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四神湯傳奇

據傳,明朝永樂二年,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檉被明成祖朱棣封到南陽為唐定王,他在職時,常常窮奢極欲,橫徵暴斂,巧取豪奪,建造了豪華的王府和王府花園,僅王府宮殿就有800多間。由於南陽百姓滿足不了他的搜刮,朱檉就強令百姓把一日三餐改為一日兩餐,節約一頓飯的口糧全部上交王府。有位老石匠在王府的後花園修壘假山由於終日勞累,飢餓難忍,夜晚回家後就挖些野菜熬湯充飢。不料被在王府山上賞玩夜色的朱檉發現了炊煙,即命人把石匠抓來審問,問他為何大膽違反禁令。石匠辯解說沒有做飯,只是煮一點野菜湯。朱檉派人去揭鍋查驗,果然是野菜湯,石匠才倖免一死。以後老石匠每晚回家,都煮點野菜湯喝。人們都紛紛學着石匠把晚飯做成湯,後來就一直流傳下來了,一直到現在。

四神湯傳奇

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隨伺在旁的四位愛臣、由於日夜操勞,加上舟車奔波、水土不服,因此相繼病倒。面對此種情況連御醫也是束手無策。於是乾隆皇帝命當地知府張榜求醫,不久,有一僧人前來揭榜,在把過脈之後開出「蓮子、芡實、淮山、茯苓等量燉豬肚」的藥方後,宣告「四臣,事成!」。四位大臣服下這藥方之後,果然立即痊癒。此後,每有官員南巡,皆以此方燉煮食物養身,久而久之,此方便以『四臣湯』為名在民間廣為流傳。當這藥方傳到台灣之後,由於不清楚『四臣湯』的由來,並且『臣』和『神』的台語發音相同,因此以訛傳訛而成為『四神湯』。然而從藥性來看,這『四神湯』確有健脾養胃,滋補強身的『神』效。因此被稱為『四神湯』也當之無愧。

傳統四神湯是不包含薏米的,然而台灣部分店家會以山藥、蓮子再搭配茯苓、芡實或薏米中的任二味藥材,以強調自家口味的不同。同時由於四神湯藥材含有大量澱粉,若單獨燉煮,口感較澀;因此多加入排骨、豬肚、豬腸、瘦肉或雞肉等富含蛋白質食物。至於素食口味的,則多添加其他豆類製品來燉煮。有的為了增添風味、甚至會再加入些許當歸或川芎一同熬煮。最後再以米酒或當歸藥酒來提味。因此雖同名為四神湯的小吃、卻可以像百變少女般、在不同地點吸引不同的愛好者。因此、也算是台灣獨具特色的小吃。

四神湯可以適用於各種體質的人,並且它所用的藥材皆具抗癌功效,因此平日可以用來作為日常保健食品。

但是四神湯的功效究竟有哪些?以功能來說:

芡實:作用為收斂、滋養、強壯。能抗衰延年,最益脾胃。

淮山:對人體的免疫、呼吸系統都有幫助,能增加活力。

蓮子:對胃腸有保護作用,並可增強人體免疫機能,有抗老防衰的功效。

茯苓:能促進、強化人體的免疫機能,常食用可加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薏米:具有的潤澤肌膚,能提高肌膚新陳代謝與保濕的功能。備註:薏苡仁大劑量可導致流產,孕婦不宜。

前處理:

小排:熱水川燙去血水備用

豬肚:未經處理的豬肚須用麵粉和鹽巴不斷搓洗內部,直到除去黏液。再用大塊拍碎的姜和米酒一起川燙去腥。

淮山剪成小片,連同芡實、薏米洗淨後加水浸泡。這樣比較容易煮得透,口感也會比較好。

註:蓮子最好是分開處理,因蓮子一但泡了冷水就不容易煮得透。這時不管你泡鹼水也好,用壓力鍋也好,煮出來就是沒有那種綿軟滑潤的感覺。所以、煮蓮子的訣竅是:

將沒有浸泡過的干蓮子稍微洗一下後馬上放進電鍋里、就像煮米飯一般加水。煮熟後的蓮子個個都是綿軟滑潤。這時你要擔心的已經不是煮得透不透的問題,而是、是否煮過頭了。

做法:1.將未泡過水的蓮子用電鍋煮熟備用。

2.將淮山、芡實、薏米、茯苓與處理過的小排、豬肚放入鍋中加水熬煮,直到芡實和薏米軟爛。

3.再與煮好的蓮子一同烹煮一會,加些許鹽調味,再加上米酒提味便可上桌了[一般料理米酒已經有鹽份存在,因此放鹽調味應以小量為原則]。

坊間販售的生食四神粉,大半直接將藥材磨碎成粉,對幼童的腸道負荷較大,最好還是以藥材燉煮方式才能讓有效成分釋出,有助腸胃道吸收,而且生藥材所含生菌數較多,熬煮亦兼具殺菌功效。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soh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1027/46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