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柴靜對話中國僱傭兵:「我可能會在戰爭中死去,所以決定說出真實」

作者:
馬卡龍展示了他在地牢中的視頻,並揭露那些不願意殺人的士兵也被囚禁在地牢中。他本人也曾經逃亡,表明了俄軍對這些外國僱傭兵的強制控制。另一位曾宣稱「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中國籍士兵孫汭琦後來在網上求救,表示「我要回國休養」,進一步說明了這些僱傭兵所面臨的嚴酷現實與招募時的宣傳之間的巨大落差。

【CDT關注】柴靜對話為俄羅斯作戰的中國僱傭兵:「我可能會在戰爭中死去,所以決定說出真實」

俄烏戰場上的中國人,有人為俄羅斯打仗,有人為烏克蘭而戰,柴靜試圖了解雙方不同的立場和價值觀,通過他們的眼睛看向記者難以深入的戰爭內部。

在這期節目中,被訪者是俄軍中的中國籍僱傭兵馬卡龍,他在巴赫穆特前線的地下掩體中接受連線採訪。馬卡龍坦言他冒着生命危險決定公開講述戰場上的真實情況,講述了自己作為僱傭兵的經歷和內心掙扎。

戰場處境與種族歧視

馬卡龍揭露了俄軍內部存在嚴重的種族歧視問題:"從訓練營開始就有嚴重的種族歧視,歧視黑人,阿拉伯人,中國人"。這種歧視不僅體現在言語上,還表現在裝備分配和待遇方面。

劣質裝備與危險處境

在採訪中,馬卡龍展示了他的武器和防護裝備:他自己購買的保命裝備未被發放給他、他被發放的頭盔上有彈孔、他的防彈裝備只是兩塊生鏽的鐵板。

物資分配也存在嚴重問題,節日物資發到士兵手中拍照後就被收回,士兵之間甚至為搶奪物資發生內訌。

地牢囚禁與逃亡經歷

馬卡龍展示了他在地牢中的視頻,並揭露那些不願意殺人的士兵也被囚禁在地牢中。他本人也曾經逃亡,表明了俄軍對這些外國僱傭兵的強制控制。

另一位曾宣稱「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中國籍士兵孫汭琦後來在網上求救,表示「我要回國休養」,進一步說明了這些僱傭兵所面臨的嚴酷現實與招募時的宣傳之間的巨大落差。

心理掙扎與道德反思

馬卡龍在採訪中表現出緊張、警覺和不安。這次採訪多次中斷,反映了他在戰場環境中的高度警惕狀態。視頻還記錄了士兵們出現精神崩潰的跡象,以及他們被圍困在地下黑暗中與老鼠一起忍受轟炸的處境。

當被問及是否將烏克蘭士兵視為敵人還是受害者時,馬卡龍迴避了直接回答,稱「對我來說沒有所謂價值觀,就是一份工作」。但當柴靜指出這份「工作」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殺人時,他承認自己缺乏思考的時間,或是擔心反思會影響生存,因此「逐漸麻木」。

儘管如此,馬卡龍依然展現出人性的一面。他在廢墟中照顧一隻貓,還在小紅書上與一位烏克蘭人對話。柴靜指出他內心有「兩個自我交戰」,而馬卡龍承認雖然他必須按照所在陣營的模式運作,但確實內心充滿矛盾和複雜。

內心懺悔與未來期望

採訪結束後,馬卡龍受傷撤離到醫院,聲音中卻有了少有的歡快。他表示戰爭結束後希望能幫助別人,並在柴靜的追問下承認自己內心確實存在歉疚。

馬卡龍坦言:「我有時候在內心默默跟這些人道歉,我懺悔我的行為」。在夜晚因疼痛無法入睡時,他寫下了題為《巴赫穆特》的詩。

我喜歡這疼痛的感覺它提醒我,我還活着。

樹被炸斷了

還會有小樹發枝丫

房子被炸爛了

工程師們會把他們重建

唯獨死去的人斷了的四肢他們再也回不來

戰爭就是摧毀一切

死去的人看着活着的人死去活着的人希望死去的人活着

我在巴赫穆特

騙子、音樂家、英雄、懦夫

齊聚一堂

我在巴赫穆特,一個被戰爭摧毀的城市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柴靜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317/2190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