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早上按腳兩分鐘能消多種疾病!(建議收藏)

一、早上按腳2分鐘能消多種疾病

在中醫理論中,通過按摩治病是一種常見的養生保健方法。在人體中隱藏了諸多重要的養生穴位,經常對其進行按摩便能很好的起到刺激穴位的目的,所以說,此方法便能很好的對疾病進行防治。

1

按腳背助眠緩經痛

失眠是很多人都存在的一個大困擾,忙碌了一天,到了晚上本是人體進行休息調養的關鍵時段,而這時如果睡眠質量欠佳,睡不好,那麼人便會感到莫名的煩躁和焦慮。

同時,在晚上11點至凌晨2點是各個排毒器官排毒代謝的關鍵點,所以此時若還處於「開機」狀態,久而久之便會使得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受到侵害,因此各種疾病便會趁虛而入,比如記憶力衰退、胃病、抑鬱等疾病則都和失眠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

而通過按摩腳背便能很好的對失眠症狀進行緩解,因為在腳背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的位置有一個重要的養生穴位——太沖穴,此穴位屬於足厥陰肝經,所以說經常對太沖穴進行按摩,便能很好的對由於肝火旺盛所帶來的人體上火的症狀,並且對於失眠也有極好的緩解作用。

另外,對於一些女性朋友而言,每個月都會有月經,而痛經則成為了困擾很多女性的難題。但是,很多女性對待痛經總會選擇忍,覺得忍忍就好了,殊不知這樣會促使很多疾病的產生。有相關的研究表明,有1/3以上的乳腺疾病都是由於痛經所引起的,痛經是因為子宮內氣血凝滯淤積所產生,如果不能及時的得到緩解,那麼便會誘發多種疾病的產生,所以對於有痛經困擾的女性,一定要引起重視。而通過按摩腳背的太沖穴便也能得到很好的緩解痛經的症狀。

在對太沖穴進行按摩的時候,手部按壓在穴位上然後輕柔的對其進行按摩,力度也可根據自己的感覺來拿捏,一般以此穴位有酸脹的感覺為佳,大約按摩2分鐘左右便足夠了。

進行按摩的時候,如果手部稍微用力穴位處便有疼痛的症狀出現,那麼則說明體內的肝火較為旺盛,所以只有經常對其按摩,使之趨於不痛,那麼則說明體內火氣有下降的趨勢。正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痛」。

2

揉腳底能補腎防癌

身體出現很多疾病的多半原因,和缺乏運動有着很重要的聯繫,在古時候人們忙於生計整日赤腳在田中耕耘勞作,腳底和地面得到充分的接觸,所以說能很好的對腳底起到刺激作用,於是便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然後再喝點水,這就相當於完成了一個健康的新陳代謝的正常循環工作。因此,古代人和現在身體相比要健康很多。

而經過一整晚的睡眠,身體的血液流動處於相對不流通狀態,這也是很多人早上起床之後出現頭痛、疲勞的原因所在。

而通過對腳底進行按摩2分鐘,能很好的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目的,從而使人神清氣爽,活力加倍。一般來說,在對腳底進行按摩的時候能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目的,這也便能提高皮膚的溫度,對於改善心臟方面的疾病也發揮了良好的輔助作用。

同時,還能很好的對內分泌腺體的分泌產生積極的調節作用,這也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正常化的主要方式。

此外,還能很好的促進腳底的血管進行擴張,增加血容量,從而使得頭部血流加快,及時的為大腦補充所需的氧氣和營養物質,這也是延緩衰老的重要手段。而在腳心的位置有一個重要的養生保健穴位——湧泉穴,在對腳底進行按摩的時候,便能很好的起到刺激湧泉穴的目的,而這樣能促進唾液的分泌,而隨着人體慢慢咽下的唾液對身體有極好的益處。並且對腳底進行按摩完之後再空腹飲用一杯白開水,便能很好的達到促進體內排毒的效果。

這樣便能很好的起到促進人體排出體內毒素的作用,對於維持腎臟健康發揮着很好的作用。

在對腳底進行按摩的時候,手部的力度不能過重,因為腳底的脂肪層較薄,所以用力過大會使穴位對應的臟器有不適感。

二、早上按摩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一日之計在於晨」,經過一整夜的休息調整,然後睜開惺忪的睡眼,面對這個美好的早晨,此時的心情自然也是很美麗的。當人經過一整夜的睡眠調整之後,身體就像蓄滿了電,活力十足,身體各個器官也得到了良好的調養,所以說起床之後的每一個動作都能很好的作用於人體的健康。

而穴位按摩養生是講究一定的時段的,因為穴位的氣血衰旺和時間有很直接的聯繫,而早晨則是身體各個穴位虛弱的時段,此時對其進行按摩便能很好的起到「喚醒」的目的,從而達到穴位保健的效果。

但是,要想通過穴位按摩來起到養生保健的目的,一定要持之以恆,千萬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否則是起不到丁點兒效果的。

此外,在早上進行腳部按摩之前,有條件的話可先用熱水泡個腳之後再按摩。因為在熱力的作用下,能很好的對腳底的穴位起到一個「喚醒」作用,此時再對其進行按摩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且在泡腳的時候,熱氣通過腳底進入體內,還能對身體的各個器官起到一個良好的滋養作用。

人們的健康問題可謂是人生的頭等大事,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的追求夢想。今天為大家介紹的穴位按摩的方法,你不妨試試,在早上起床之後可以花費兩分鐘的時間對腳部進行一個認真的按摩,相信一定對你的身體健康發揮良好的作用。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中醫知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1115/152344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