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糖尿病的元兇不止是糖 2種食物是血糖「加速器」

說到糖尿病,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中醫所說的消渴,你了解嗎?

世界上每10個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每5秒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人類被糖尿病盯上了。

這2種食物是血糖失控「加速器」

一說起糖尿病,很多人就會覺得是吃糖多導致的,畢竟這個病名字中就帶「糖」。

實際上,這個說法並不準確。

平時少吃糖不一定就能避免糖尿病,而糖尿病也不是單純因為糖吃多了。

雖然糖分確實是血糖失控的「加速器」,但在此之外,脂肪也是血糖失控的「主凶」。

我們吃下去的脂肪和糖分主要在小腸吸收消化,小腸和旁邊的胰腺會提供消化液,將它們分解成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更方便供能和儲存的小分子。

紅燒肉、糖醋魚、拔絲香芋等食物可謂是「完美」的脂肪、糖分混合物,能分解的營養產物也格外多。

它們將從腸道進入血液,正式開啟人體侵略之戰。

當葡萄糖等湧入血液後,胰腺會派出胰島素去收集並分發給細胞供能,如有多餘的葡萄糖,則會把它們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而對於分類出來的甘油和脂肪酸,也會在胰島素的促進下合成甘油三脂,一併存於脂肪庫里。

一切看起來還算正常,直到腸道細胞把這一切報告給大腦……

沒費多大功夫,大腦就迷上這些高脂高糖的食物,釋放多巴胺獎勵主人,促使我們多吃一點,並因此逐漸上癮。

一次高油高糖食物,足以讓胰島素加班,而上癮後,胰島素的工作量更是翻了幾番,胰腺只好派出更多胰島素去處理。

但隨着細胞代謝飽和,葡萄糖得不到有效利用,只能被迫轉化成脂肪,肥胖也成為糖油上癮的第一個代價。

大量糖油堆積讓胰島素不堪重負,越干越累,反應都變遲鈍了。

不僅血糖處理緩慢,連給細胞送貨都暈頭轉向,這就出現了胰島素抵抗。

由此徹底讓胰腺陷入死循環,繼續分泌胰島素來救場。

但代謝率跟不上,沒解決根本問題,再多救兵也沒用,只會讓它們堆積在一起累死累活卻做着無用功,最終集體罷工,導致高胰島素血症。

血管里的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越積越多。於是,糖油上癮的第二、三個後果——2型糖尿病和血脂異常都來了。

其中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會出現「三多一少」,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下降

脂肪與糖分的全面進攻

這還沒結束,脂肪和糖分還會利用胰島素抵抗攻擊各個器官。

1

大腦

胰島素抵抗導致的高血糖能激活大腦中的星形膠質細胞

星形膠質細胞是哺乳動物大腦內分佈最廣泛的一類細胞,導致促炎症介質釋放,加劇神經炎症和神經元損傷,造成不可逆的記憶損害。

2

心血管

大量擺爛的胰島素積聚在血管中,還可能刺激交感神經引發血管異常痙攣。

腎血管的阻力也變大,誘發鈉瀦留高血壓就這麼發生了。

而且壓力之下,血管也會受損,更方便脂質沉積直接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形成。

3

肝臟

胰島素抵抗引發的糖脂代謝異常,也會使肝內脂質過量沉積,為非酒精脂肪肝埋下禍根。

如何降低糖油危害?

好在,從此刻開始控制高糖高油飲食,一切還來得及。

(1)選擇天然食材,減少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往往含有大量的糖和油,所以要減少食用如薯片、餅乾等零食,可以選擇天然食材,比如水果、堅果等替代。

(2)減少烹調中的油脂和糖

烹飪時可以用蒸、煮、燜代替煎炸,不僅減少油脂,還能保持食物原味。在調味時,減少使用糖、醬料,可以多用天然香料來提升風味,這樣既健康又美味。

(3)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膳食纖維能延緩糖分和脂肪的吸收,有助於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不僅能幫助減少糖油危害,還能讓人更有飽足感,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入。

(4)合理分配飲食比例

日常飲食中,要確保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合理比例。可以參考「健康餐盤」原則:一半是蔬菜和水果,四分之一是蛋白質,四分之一是碳水化合物。這樣可以均衡營養,避免過多攝入糖和油。

(5)適度運動是關鍵

運動能夠促進脂肪的燃燒,並幫助調節血糖水平。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散步、游泳或瑜伽。運動不僅可以幫助控制體重,還能降低糖油帶來的健康風險。

降低糖油危害其實並不難,關鍵在於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適度的運動習慣,讓我們現在就從日常的小改變做起吧。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名醫在線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123/2164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