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天,有關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新聞登上熱搜榜,成為話題焦點。5月28日,大家熱議的焦點是「王健林還剩多少家底?」
近日,萬達集團一次性出手旗下48座自持的萬達廣場,包括北京石景山萬達、上海顓橋萬達等核心資產。買家為太盟投資集團、聯合騰訊、京東、陽光人壽等資本巨頭。目前,該筆交易已獲批准。
據新浪財經5月28日報導,近年來,王健林的資產處置速度驚人:2023年出售10座、2024年26座,加上今年已確認的53座和最新48座,累計賣出89座萬達廣場。最新這筆交易預計回籠50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但面對萬達1566億元的有息負債,仍是杯水車薪。
巔峰時期萬達僅擁有513座廣場,這意味着近三分之一的核心資產已易主。此外,萬達酒店發展已將90%收入的酒店管理業務以24.97億元賣給同程旅行,徹底淪為「空殼」上市公司。
報導說,市場更關注的是,萬達手中僅剩的140餘座廣場能否支撐其東山再起?當輕資產轉型遇阻、核心資產流失,正面臨最嚴峻的生存考驗。
此次最新的資產出售,市場認為是萬達最後的「斷臂求生」。
一名民營房企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萬達「斷臂求生」緩解自身短期債務壓力,雖喪失了資產管理權,但保留了運營身份,通過管理費、租金分成方式分享後續收益,其本身20多年的商業經營經驗也是接盤的投資者缺乏的核心能力。
對此,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萬達能夠一次性賣掉48座商場,其實有些出乎意料,但也表明其資金壓力大,能夠獲得龐大的資金回籠,對萬達來說是好事,可為集團爭取寶貴的喘息時間。
也有人認為,從長遠來看,核心資產的大量流失,意味着未來穩定現金流的持續減少,萬達的商業版圖將遭受重創,其在商業地產領域的話語權將被削弱。
中國房地產崩盤以來,萬達集團近年來危機不斷,現金緊張和大量債務纏身,不得不出售資產,包括旗下文旅資產、萬達電影股權及數十家萬達廣場。
目前萬達究竟有多困難,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界面新聞表示,萬達目前的核心問題是需要償還債務,但其在化解債務問題時,還面對如何解開股權凍結、戰投落地等相互纏繞的「連環鎖」。
柏文喜表示,萬達集團有息負債規模龐大,其還面臨蘇寧、融創、永輝超市等合作夥伴總計180億元的債務仲裁。
在500億元資產迎來買家之後,又傳出王健林名下4.9億元股權被凍結的消息。
據天眼查顯示,近日,王健林所持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約3億股權被凍結,執行法院為大連市西崗區法院。
此前,王健林所持有的大連萬達集團、大連合興投資、萬達體育、珠海萬達銳馳企業管理股權也已被凍結,王健林被凍結股權數額合計約4.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