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讀書思考 > 正文

讀書養「十氣」 君子之道

都知道讀書可以提高修養,但這絕不是因為知識的增加,讀書很多甚至是專家教授、修養依然令人不齒的人,太多了。道家主張「氣」是人的精神的根本和橋樑,氣足則精滿而神和。讀書之所以能夠提高人的修養,正是因為可以養氣。

讀書能夠養人的「十氣」。清代袁枚說:讀書好處心先覺,立雪深時道已傳。

養靜氣,去躁氣

《大學》中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指出了一個完整的修養過程,「靜」處於承前啟後的重要位置。靜可觀變,靜能制動;煩躁則失態,躁動則生亂。靜是一門真功夫。

對讀書學習來講,「板凳要坐十年冷」,特別要注意靜心研讀,不怕坐冷板凳。讀書要求環境安靜、心理平靜、內心清靜,心不在焉、心煩意亂、心浮氣躁是讀不進書的。一個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讀書的狀態,實際上也是一種修煉自我的狀態,是個人品性修養、意志磨礪與心理能量積累的過程。

堅持做到讀書學習,天長日久,自然而然身上的寧靜之氣就會越來越多,浮躁之氣就會越來越少,就能練成排除干擾、鬧中取靜的功夫,增強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定力。

養雅氣,去俗氣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可以使人變得風雅。曾國藩說:「讀書可以變化氣質。」好書讀得越多,就越有氣質。

愛讀書,不但審美上會直接得到薰陶、提升,眼界還會變得開闊,思想還會變得深刻,精神還會變得崇高,品德還會變得高尚,舉止還會變得高雅,提升做人與處事的整個層次和魅力,使知識產生出無窮的力量。

而不愛讀書,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就會「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小事和利益上斤斤計較、步步算計,整個社會就會變得市儈氣十足,銅臭氣日盛。

養才氣,去迂氣

從大的方面說,正如西漢劉向所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朱熹也曾說過:「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先於讀書。」從小的方面說,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詩句千古流傳,清代的孫洙也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都是在說,讀書可以養人的才氣。

書讀得多了,認知水平得到提升,看待事情站得就會更高,看得就會更加深刻。積累的知識多了,處處舉一反三,思維就會更加全面,角度就會更加獨特。在解決問題上,也更能落得實,不會腦袋空空,也不會缺少辦法;讀得多越多,解決問題就越有思路,越有用不盡的方法。

養朝氣,去暮氣

《大學》中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尤其是我們這個信息爆炸、瞬息萬變的時代。所以,要想跟得上這個時代的變化,更好地安身立命,不與時俱進、不斷自我革新行嗎?而這只能通過讀書實現。

正如明代的馮夢龍所言:「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明末的倪元璐也說:「當以讀書通世事。」

如果看不到當今世界的飛速發展與變化,就會變得墨守成規,抱殘守缺,暮氣沉沉。愛讀書、善讀書者,則能「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寫宇宙文章」,用開放的視野、寬闊的胸襟、敏銳的眼光,自覺地跟蹤當今世界的最新發展與變化,頭腦清醒,意氣風發,朝氣蓬勃。

養銳氣,去惰氣

明代袁了凡著有一本《了凡四訓》,有一句話讀來讓人難以釋懷:「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

「因循」就是惰性太大、懶懶散散、得過且過,就是常說的混日子。人都有好逸惡勞、貪圖安逸的惰性,但「玉不琢,不成器」,管不住自己哪能成就事業、造就人才?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早就告誡過,「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王安石也在《贈外孫》詩中說,「年少從他愛梨粟,長成須讀五車書」。

越是志存高遠,勤於讀書,越會發現自己知之甚少,就會越發努力學習,那種求知進取的力量真可謂銳氣十足,即使天大的困難也銳不可當。

養大氣,去小氣

大氣是一種眼界,一種境界,也是一種胸襟。要養成大氣,則非要歷練和讀書不可。讀書可以拔高眼界,熏養境界,開闊心胸。北宋歐陽修說「強學博覽,足以通古今」,同是北宋的劉彝那句話更是無人不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有人為一己之利、封妻蔭子而讀書;有人為國為民而讀書,雖身無分文而心憂天下,力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則是何等的大氣磅礴,讓人景仰和效仿。前一種人,書還讀得太少,還沒有讀透。後一種人,才算領悟了讀書的真味。

養正氣,去邪氣

儒家最講正氣,最為盪氣迴腸的便是孟子說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最樸實的便是蒲松齡說的「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怎麼養?如何工?自然要讀書。

正氣不揚,邪氣必漲;邪氣囂張,人必遭殃。中國傳統文化最講究禮義廉恥,要求讀書人都要做品行端正、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君子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匡扶正義、弘揚正氣,首先自己必須行得直、走得正,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禮義廉恥,是需要知的;品行和品德,是需要做的。至此之前,則需要從書本上學、老師處受教。沒有讀書這一環節,「修齊治平」的整個環節就很難串聯起來,要多走很多的彎路冤枉路,何必呢?

養膽氣,去怯氣

所謂「無知無畏」,那是一種愚昧的莽撞和盲目的自負。有識才有膽,藝高才膽大。對此《論語》闡發地最為精當:「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不無知,有識,當然要讀書。讀書可以增長見識,「見過大場面」,自然膽氣也就壯了。有句話說,人的所有恐懼,都是源於未知,因為不清楚吉凶利害;知道了自然就不容易被唬住或者慌亂,這也正是膽氣所在。

養和氣,去霸氣

「和」,可謂中國文化的核心概念,儒釋道都講。如《易經》提出「太和」,孔子說「和為貴」,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所以人需要休養自己的和之氣,讀書則是一個有效的辦法。

心平才能氣和,心靜才能心平,讀書可以靜心,自然就會生養和氣。此外,人在讀書的過程中,眼界高了,胸懷大了,自然就能更加包容,胸中和氣也會與日俱增。通過讀書獲得正氣和善念的養成,也能使人看待世界和他人的眼睛,更加慈悲,更加和氣。

養運氣,去晦氣

俗話說,「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一個人書讀多了,有了積累,碰到機遇就更能抓住。正面的道理,便是蘇軾所說的「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負面的道理,便是王安石所說的「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和陸游所說的「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機會能抓住,等於是增大了運氣。

而且,讀書多、有學問的人,他的機會也會更多,因為他的眼界大了,思想支配行為,外在的活動空間和舞台也會不知不覺中跟着變大,所能碰到的機會自然也會更多。這又是讀書養運氣的一層含義。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儒風大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517/1452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