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中國東南部廣東省廣州的住宅大樓和公寓。(LUDOVIC MARIN/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市場持續疲弱,即使官方頻頻出台刺激性措施,一線城市的房價依然低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住房成交價幾乎都已跌回7、8年前。
「掛牌房源太多了,中介一直勸我降價。」中國80後男子趙偉(化名)告訴《南方都市報》,因為近兩年收入下降,他無力繼續供房,只好忍痛將自己三年前才貸款購買的廣州天河公園板塊一套兩居室住房掛牌出售,等待大半年後,終於在近日把房子成交了。不過與三年前買入時的價格相比,虧了大約300萬元(人民幣,下同)。
趙偉受訪時坦言,自己的賣房經歷就像是做了一場夢。他說:「2024年8月以後,小區的同戶型兩居室成交價就沒上過380萬元」。
這次當買家出價略高於380萬元,想到前來看房的人屈指可數,趙偉猶豫幾天後,還是把賣房合同簽了。趙偉說,這個成交價,已是該小區同戶型房源近期的「高價」。
陸媒還報導了另一個相似的賣房案例:廣州市越秀區黃花崗某大院,一套近80平方米的兩居室的住房以總價450萬元放盤,此後價格一降再降,最後在今年3月份以300萬出頭成交。陸媒稱,類似這樣的住房成交案例,在當前的二手房市場非常普遍。
某房屋中介負責人李揚(化名)接受陸媒採訪時直言:「只要價格降到位,就比較容易成交。」
李揚表示,當前越秀區黃花崗、淘金、環市路、建設大馬路一帶的老舊二手房價,普遍已經回到2017年,「而且仍有繼續下探的趨勢」。即便是高端樓盤林立的珠江新城,二手房成交價也已接近回到2017年的價格。
其實,不僅廣州的房價行情如此,北京、上海、深圳這些一線大城市,不論是二手房還是新房,住房的成交價也幾乎都回到了7、8年前。
《南都》從貝殼平台隨機抽取的樓盤成交數據顯示,上海、深圳的二手成交價,基本都大幅跌回到2017年至2019年的水平,而北京的二手房成交價格被平台隱藏了。不過,克而瑞2024年7月發佈的數據顯示,當時北京、廣州、深圳多個重點城市的二手房成交均價,已經都跌回2018年至2019年的水平。
據陸媒披露,北京二手住宅的成交均價,在2024年上半年約為28834元/平方米,套均總價約257.9萬元,這個價格已與2018年達價格持平;而上海市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是,徐匯區金麗廣場一套將近81平方米的兩房,今年3月下旬成交的單價為61320元,低於2019年3月同戶型66839元的成交單價;深圳市羅湖區雍翠華府一套61平方米中樓層兩居室,今年3月成交單價為每平方米40585元,而2018年4月該小區一套68平方米的相似戶型的成交單價為52381元。
陸媒的報導進一步指出,即便是一手新房,北上廣深這幾個一線大城市的房價,同樣也出現了回到8年前的情況。
樂有家研究中心曾報告稱,2024年深圳新房住宅成交均價,創下了自2019年以來的新低,已回到2017年至2018年的水平。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深圳新房住宅成交均價54445元/平方米;而2024年深圳新房的平均價格為56938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