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夏季應該如何養生?除了多吃點苦,還要做好5件事

中醫認為,按自然界屬性,夏屬火,與心相應。心主血脈,主神志,在志為喜。心主血脈包括了主血、主脈兩方面。心臟功能正常則脈象和緩有力,節律均勻,面色紅潤光澤。《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夏季以天氣高溫,高濕,多雨為特點。夏季養生正當時,因此「養陽」、「健脾」、「祛濕」為夏季養生的基本要領。

養生要「養陽」

黃帝內經》中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季養生原則。經過春季陽氣的萌芽、生長,立夏時陽氣逐漸充盛,並繼續呈現出向外、向上發展的趨勢。

此時,人體體表的陽氣充實而體內的陽氣相對不足。因此,即使感覺到溫暖甚至炎熱,也應注意顧護陽氣。如果貪涼食用大量生冷食物,如刺身、冰飲等、大汗後用冷水沖涼或驟然進入冷氣室內等,都是極易損傷陽氣,尤其是損傷脾胃陽氣的做法。

相反,如果能把握好機會,趁着立夏、小滿陽光充足而暑氣不甚時,培補好陽氣,是可以達到使冬季易發生或易加重的疾病緩解或者消失的「冬病夏治」效果。這對於寒性體質的人來說,尤為重要。

初夏養生要健脾

夏天脾胃虛寒,很多人有脘腹脹滿、不想吃飯、大便不成型、小便不利、水腫等各種症狀。這時候可以多吃辛溫的食物,除了常說的吃薑,也可以吃一些羊肉、牛肉、蔥、肉桂等。

夏天脾胃虛弱也容易生濕,環境中的濕氣也比較重,很多地方天天是桑拿天,像蒸籠一樣。這時候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祛濕的食物。比如:芡實、赤豆、薏米、冬瓜、白蘿蔔等。也可以喝一點湯,像廣東人那樣既不增加脾胃負擔又可以吸收,或者養生粥。

初夏養生要祛濕

從春季養肝要轉變到夏季除濕。夏季雨水多,氣溫高,正是環境中濕氣盛行的階段,也是人體內濕氣最難以排出的季節。

脾為後天運化之本,卻最怕濕氣。濕氣重時,脾無法有效運化,又會促使濕氣進一步增多,人跟着就容易生病。民間也有「濕氣重,百病來」的說法,夏季防濕就很重要。

對於濕氣重的人,在夏天最簡單的做法就要保持室內環境的乾燥。由於夏季雨水增多,家裏的濕度要比其他季節更大,祛除環境中的濕氣很重要。凡是天氣好的日子,就要將床單被套等拿出去曬曬,保持室內通風乾燥。

飲食要有所控制,確保低脂肪食物的攝入,肉能生痰,也能生濕,吃得太多,體內的濕氣會大量累積。類似於黃瓜、西瓜、香瓜、啤酒等駐濕食物,也不要貪嘴,以免濕氣排不出去。

初夏養生多吃「苦」

中醫認為,夏季五行屬火,五味對應為苦味,五臟對應為心。立夏後心火容易旺盛,出現口瘡、痤瘡、心煩、便秘等症狀,苦味食物多有助於清熱瀉火,緩解上述症狀。因此,可以適當進食苦瓜、苦苣等苦味食物。

另一方面,夏季心火旺盛容易抑制肺氣,可以適當進食生薑、紫蘇、香菜、洋蔥等辛味的食物,幫助肺氣宣發,同時也可以溫脾胃、散寒濕,彌補夏季脾胃陽氣偏虛的特點,有助於預防夏季常見的寒濕腹瀉、食欲不振等情況。

需要說明的是,食物五味的選擇不僅要根據時令進行調整,還需兼顧個人體質。

比如說體質偏於濕熱、陽盛者,建議適當吃些苦味食物;

體質偏虛寒、長期在室內空調環境生活、運動量少者,則不要多吃苦,而是以辛潤類食物為主,有助於溫養肺胃,調暢氣機;

對於夏季多在室外活動、出汗多者,可適當進食酸味食物,有助於生津止渴,如番茄、檸檬茶、烏梅飲等。

初夏養生多運動

夏季高溫多濕,運動養生需要避開烈日暴曬,出汗過多損傷津氣。宜在清晨黃昏進行鍛煉。地點最好在河流、溪邊、池塘和林蔭之處,室內運動也是非常好的方法。項目以舒緩運動為主。包括拍打健身法、跳交誼舞、氣功、八段錦、游泳、釣魚、背部保健操等

初夏養生晚睡早起

夏季養生還應當注意睡眠時間,中醫認為夏季睡眠應當配合夏季晝長夜短的特點,適當的晚睡早起,這樣才能夠讓身體的活動符合萬物生長的趨勢。

當然,晚睡早起並不是說讓我們熬夜,而且在原來的睡覺時間的基礎上適當的推遲一兩個小時,同時保證自己有至少6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除了晚睡早起以外,在夏季還可以適當地增加一點午睡的時間。這樣既能夠適當地補充睡眠,同時又能讓身體得到短暫的放鬆,從而擁有更多的精力來適應晝長夜短的季節特點,避免心血管的負擔過重。

夏季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季節,同時也是一個適合養心的季節。

有了充足的營養,調節好室內溫度,睡個好覺,或許這個炎炎夏日,也能精神抖擻度過。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藥說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518/159424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