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危險的息肉有4副「面孔」,超過這個年紀該做腸鏡了

「2厘米的息肉,你還敢在肚子裏養兩年,人家出現一點點就趕緊切了!」

今年年中,杭州的方先生在體檢時做了腸癌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都替他捏了把汗,責怪他太大意。

原來,兩年前方先生體檢時就發現了2厘米大的腸息肉,當時他心存僥倖,直到今年出現「總想跑廁所」等不適才想到複診。

臨床統計發現,在接受腸鏡檢查的人群里,有15%的人存在腸息肉。

在醫生眼中,有些息肉和癌是「近親」,但不同息肉的癌變幾率不同,危險的息肉通常以相似的面孔出現。

《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告訴你危險的息肉長啥樣,並教你預防息肉惡變。

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劉思德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宋正己

危險息肉以4種「面孔」出現

通俗地說,息肉是長在黏膜上的「肉疙瘩」,上到鼻腔,下至直腸,但凡有黏膜的地方都可能長息肉。

息肉的發生率隨着年齡增長而增加,且與人種有關,亞洲人群往往高於歐美人群。

多數腸息肉是良性的,危險的息肉常以4種面孔出現:

大小超過2厘米

1厘米以下的腺瘤性腸息肉(一種公認的癌前病變),癌變率為1%~3%;1~2厘米的為20%;2厘米以上的高達50%。

趴在腸壁上的息肉

普通息肉像蘑菇一樣長在腸壁上,有一個「蒂」與腸壁相連,比較容易發現和切除。

而平坦型息肉基底部較寬,像地毯一樣「趴」在腸壁上,不容易檢查出來,也不好切除,相對來說癌變的發生率要高一些。

直徑超過1厘米的平坦型息肉,被稱為側向發育型腫瘤,其癌變速度跟一般息肉不同,即使是良性病變,隨訪資料顯示,最快3年左右也會發展成進展期大腸癌

多個息肉同時出現

一兩個息肉癌變概率不高,數量越多越危險。

遺傳性息肉

某些息肉的發生與遺傳有關,有腸癌或者腸息肉家族史的人要特別關注。

年過40歲,該做個腸鏡了

原則上,年齡在40~74歲的居民,都屬於腸息肉及結直腸癌的篩查人群。

即使沒有明顯不適或異常,也建議50歲以上者去做一次腸鏡;如家裏有患腸癌的親屬,最好40歲甚至35歲就開始篩查。

腸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高危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符合以下任何一項即為腸癌高危人群:

一級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有結直腸癌史;

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惡性腫瘤病史);

本人有腸道息肉史;

同時具有以下兩項及兩項以上者:慢性腹瀉(近2年來腹瀉累計持續超過3個月,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在1周以上)、慢性便秘(近2年來便秘每年在2個月以上)、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道疾病史或膽囊切除史等。

腸鏡能看到什麼?

腸鏡既是大腸癌的篩查手段,又是其確診的「金標準」。腸黏膜的微小變化能被直觀看到,這有助於醫生診斷腸炎、腸息肉、腺瘤、腸癌等40餘種疾病。

一般較小的息肉,會在胃腸鏡檢查時,利用活檢鉗將其鈍性鉗除或用電流、微波等將其灼除。醫生還可用活檢鉗取得小塊組織,以對病變部位定性。

做腸鏡要注意什麼?

檢查前幾日

一般需要做傳染病篩查、心電圖,老年人及需鏡下治療者要檢查凝血功能,無痛腸鏡要做麻醉評估。

檢查前一晚

晚餐禁食或只吃流質食物(無渣飲食,如清湯、白糖水、蜂蜜水等;禁食乳製品,如牛奶、椰奶、奶油濃湯等),不吃高纖維蔬菜、水果,禁吃紅色或多籽的食物,如西瓜火龍果

同時,要服用醫生開的瀉藥清洗腸道,服藥期間要來回走動,輕揉腹部,加快排泄速度。

檢查時

無痛檢查者,必須有成年家屬陪同。

檢查後

檢查後建議24小時內不要開車,以避免不必要的意外。

普通腸鏡做完就可以喝水吃飯了;無痛腸鏡和取活檢者,4小時後再進食。

息肉惡變前,給了你10年時間

95%左右的腸癌是由息肉惡變而來。控制和預防息肉癌變其實很簡單,因為它發展過程十分緩慢,至少需要10年,甚至二三十年

近50%的大腸癌是可以通過調整飲食、控制體重和運動鍛煉進行預防的:

儘量避免便秘

長期便秘患者腸道內存在大量乾結的糞便,可持續刺激直腸黏膜,造成慢性炎症,久之可能引發腸息肉。

便秘者可以通過每天定時蹲便,培養排便習慣,久了會形成條件反射,到了時間就會產生便意,胃腸道也會出現推進性的蠕動。

上廁所最好不要帶手機,無論蹲廁、坐便,如廁時間不宜超過5分鐘,有便秘的人不宜超過10分鐘。

多運動,減少久坐

適當運動可增強胃腸蠕動,加速糞便排出體外,預防息肉的形成。

改變久坐不動的狀態,每周運動3~5次,每次至少30分鐘,慢跑、健步走都是不錯的方式。

重視孕前檢查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患者,有很大可能會將疾病遺傳給後代,有家族史的女性,可以在孕前做一次腸鏡篩查。在孕期,做好相關檢查(如染色體檢查)可以預防下一代出現相同疾病。

過點「苦」日子

預防腸癌,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長趙平推薦了一個方法:飲食不妨「苦」一點,守住「鮮、野、淡、雜」四字訣:

「鮮」指多吃新鮮食品;

「野」指吃天然蔬果;

「淡」就是少鹽少油少肉;

「雜」則是吃儘可能多的食物,不偏食。

長期吃高動物蛋白、高脂肪食物,纖維素攝入較少的人,應立刻改變飲食習慣,保持飲食清淡,少吃醃、熏食物,不吃發霉食品。

需要提醒的是,切除息肉後並非萬事大吉,不可忽視複查。因為手術切除後,身體環境沒有改變,遺傳因素也不會改變,息肉仍有復發的可能。多久複查一次沒有硬性規定,建議遵醫囑。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生命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220/184443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