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萬科高喊「活下去」 而港資地產商的選擇很直接——去英國投資

—香港告別「超低息」時代,「四大家族」之郭氏家族轉戰英國?

9月29日,香港赫赫有名的郭氏家族出手英國地產項目,擬投入資金高達10億英鎊。有趣的是,出手時間正值香港12年來首次加息。郭氏家族轉戰英國,似乎有分散風險的考量。一旦香港樓市受到加息影響而發生波動,郭氏家族便可以選擇在香港囤地,在英國市場掙錢。

9月29日,香港赫赫有名的郭氏家族出手英國地產項目,擬投入資金高達10億英鎊。有趣的是,出手時間正值香港12年來首次加息。郭氏家族轉戰英國,似乎有分散風險的考量。一旦香港樓市受到加息影響而發生波動,郭氏家族便可以選擇在香港囤地,在英國市場掙錢。

9月29日,有消息稱,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郭氏家族,聯手愛爾蘭開發商Ballymore,買進了倫敦金絲雀碼頭超高層住宅開發項目Millharbour Quarter,項目價值10億英鎊(約合102億港元)。

郭氏家族是香港地產商新鴻基地產的大股東,其家族大家長為郭得勝(已過世),目前由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三兄弟執掌。而新鴻基地產是香港最大的地產開發商之一,旗下土地儲備居香港第一。

李嘉誠家族多元化經營不同,郭氏家族在香港雖然也擁有多家電訊運營商以及巴士公司,主要資產仍集中在地產金融領域。旗下新鴻基地產為香港最大的地產商之一,土地儲備位居香港第一。

因此,郭氏家族的一舉一動,似乎也具有風向標意義有趣的是,此次郭氏家族轉戰英國房地產市場,正值香港12年來首度加息之際。9月27日,香港金管局宣佈上調貼現窗基本利率25個基點至2.50%,香港銀行業龍頭滙豐銀行旋即宣佈加息,將港元最優惠貸款利率,由5%上調至5.125%,自9月28日起生效。

隨後,三大銀行恒生銀行、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香港)也宣佈加息,上調幅度均為12.5個基點。加息完成後,恒生銀行、中國銀行(香港)港元最優惠帶來利率與滙豐銀行持平,渣打銀行則由5.25%上調至5.375%。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香港四大銀行自2006年以來首次加息。按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其司長隨筆專欄文章中的說法,這意味着過去逾10年的香港超低息環境結束了。

加碼英國

加息意味着貸款人每月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供樓壓力增加。不過,此次最優惠利率調整幅度相當溫和,僅為12.5個基點,小於市場此前預測的25個基點。

而郭氏家族此次赴英投資,也只是小試牛刀。根據英國土地註冊局資料顯示,郭氏家族此次買地價格為5080萬英鎊(約合5.18億港元),未來將投入近10億英鎊,用於開發6棟44層高住宅高樓,共計1513套公寓。

據悉,金絲雀碼頭為倫敦新興金融區,英國最高的三座建築——金絲雀碼頭塔、滙豐銀行塔和花旗集團中心皆坐落與此。而倫敦也意圖將其打造成第二座「金融城」,與傳統的倫敦金融城「The Square Mile」相匹敵。

實際上,這不是郭氏家族第一次投資英國住宅市場。早在2017年5月11日,郭氏家族辦公室就聯合上述愛爾蘭開發商Ballymore投資5億英鎊(約合50.99億港元),在東倫敦泰晤士河河畔開發一個住宅項目,共計建設804套公寓。

此次郭氏家族再度加碼英國住宅市場,或許是受香港12年來首度加息刺激。儘管如此,郭氏家族目前主要發展方向仍是香港以及 大陸市場。這次金絲雀碼頭項目,可能探路英國市場的意味更濃,一旦香港樓市劇變,便逐漸投資英國房產市場,從而分散風險。

根據新鴻基地產官網顯示,該公司在香港土地儲備充裕。截至2018年6月30日,按所佔總樓面面積計算,公司在香港的土地儲備共計525萬平方米(5650萬平方英尺),其中包括314萬的平方米已落成物業,以及211萬平方米的發展中物業。

此外,新鴻基地產還在新界擁有農地約297萬平方米(以地盤面積計算,約3200萬平方英尺)。這些農地主要位於鐵路沿線,大部分正處於更改土地用途的不同階段。

同期在 大陸,新鴻基地產擁有599萬平方米土地儲備(按總樓面面積計算,約6450萬平方英尺),其中128萬平方米的已落成物業和471萬平方米發展中物業。

低息環境不再,郭氏家族戰略防禦?

新鴻基地產基本上聚焦香港市場,儘管 大陸房地產市場規模要大得多,該公司土地儲備仍以香港佔大頭。因此,香港四大銀行加息,對其影響也更大。

據悉,新鴻基地產由郭得勝、馮景禧和李兆基成立於1963年,三人各投資100萬港元。在三人的通力合作下,新鴻基地產從十幾個人發展得紅紅火火,成為與李嘉誠的長江實業並駕齊驅的華資(在當時與英資相區別)地產商。到了70年代,李兆基、馮景禧兩人自立門戶,郭得勝完全掌控了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而郭得勝,正是郭氏家族的開創者。

1990年,郭得勝去世後,郭氏家族的產業由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三兄弟掌管。與70年代、80年代新鴻基地產叱咤風雲的表現不同,郭氏家族第二代似乎更傾向於守成,而不是大規模進軍大陸市場。目前公司地產項目主要集中在香港,盈利方式以收租和囤地為主。

根據新鴻基地產2018年年報(2017年6月底至2018年6月底),公司營收856.44億港元,同比增長9.51%;淨利潤509.54億港元,同比增長19.96%。

新鴻基地產靚麗的業績,與香港樓市火熱表現密不可分。數據顯示,香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7月份升至393.5點,連續上升28個月。事實上,自2003年起,香港房價已創造了連續十五年上漲的「神話」,創下香港歷來最長的房價上漲周期。

香港樓市持續火熱,倫敦樓市卻在英國陷入脫歐問題後,暫時比較平淡。不過,這似乎是港資買入的機會。長江實業在收購倫敦瑞銀大樓時曾表示,倫敦租金回報率高出香港一倍多。

目前,香港樓市處於暫時高點,在加息壓力下,租金收益和資本增值恐難以大幅增長。若香港地產環境不好,繼續囤地不失為一種策略選擇。而在這時,郭氏家族還可以憑藉倫敦金絲雀碼頭和東泰晤士河河畔項目掙錢。香港的樓市環境不好,亦可以在英國地產市場掙錢。

近日萬科在秋季例會上高喊「活下去」,整個 大陸地產行業顯得有些恐慌,而港資地產商的選擇很直接——去英國投資。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市值相對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1004/1183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