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糖尿病

人與血管同壽!每天1分鐘,7天讓血管年輕9歲!值得一看(組圖)
2023-03-27

心血管醫學領域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人與動脈同壽」,是指人血管活多久,人能活多久。大部分人明明只有二三十歲,「血管年齡」卻是五六十歲,這樣的人比比皆是。如果「血管年齡」比實際大5歲以上,就有患上「血管老化」的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可能。老化...

看血型就能預測癌症?A型、B型、AB型、O型,哪種更容易患癌?(圖集)
2023-03-26

你知道血型是怎麼來的嗎?1900年,奧地利醫生卡爾·蘭德斯泰納是發現血型的第一人,他的這項研究也讓他贏得了諾貝爾生理學獎。血型是一種遺傳標記,人與人之間的血型並非完全相同,不僅給臨床輸血提供參考性,同時也是遺傳學、法醫學,提供重要判斷價值。然後隨着越來越多的現代研究...

57歲男子每天堅持運動,降低血糖,半年後情況如何?值得借鑑(組圖)
2023-03-25

現代人生活不斷變好,但是生活習慣卻越來越不合理,導致慢性病越來越高發。特別是糖尿病,如果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會進一步引發併發症,降低生活質量,甚至威脅生命。而現實是,許多糖友是排斥吃藥的,他們希望通過運動來穩定血糖,這種做法可取嗎?我們不妨看看這位57歲大叔的親身經歷,可以說是一本...

哪些人不適合蜂蜜?溫水沖蜂蜜真的好嗎?(組圖)
2023-03-23

01蜂蜜不適合哪些人群食用?糖尿病人,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約為35g,果糖40g左右,蔗糖約2g,糊精約1g。葡萄糖和果糖均為單糖,進入腸道後無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經水解後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別明顯。從這一點來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

晚上睡覺嘴巴總是「發乾」?別以為是缺水,或是5種疾病「警報」(圖集)
2023-03-23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睡覺時總是嘴巴發乾,或是睡得正香,結果卻被渴醒,起床喝水後,依舊無法緩解,導致再難入睡。60歲的王阿姨就是如此。近幾個月來,她總是口乾口渴,喝得多,尿得也多。為了緩解口渴,王阿姨到哪兒都得拿着個杯子,但無論喝多少水都感覺不解渴。起初以為是天氣變熱的原因導致的,...

日本人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遠低於中國,原來和這3個習慣有關(組圖)
2023-03-21

心血管疾病不容小覷:從《中國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報告2021》中顯示的數據,中國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處於迅速上升的階段,在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疾病,據推算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可達到3.3億。看着如此龐大的數據,有很多人疑惑,為什麼血管會出現問題?其實,人的血管就好比用久了的自...

身上2處反覆瘙癢,很可能是血糖超標了,別誤認為是皮膚問題(圖)
2023-03-21

出現皮膚瘙癢,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很多人會說,當然要考慮過敏啊!那要看什麼科呢?當然是去看皮膚科啊!聽上去似乎沒毛病,但是你知道嗎,一切並非那麼簡單。皮膚包在身體表面,直接同外界環境接觸,具有保護、排泄、調節體溫和感受外界刺激的作用,毫不誇張地說,皮膚才是人的身體器官中最大的器官...

痛風患者該如何吃?若在烹飪時記住下4個功夫,或能更好控制尿酸(組圖)
2023-03-19

痛風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主要是由於體內尿酸代謝紊亂導致。當體內尿酸排泄不暢或者合成過多時,就會出現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血症則會導致痛風的發生。痛風的發病機制有很多,比如攝入高嘌呤食物過多,如動物內臟、海鮮、豬肉等,會增加體內尿酸生成的量,飲酒也會導致酒精會抑制尿酸的排泄,從而...

老人正常血糖是多少?這些標準確診糖尿病,別忽視(組圖)
2023-03-19

現在的人都不特別注意自己的健康,往往比大肉還大。其實,這些不正確的飲食習慣很容易導致身體出現異常,有可能出現高血壓或者高血糖。那麼老年人的正常血糖值是多少呢?專家表示,符合以下標準即可診斷糖尿病,不可過分忽視。空腹血糖應該控制多少醫學分析,高血糖的標準主要在6.2-7.0之間。如...

糖尿病與飲食密切相關,尤其是這些食物要少吃,否則易誘發糖尿病(組圖)
2023-03-17

體內胰島素分泌出現障礙的時候,就會導致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代謝發生紊亂,從而出現血糖慢性升高的現象,這種現象就被稱為糖尿病。近些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特別高,發病人群的年齡也越發年輕化。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大多時候與飲食不當有關。如果患者身體肥胖或營養過剩,很容易引發2型糖...

