣,有同樣悲慘的下場;學者們則對他的結局發出震耳欲聾的吶喊與警示。幾乎所有這些悼念李克強的人,都在藉機表達對習近平的不滿,這種不滿史無前例的規模化,公開化,實在是近年罕見。

杜耀明:三項建議無助三大問題 金融中心難免走樣變形
2023-11-10

當香港對外關係的言行均須緊跟中國立場,也就難以取信於美國主導秩序的資本世界,日後與新加坡的較量,自然吃虧得多。但另一方面,對內的政治管控方法又靠近大陸那一套,直接貶損香港的國際特色,香港比起大陸主要城市再無絕對優勢可言,外商也無必要留在香港經營大陸業務。上下夾擊之中,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怎可以不走樣、不變形嗎?

亓樂義:鬥而不破-中美大國競爭新常態
2023-11-10

在軍力堪憂的形勢下,中國對美鬥爭保持可控局面是必然也是必要之舉。雙方有可能在較長時期出現」鬥而不破」的新常態,是指鬥爭戰線涵蓋全方位、全領域,軍事是最後手段。雙方突發性碰撞或低於戰爭門檻的衝突也許會有,大打出手可以排除,危機管控將成為新常態。

胡平:力薦榮劍先生的「世紀批判三書」(下)
2023-11-07

汪暉並不是真誠的左派。因為汪暉「通過一系列語言幻術將一黨專政的黨國體制美化為一種超政黨和超國家的政治制度安排」,這不僅遠離右翼一貫倡導的自由憲政理念,而且也和左翼始終堅守的政治民主立場相去甚遠。因此對汪暉的批判絕不是左右之爭,而是文野之爭。

胡平:力薦榮劍先生的「世紀批判三書」(上)
2023-11-07

近三十年來,在西方左翼思想界,影響最大的中國學者莫過於清華大學教授汪暉先生。他的著作被西方一些名校出版社競相出版,還獲得了幾個重要的學術獎項。他不但被視為中國新左派的代表,而且也被視為具有批判精神的自由言說者。與此同時,那些受到更大壓制的中國自由派知識分子,卻在西方的學界無足輕重。汪暉的著述在西方頗受重視,但是在中國卻幾乎沒人對之進行認真的批評。很多中國的自由主義學者都認為汪暉的思想不值得評論。榮劍不贊成這種態度。榮劍認為對汪暉的著述應該進行全面系統的學術批評。

何清漣:從習下李上到鮮花革命 中國人亟欲「求變」
2023-11-07

真正值得一提的是李克強任內推出的《中國製造2025》,這倒真是一個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定下方向的宏觀指導計劃,但可惜的是美國川普政府盯上了《中國製造2025》,圍繞知識產權展開對華「反間諜戰」,斬斷了「千人計劃」這隻偷盜美國知識產權的長臂。逼迫中國在2019年放棄了《中國製造2025》。但中國政府很快成立了規模為210億美元的「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對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電力裝備這三個領域、曾被《中國製造2025》計劃列為重點的10個尖端行業進行投資,目前已經初見成效。

顏寶剛:財金官員的「計錯數」:大意錯估還是刻意誤導市民?
2023-11-07

特區政府的財金官員過去都有「居安思危」及「開誠佈公」的紀錄,但陳茂波近幾年的預算案不單有傾向誇大政府財政狀況以至經濟表現,而且面對實際情況不似預期,卻「狡辯」稱現在樓市同經濟只是面對周期性低潮,而不願承認本港經濟已出現結構性問題,甚至連拖累香港經濟的最大原因、即內地經濟失速及債務危機完全避談,甚至反過來只向市民及商界「說好中國故事」,並繼續豪花數千億放到與內地對接的北部都會區,這根本就是徹底誤導市民、商界及投資者。

程曉農:「債可敵國」的恆大們與中國的經濟危機
2023-11-06

現在我們在講,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極低,大部分年輕人在城市裏躺平了,對未來不抱希望了。甚至有人開玩笑說:我自己是沒希望的,就希望他們也沒希望。中國人一聽就明白,他們是指上邊。現在人都變成這種心態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經濟,中國的民生,中國老百姓的未來,其實已經賠在裏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