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杜耀明:三項建議無助三大問題 金融中心難免走樣變形

作者:
當香港對外關係的言行均須緊跟中國立場,也就難以取信於美國主導秩序的資本世界,日後與新加坡的較量,自然吃虧得多。但另一方面,對內的政治管控方法又靠近大陸那一套,直接貶損香港的國際特色,香港比起大陸主要城市再無絕對優勢可言,外商也無必要留在香港經營大陸業務。上下夾擊之中,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怎可以不走樣、不變形嗎?

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在香港鄭重提出三項建議,以改進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過市場不賣賬,恒生指數回落點幾百點。市場反應負面,會否被視為「軟對抗」,不得而知,但毫無疑問,不僅是領導人出口術救港無效,中央是否有計策扭轉香港金融中心的頹風,也頓成疑問。

中央領導人講話一般都絕對正確,不過一定對的說話,往往說了等於沒說。何立峰今次提議香港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提升影響力,無懈可擊,不過這番話放諸四海而皆準,相信中國各大城市,由內蒙古呼和浩特到海南島海口,也該如此自勉,但對於急需救亡的香港,需要的是精準的具體措施。

何副總理認為,香港可促進跨境貿易投資,改善大陸與香港兩地資金的互聯互通制度,加強離岸人民幣業務的功能,以至推動兩地投資、融資渠道的發展等等,可謂應有盡有。不過,這些方面已是當局一直以來的奮鬥目標,大聲疾呼繼續促進、改善、加強、推動等等,當然不可能有錯,但怎樣做呢?更重要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搞成如今的景況,其實與這個發展路向有關,今後繼續走下去,香港可以比現今好到哪裏呢?

副總理又強調,中央支持香港保持國際化特色,因此要擴大朋友圈,更好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融資作用,努力參與區域合作,加強與各地金融業界的往來,並開拓東盟、中東市場。他又建議香港適應市場變化,意思是參與大灣區的建設,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不過,目標在前,有何措施令國際融資做得更好,特別是眼前的大陸,壞帳情況嚴重,消費不振而且投資疲弱,如何吸引外資?近年來,北京與歐美等等國家關係緊張,香港可否恢復過往的自由和法治,與西方國家陣營重修舊好呢?生意越大越好,但未見中央有何妙計出奇制勝,讓香港在東南亞及中東市場競爭中勝過新加坡?至於所謂融入國家大局,中國經濟正走向低潮,對內急需提振投資及消費意欲,對外要應付與美國及盟友的政經關係降級,不要說遠景未明,單是發展商信貸危機、地方債務問題也難以解除,香港發展全靠大陸經濟繁榮的話,與所有雞蛋放在一籃子有分別嗎?

副總理的主要問題,不是只懂說正確的話,而是沒有設身處地,從香港的角度碰觸真正的問題。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是天賜的,而是努力競爭的結果。過去十年,香港的競爭對手,除了新加坡外,還有上海、北京,大家都爭取在三方面出人頭地。

首先是爭取更多跨國企業來設立地區辦事處,但香港正陷於苦戰。過去數年,「清零」政策加上實施《國安法》,不少跨國機構從香港遷往新加坡。香港美國商會調查發現,四成美資公司有意撤離香港,現時美資公司在港的數目,已跌至2004年以來新低。另一方面亦有公司由香港遷往大陸(如可口可樂),此舉固然更貼近大陸市場,加上兩地政治制度拉近,總部在哪裏分別也不大。

其次是擴大資產及財富管理規模,可惜香港亦落後於新加坡。2017年開始,新加坡負責管理的資產及財富基金總額超過香港。2020年,總額增至3.4萬億美元,比香港約多13%,近年再拉闊距離(4.9萬億美元),新加坡比香港超過兩成有多,原因除了跨國企業總部從大陸及香港撤退,轉投新加坡,大陸巨企如騰訊、阿里巴巴、TikTok也選擇在當地設立總部,亦助長了新加坡的優勢。

第三是提升集資能力,以助企業融資。香港一直比新加坡優勝,但近年優勢不斷縮減。一是集資能力下降,今年頭三季全球新股市場集資排名,香港降至第八,低於上海、深圳,連印尼也不如,集資總額更比去年同期少了六成半。二是股票市道不濟,總市值由去年中五萬億美元左右縮水約兩成(約四萬億美元),給上海比了下去(市值超過六萬億美元)。再如創業或風險投資基金,根據《經濟學人》報道,全球二十大創業投資基金有七間設於大陸,遠遠超過香港。

簡單不過,當香港對外關係的言行均須緊跟中國立場,也就難以取信於美國主導秩序的資本世界,日後與新加坡的較量,自然吃虧得多。但另一方面,對內的政治管控方法又靠近大陸那一套,直接貶損香港的國際特色,香港比起大陸主要城市再無絕對優勢可言,外商也無必要留在香港經營大陸業務。上下夾擊之中,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怎可以不走樣、不變形嗎?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110/197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