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長肉最猛的3種素菜,比肥肉還肥!越吃肝越硬、三高找上門

說到讓人「又愛又恨」的食物,高油脂食物絕對算一個。

比如,滋滋香的烤五花肉、肥而不膩的大豬蹄子、酥脆可口的油條等,吃起來那叫一個香!

然而,經常吃這些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可謂百害而無一利。

油吃多了,對身體危害特別大!

油吃多了,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長胖。

而肥胖又被稱為「百病之源」,會導致很多疾病:

肥胖能對抗體內分泌胰島素,使其變得不敏感,不能發揮正常降糖作用,引發2型糖尿病。

肥胖導致的糖脂代謝紊亂,還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動脈血管不再彈力十足、暢通無阻,高血壓冠心病、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也悄然降臨。

此外,長期攝入過量油脂,過量的脂肪會在肝臟細胞內堆積,肝會變「肥」,也就是脂肪肝

如果不加以控制,肝細胞生物膜會進一步受損破裂時,就可能導致肝細胞死亡,還可能進一步引發肝纖維化,也就是肝硬化。

說到減少油脂攝入,很多人都會想到少吃油膩的食物,如上面提到的肥肉。其實,除了這些廣為人知的葷菜,還要警惕一些素菜,看着很不油,但含油量可不小!

最「肥」的幾道素菜

很多人居然都不知道!

腐竹

腐竹看着單薄,吃着也清淡,但實際上它「肥」得很。要知道,每100g腐竹含有熱量459大卡,而同等重量的豬肉只有143大卡,吃腐竹比吃紅燒肉還可怕。

雖說腐竹所含的主要是利於血脂的調節的不飽和脂肪,但過量的不飽和脂肪也容易導致能量超過機體需求。長此以往,就會誘發機體形成肥胖和高血脂

而且,為了延長腐竹的保質期和增加其口感,商家常用油炸的方式處理腐竹。這就讓腐竹在油炸的過程中「吸滿」了油,大大增加了腐竹的脂肪含量。

紅燒茄子

茄子中富含的維生素P,有助於幫助降血脂,紅燒茄子這道菜,首先經過高溫油炸,經過油炸後,茄子會像海綿一樣吸收大量的油,幾乎完全損失了健康益處。其次會用大量的食用油烹飪。茄子是很吸油的食物,所以每塊茄子含油量高得可怕!

干煸豆角

豆角雖然是一道素菜,熱量很低,還有豐富的植物纖維,有助於促進腸胃的蠕動。本來是很健康的食品,但是干煸豆角壞在干煸上,因為用油過度油炸豆角,導致豆角營養被破壞而且油脂會附着在豆角上,導致熱量變得非常高,讓豆角從健康食品變成我們的健康大敵。

西紅柿炒雞蛋

多數家庭在做番茄炒蛋時會放兩次油:炒雞蛋放一次;然後撈出雞蛋,炒番茄時再放一次油。要想讓雞蛋達到略顯蓬鬆的效果,來吸足番茄汁,最少也需25克油。要明顯膨大,則需30克~40克油。炒番茄的油,通常也不可能少於10克。這樣,炒個番茄炒蛋,加入40克油簡直是家常便飯。

當然,大家也不要視油為「蛇蠍」,健康吃油反而對身體有好處。怎麼吃才健康呢?往下看!

健康吃油,注意4點!

1.少吃含油量高的食物

含油量高的食物大致有兩種,一是「油」得很明顯的食物,如肥豬肉、蔥餅、油條等,二是上邊提到的素菜。

建議大家偶爾嘗嘗鮮就好了,不要吃太多。

2.食用油要適量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攝入食用油的量不超過30克,這個量大概就是湯勺2~3勺的分量。

3.少吃動物油,多選植物油

動物脂肪中含飽和脂肪酸多,常溫下呈固態,如豬、牛、羊油等,少數植物油椰子油、棕櫚油等中也含有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含較多的膽固醇,攝入量過高是導致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植物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常溫下呈液態,如大豆油。人體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就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其對改善血液循環、阻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形成等有一定作用。

當然,如果植物油吃得過多,也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同樣不能過量攝入植物油。

4.各種油換着吃

每類油所含的脂肪酸類型不同,若獨寵一種,會對健康不利。

所以,家裏可以常備以下三類油,經常換着吃,如今天吃大豆油,明天吃橄欖油,後天吃亞麻籽油。

具體來說,可以這麼選——

①油酸類

如橄欖油、山茶油。特點是耐熱性較好,可用於炒菜,但初榨橄欖油最好用於涼拌。

②亞油酸類

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特點是怕熱,最好低溫烹煮,要避免冒油煙。

③亞麻酸類

如亞麻籽油、紫蘇油。特點是最不耐熱,儘量用於涼拌、做餡料、煲湯和蒸煮等。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醫養千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03/177066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