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王維洛|超速城鎮化與河流的過度開發是2024年平江縣洪災的主要原因

作者:
但是根據災情剛發生後流露出來的視頻、通話、留言,有民眾表示,其實平江都死了好多人,只是沒有爆出來。有平江居民透露,自己的同學被水沖走而喪生,其居住的小區也有人被水沖走。但是馬上這些消息都被封鎖。 也許過去死一個人還算一個數字,現在連數字也不是了。

【提要】

2024年10月17日全球水經濟委員會發佈的新報告指出,幾十年來破壞性的土地利用和水資源管理不善,與人類引發的氣候危機相互疊加,給全球水循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導致人類「有史以來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環的平衡,引起世界各國媒體的重視。高速的城鎮化和對河流系統的過度開發是破壞水循環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圖1:平江縣城被淹的景象,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一、2024年7月1日湖南省平江縣發生了一次自1954年以來洪水位最高的一次洪水災害

李銳(1917年4月13日至2019年2月16日)湖南省平江縣人。2024年7月1日李銳的故鄉發生了一次自1954年以來洪水位最高的一次洪水災害(7月1日19時汨羅江幹流平江縣城段水位達到77.52米,超警戒水位7.02米),二分之一的新城、三分之一的老城以及14個鄉鎮被淹。這也是近年來,特別是自2017年平江水災之後的又一場洪災的重演。

圖2:平江縣城被淹的景象,圖片來源:如圖所示或網絡截屏

2024年7月1日。這是一個什麼日子,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人都知道,但是對於平江縣來說這確實是一個災難的日子。7月1日深夜,有網友爆料,湖南汨羅,平江整個城市已經幾乎全淹。據官方媒體報道,截至7月1日19點左右,全縣190座水庫溢洪。而當地居民事先並沒有收到關於水庫泄洪和要求撤退轉移的預警。平江縣的許多鄉鎮失聯時間長達24小時,中國互聯網上多是尋找在平江縣的親人和朋友的請求。

圖3:平江縣城被淹時商家對話紀錄,圖片來源:記者薛飛:湖南平江縣災情超想像傳民間統計3萬人失聯(視頻)

平江縣政府於7月1日下午21時發佈的通告稱,城區水位為77.63米,警戒水位70.50米,超警戒水位7.13米,超保證水位3.63米,超河堤頂高0,83米!平江縣城水深3米至5米,有的地方已經淹到三樓。洪水經過之處出現洪水溢堤、道路中斷、房屋垮塌、、山體滑坡等嚴重災情。平江當地融媒體中心一樓被淹,新聞播報員說:「本台報道,本台被淹……」「本台報道,本台被淹……」就成為2024年7月1日平江洪水的真實寫照。

圖4:2024年7月1日平江當地融媒體中心一樓被淹,新聞播報員說:「本台報道,本台被淹……」,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根據災後官方媒體報道,平江全縣受災人口達43.6萬,緊急轉移安置7萬5975人。據不完全統計,此次洪水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5億人民幣元。而2023年平江縣地方稅收收入才12.17億元,2024年7月1日的一場洪水災害的直接經濟損失是2023年地方稅收收入的兩倍多。《澎拜新聞》稱,這場洪水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其中含義令人深思。

本來打算寫篇文章分析一下平江洪水發生的原因,但是幾天之後就發生了洞庭湖潰堤、三峽大壩開閘泄洪等事件,所以關於平江洪水的文章一拖再拖,沒有動筆,不知不覺又到了2025年初。

