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大腸癌多半是「拖」出來的?大便若出現3種異常,儘快篩查腸癌

「我才42歲,身體一直很好,怎麼會得了腸癌呢?」劉先生拿到檢查報告,止不住自己的淚水,伏在牆上痛哭了起來。

劉先生是典型的工作狂,從事地產中介的工作,加班、假期無休是工作常態。每天一工作起來就能忙到晚上9點,經常把夜宵當成晚餐一起吃,用一頓燒烤搞定,平時很少吃水果。

大概一年前,劉先生的腸胃就有點不好,經常跑廁所,一天大便三四次,有時候大便還帶血,肚子也隱隱作痛。因為工作繁忙,仗着自己年輕,劉先生顧不得抽時間檢查,於是簡單當成了痔瘡處理。

沒想到情況越來越嚴重,最近一個月以來,劉先生一天要跑八九次廁所,臉色蒼白,體重肉眼可見地下降了,而且精神狀態也非常不好。在家人的再三要求下,劉先生這才到醫院進行了檢查。

醫生通過腸鏡在劉先生的直腸內發現了一個隆起樣的腫塊,最終確診為直腸癌。劉先生看到檢查結果如遭雷劈一般不敢相信,也非常難受,忍不住哭了起來。

很多人常常覺得自己年輕離癌症就很遙遠,殊不知正是這種無所謂的態度一步一步地作出了癌症,醫生告訴劉先生一年前的大便異常其實就已經提醒他趕快檢查,有可能那個時候還不是癌症,有可能只是息肉而已。可惜人生沒有如果,劉先生已經回不到一年前提醒自己。

一、柳葉刀新研究:50歲以下的腸癌患者變多了

發表在《柳葉刀》一項關於結直腸癌負擔的研究報告顯示,越來越多年輕人被腸癌盯上。

研究人員分析了過去30年間204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區域和國家結直腸癌負擔的時間模式及其危險因素,結果發現從1990年到2019年,全球結直腸癌病例數從842,098例增至217萬例,死亡人數從518,126例增至109萬例,年輕人群(<50歲)的發病率顯著上升。

為啥越來越多年輕人患上腸癌?

1、飲食不均衡

隨着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吃飯也以快餐、外賣方式為主,這些飲食葷素分配不均,蔬菜水果的攝入較少,年輕人體內可能因沒有足夠膳食纖維無法分解過多的食物脂肪。

2、久坐少運動

長期久坐,缺乏運動的打工一族,不利於促進腸道蠕動,容易誘發便秘,使毒素停留在腸道的時間增加,給了致癌物與腸道更多的接觸機會。

3、熬夜

不少年輕患者都有熬夜晚睡的習慣,凌晨兩三點睡是家常便飯,而睡眠時人體自我修復的「利器」,睡眠不足,身體得不到維護保養,容易誘發細胞異變,增加癌症風險。

二、很多人的腸癌都是拖出來

在過去30年間,中國腸癌患者人數激增700%,成為全球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

97%的結直腸癌患者,沒確診前一次腸鏡也沒有做過,只有6.9%的腸癌是主動體檢時發現,83%的患者一發現就是中晚期,44%的患者已經出現了肝、肺等部位的轉移!

為什麼腸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太多人忽視息肉了

90%以上的大腸癌是從大腸息肉演變而來,大腸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但從腺瘤性息肉到癌變一般5年~10年的時間,不過由於息肉長在腸道內大多無明顯症狀,不易被患者察覺。發現時,很可能已經長了許多年了。

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外科學副教授羅斌表示較小的腸息肉不會讓身體出現任何症狀,即使少量出血,肉眼也無法分辨。當腫瘤長到2厘米以上繼而發生癌變,出血量增大,導致排便改變,人們才有所注意。

三、大便出現3個症狀,趕緊做檢查

觀察大便竟然是發現腸道腫瘤的最直觀的方法?確實,大便的性質可以很好的反映腸道情況,一旦出現以下幾種異常,就要及時問醫。

1、大便次數、習慣改變

對比自己過去的大便習慣,有明顯改變,部分人可能出現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甚至可能致排出一些粘液、血液,且有排不盡的感覺。

2、大便有血

便血屬於腸癌早期較為明顯症狀,早期量較少,表現為一側附有新鮮血痕,也有部分患者腫瘤靠近乙狀結腸,由於糞便在此處停留時間長,便血的顏色會變暗,排出黑紫色的大便。

3、大便形狀異常

正常的大便條呈圓柱形,但腫瘤突出在腸腔內,壓迫糞便,就會排出細條形狀的大便,隨着腫瘤變大,大便也可呈現扁條狀、槽溝狀等。

因為腸癌早期症狀非常不明顯,所以最好在沒有症狀的時候就把它揪出來。無論是普通人也好,高危人群也罷,都要堅持定期檢查,尤其是50歲以後,每1年做一次大便隱血試驗/大便免疫化學檢驗,每3年做一次大便DNA檢查,5年做一次乙狀結腸鏡或者結腸造影,又或者CT結腸成像,每10年做一次結腸鏡。

針對有腸癌或腸息肉家族史、有腺瘤性息肉、克羅恩病或者潰瘍性結腸炎、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的,屬於高風險人群,那就要在40歲甚至更早前開始上述篩查。

當然,除了定期檢查,生活方式調整也是預防腸癌的關鍵,食用新鮮的食材,選擇合理的烹飪方式,保持每天的運動量,堅持健康生活方式,才能更有效的降低癌症發生風險。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03/177067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