「吃」出來的代謝性疾病(圖)
2023-03-16

回顧過去的40年,糖尿病從無到有,到如今的流行,誰是罪魁禍首?最近四十年,我們首先解決的是溫飽問題。伴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溫飽的副作用也逐漸呈現出來。富裕的生活方式有以下幾個特點:飲食高熱量(糖、油、酒、肉)、睡眠質量差(時間短、深度不夠、光污染嚴重)、快節奏、運動減少、室外光照...

高血脂很「狡猾」,這些事情你不能不知道(圖)
2023-03-15

作為三高其中一員的高血脂,是目前較為普遍的慢性病。然而,大家卻對它的了解知之甚少,對於高血脂的誤區,究竟有多少人中招?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去預防高血脂?接下來,跟隨家醫君的步伐一起了解一下吧!01每個高血脂患者會產生症狀通常,高血脂患者不會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和異常,許多人是由於其...

黃芪泡水能不能長期服用?會對身體造成什麼改變?聽聽醫生怎麼說(圖集)
2023-03-14

60歲的常大爺,是一名資深糖尿病患者,常年靠藥物養着,燒錢不說,藥吃多了大爺總覺得傷身體。一次偶然的機會,大爺在糖尿病病友群里得知黃芪可以降血糖,便嘗試搭配着和紅棗枸杞一起泡着喝,開始時感覺似乎有效果,大爺就慢慢地連降糖藥也停了。轉眼2個月後,大爺的身體出現諸多不適症狀,不僅肉眼...

測完血糖,還要看糖化血紅蛋白?注意這3點,或能有效控糖(組圖)
2023-03-14

如果能正確了解自己血糖變化情況,沒有在正常範圍內採取合理治療措施,可以避免糖尿病入侵帶來諸多影響。越來越多的人胰島功能降低,血糖失控後帶來併發症,都是因為檢查不到位。不過,大多數人在檢查時只涉及到測量血糖,是否還要了解糖化血紅蛋白指標狀況呢?糖化血紅蛋白這個指標變化情況大多數人沒...

「三高」人群有了食養指南(組圖)
2023-03-13

三高人群應該怎樣吃?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編制並發佈了《成人高脂血症食養指南(2023年版)》《成人高血壓食養指南(2023年版)》和《成人糖尿病食養指南(2023年版)》,指導三高人群科學飲食。高脂血症人群:少吃動物油和內臟,每日用油≤25克《成人高脂血症食養指南(...

糖友配餐要學會食物交換法(圖)
2023-03-12

得了糖尿病該怎麼吃,是每位糖友每天都面臨的問題。具體就是每天、每餐吃多少量,如何選擇食物種類,每種食物吃多少量,這些食物如何分配到一日三餐,這是每位糖友都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的確,如何在飲食控制的原則下,選擇自己喜好且對治療有利的飲食,對糖尿病患者是很大的挑戰,但這並不意味着飲食...

提醒糖友:這4類食物日常需少吃,否則易致血糖飆升,誘發併發症(組圖)
2023-03-11

說到糖尿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患上糖尿病,往往需要長期吃藥治療,否則很容易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不過,糖尿病患者除了按時服藥外,還需控制飲食和加強運動來穩定血糖。尤其是飲食調理是不可缺少的一環。那麼,糖尿病患者要忌吃哪些食物呢?1、限制澱粉的攝入,避免吃糖澱粉可以為身體提供能量,但如...

有一種零食,或許在「摧毀」你的胰島,建議50歲以後儘量少碰(圖集)
2023-03-11

胰島作為人體胰腺機制的內分泌組織部位,由大小不等以及形狀不定的細胞團分佈形成,承擔的主要責任為穩定人體糖原代謝平衡、控制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均衡。糖原細胞僅靠於人體毛細血管組織部位,所分泌的激素通過血管傳遞的方法,滲透至血管的靜脈、動脈,有助調節人體糖原代謝、加速葡萄糖的生成利用。胰...

如果長期吃蔬菜、不吃米飯,堅持一段時間後,身體會發生什麼?(組圖)
2023-03-09

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22年中國慢性疾病人數已高達1.8個億,而在60歲以上的人口中,老齡化慢性病的發病率就能高達50%左右。除了常見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以外,肥胖也是很多愛美人士忍受不了的,更有不少人為了追求身材,頻繁進行減肥、控制食物攝入等活動。其中最為常見的還是節食。如...

為什麼晚上睡覺嘴巴總是發乾?別以為是缺水,或是暗示這5種疾病(組圖)
2023-03-08

40歲的吳女士,最近睡覺醒來的時候,總感覺嘴巴很乾,即使喝了很多水也不解渴;有些時候看電視劇,明明很想哭,結果卻沒有眼淚流出來。剛開始的時候,她以為是北方天氣乾燥導致的,想着只要把加濕器開起來就能緩解這種情況。想不到一段時間以後,她的症狀不但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身上更是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