二、第一個主要原因是超速的城鎮化以及城鎮規劃的錯誤

1978年平江縣總人口83.96萬人,城鎮化率僅4.5%。到2023年全縣年末常住總人口為93.3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0.59萬人,農村人口42.77萬人,城鎮化率54.19%。從1978年到2023年的45年間,平江縣的人口增長緩慢,但是城鎮化率從4.5%飆升到54.19%,城鎮化的速度超出尋常。可惜這個高速的城鎮化發展是非正常的,不是因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到了這個程度,而是參雜了許多刻意追求發展的政治因素。在這50.59萬城鎮人口中,依靠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竟然高達5.27萬人,占城鎮人口的10.42%。這些依靠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人口中的一大部分,是水利工程或者其他基建工程或者城鎮開發中的失地農民,他們被納入城鎮最低生活保障體系,成為了所謂城鎮化人口的一部分。這些拿着社會低保的城鎮居民,他們不是城鎮化的得利者,而是城鎮化的代價。

平江縣超速城鎮化的表現集中在縣城規模的迅速擴張,沿着汨羅江兩岸的迅速擴張,這也是造成2024年7月1日洪水高水位的主要原因。

圖5:平江縣城沿汨羅江兩岸佈置,圖片來源:網絡截屏

圖6:平江縣城沿汨羅江「一江兩岸」發展軸,圖片來源:網絡截屏

平江縣老縣城已經有千年的發展歷史,分佈在老城中心與寺前文化區兩地,都位於汨羅江的一側。而汨羅江的另一側則是非城鎮建設用地,是農業或其他用地。歷史上,當生洪水時,這些非城鎮建設用地可能被洪水淹沒,這樣就加大了汨羅江的洪水過水斷面,有效地阻止了洪水位的快速上升,從而保障了老城中心的房屋免受洪水淹沒。

隨着平江縣城鎮化的加速,在老城中心上游又開發了新城中心與新的工業園區等等,城鎮用地面積成倍擴大,而且整個縣城則沿着汨羅江兩岸平行發展,叫什麼汨羅江一江兩岸發展軸,把汨羅江壓縮在一個很窄的河道中。特別是中共一方面要求城鎮高速發展。另一方面又要求嚴格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提出了耕地轉為其他用途時要實行年度的「進出平衡」,減少一畝耕地,當年必須從其他用地中補足一畝耕地。在平江縣,山地森林面積不能動,唯一可以為城鎮發展提供用地面積的就是河灘地。這些河灘地其實是自然的蓄洪區,是自然的精妙設計。如今汨羅江發生洪水時,汨羅江兩岸都是不能被洪水淹沒的城市用地,汨羅江被河堤壓縮在狹窄的河道中,沒有舒展的可能。洪水到來時汨羅江的水位上升得非常快。只有當洪水水位高過河堤,洪水越過河堤進入縣城城區時,洪水過流斷面才得以擴展,洪水水位上升變緩或者停止上升,但此時河堤後面的城市建築的一樓乃至二樓都已經被洪水淹沒了,一些老人連再上一層樓的機會都沒有。據報道,此次洪水,平江縣城兩段堤防共計7000米出現洪水漫溢。這是二分之一的新城、三分之一的老城被淹的主要原因,而且新城的選址條件不如老城,所以受淹面積大於老城。

三、第二個主要原因是河流水系的過度開發

平江全縣建設有上型號的水庫290座,不過還有許多不上型號的水庫、山塘(另一說平江縣境內共有水庫320處,河壩5349處、山塘27063口)。此外汨羅江沿線又建有9座水電站和擋水的堰閘,部分在平江縣城的下游。

2024年7月1日平江縣190座水庫泄(溢)洪,加大了汨羅江的洪水流量。黃金洞水庫是平江縣最大的水庫,庫容為9600萬立方米,是平江縣供水的水源,擔任着為全縣68萬人供水的任務。十分可惜,這座竣工於1995年的水庫大壩工程卻是一座病險水庫工程。2019年黃金洞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列入了中央投資、省政府督辦的重要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在2024年7月1日的洪水過程中,黃金洞水庫為保自身水庫大壩安全而採取的緊急泄洪措施,加劇了下游平江縣城處的洪水災害。有網友發帖稱,黃金洞水庫大壩在7月1日9點40分溢洪道開始泄洪了,12點左右水流到至長壽街,下午2一3點流到了平江縣城。上游黃金洞水庫的泄洪加劇了水淹平江縣城的洪水災害,因果關係十分明確。平江縣的其他水庫大壩工程也存在嚴重的建造質量問題,如九峰水庫大壩發生滲漏險情,也同樣採取了緊急泄洪措施。當平江縣190座水庫同時泄洪,沒有任何控制性工程措施可以救平江縣的。

