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被南周的新年獻詞噁心了

作者:

從1998年開始,《南方周末》每年都會在年末的最後一期或者年初的第一期刊發一篇《新年獻詞》,寫作風格與新聞報道無關。

每年的主題都不一樣。

1998年: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

1999年: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

2000年:我們從來沒有放棄,因為我們愛得深沉。

2001年:願新年的陽光照亮你的夢想。

2002年:走在中國的大地上。

2003年:在劇變的時代追尋最大的正義。

2004年:這夢想,不休不止。

2005年:站在民意的泥土上,這是你的光榮之路。

2008年:願自由開放的旗幟高高飄揚。

2009年: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2010年:這是你所擁有的時間,這是你能決定的生活。

2011年:讓每個中國人都金貴起來。

2012年:像一束光簇擁另一束光。

2013年: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

2014年:我們三十而立。

2015年:你對美好的嚮往關乎國家的方向。

2016年:在巨變的時代相依前行。

2017年:錨住幸福,穿越這時光之海。

2018年:把孤島連成大陸。

2019年:每一個這樣的你都是英雄。

2020年:考驗若火,正在淬鍊真金。

2021年:哪怕世界在歷史三峽中漂流,你我有彼此在。

2022年:每一次抉擇都期待一場苦盡甘來。

2023年:總有奮不顧身的相信,總要堅韌恆久的勇氣。

2024年:守住不惑的底線,選擇做最值得的自己。

這些新年獻詞主題反映了《南方周末》在不同時期對社會、國家以及個人命運的關注和思考。

今年,即2025年,是:

用你的活法定義世界的算法。

我讀了三遍,聽了兩遍。說句得罪諸多人的話:既沒有洞見,也沒有態度,有的只是滿篇搔首弄姿式的文采賣弄,和自我感動式的油膩雞湯

前四段列舉了一些AI使用場景,重點是第四段的第一句:中國沒有缺席這場加冕。

第五、六、七段概括下來就是:AI你強是真的,但你解決不了所有問題。重點是這一句:open AI並不 open,包括這句話後面的整段,概括起來就那麼暗戳戳的一句話:你也就那麼回事兒。

第八、九、十、十一、十二段開始接近文章主題,提出天問:人類該何去何從?

最後的十個段落,用了花里胡哨的裹腳布表達了一個模模糊糊的意思:我們要確認自己的價值。

花里胡哨體現在全是沒有意義的文字堆砌,如:

在彷徨中尋找、在跌撞中摸索、在進擊中演化......

雖說前途未卜,但總懷着懵懂的希望.......

每個渺小的個體,都能寫下大時代中的願望與倔強......

.......卻始終懂得什麼是愛、什麼是恨、什麼是長夜的痛哭和隱約心頭的小確幸。

......要在這浩瀚的星辰大海中找到自己、確認自己、喜歡自己。

這還是一個先鋒媒體的表達嗎?這和一篇中學生作文有什麼區別?!真把自己降格為好詞好句摘抄實錄了?

態度是啥?路徑在哪?

作為一個老牌媒體,只是高唱「內心要有火,眼中要有光」?而不是關心經濟形勢、就業現狀、青年的精神狀況、老年的養老困境。

如果是因為大過年的,想說幾句吉利話,那就簡單粗暴恭喜大家發財不失業,預祝讀者考公都上岸。哪怕就喊一句「加油」,也算給人力量,好過這麼油滑。

今年這篇獻詞寫得虛無縹緲,左右逢源,像個既通文墨又會吹奏的小女子,接到什麼樣的客都冷不了場;像一個職場老油條,任何問題的答案都是頷首不語,怎麼解釋都不出錯。

真真是既要又要還要的文本典範。

你要真是枷鎖太重跳不起來就索性別跳,好歹保留一點風骨,如今的樣子,就是個諂媚小人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好有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102/215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