圖7:黃金洞水庫是平江縣最大的水庫,庫容為9600萬立方米,2019年黃金洞水庫大壩列入除險加固工程,2024年7月1日的洪水過程中,黃金洞水庫為保自身水庫大壩安全而採取的緊急泄洪措施,圖片來源:抖音

圖8:平江縣九峰水庫大壩發現滲漏,正在加緊搶修,阻止進一步惡化,圖片來源:中央電視台

平江縣對河流水系的過度開發是十分明顯的,為什麼一個總面積4125平方公里的平江縣需要建設290座水庫大壩工程?為什麼在汨羅江上建造9座水電站和諸多擋水的堰閘?而且平江縣至今還一直抱怨汨羅江上游沒有庫容更大的控制型水庫大壩,希望再建更多更大的水庫大壩工程。其實人們可以從黃金洞水庫的實例中看到,這些水庫大壩工程對於防洪的效益非常小,因為他們擔任着供水或者發電的任務,是當地政府經濟收入的一個主要來源。特別當這些水庫大壩工程的建造質量有問題時,為保大壩的安全,往往採取緊急泄洪的措施,此時泄洪流量往往比自然洪水流量更大,對下游地區的洪水危害更大。此外,位於平江縣城的下游水電站和堰閘人為地抬高了汨羅江、特別是在平江縣城的洪水位。災後有報道稱,在洪水過程中平江縣有2座水庫、19座塘垻、15座小型水電站被損壞。但是類似這樣的消息,水庫、塘垻、水電站被損壞,在洪水過程中都沒有被透露出來。其實任何一座水庫或者一處塘垻或者一座水電站潰垮,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有一個骨牌倒塌的效應,原先制定的防洪預案全部化為烏有。

平江縣城出現的自1954年以來的最高洪水位,不僅僅是暴雨形成的洪水流量大造成的,而且還因為上游幾百座水庫大壩工程的泄洪、汨羅江在平江縣城處河道狹窄以及下游水電站抬高了洪水位。

圖9:亞行貸款汨羅江流域平江段綜合治理項目的現場,這不是綜合治理而是破壞,圖片來源:今日平江

圖10:平江縣汨羅江河道上的魚鱗垻,在洪水期加高洪水水位,圖片來源:華聲新聞:共富圖景入畫來——平江加速挺進全省縣域經濟十強觀察

四、第三個主要原因是氣象預報的失誤

自2024年6月18日平江縣發生強降雨以來,平江縣氣象站對強降雨一直有預報,而且預報都相當準確,平江縣縣委和縣政府也一直以氣象站的天氣預報作為依據展開防洪措施的佈置。但是對於6月30日和7月1日出現的強降雨,氣象站卻沒有做出任何預報,平江縣縣委和縣政府也沒有採取任何防洪措施,導致最後「本台報道,本台被淹……」現象的出現。

中共政府缺乏對氣象預報的正確認識,以為有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特別是有了大數據、有了人工智能,氣象預報是非常準確的。如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在2024年1月11日舉行的2024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所說,在抗禦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過程中,強化監測預報、數字賦能、靶向預警、協調聯動,逐河系超前研判、逐河系科學防控,精準有序調度流域84座大中型水庫攔洪28.5億立方米,啟用8處國家蓄滯洪區蓄洪25.3億立方米,及時果斷處置白溝河左堤等堤防重大險情。在整篇講話中,高質量的新詞很多,但是真正的科學含量很少。回看海河「23·7」洪水過程,特別是在洪水爆發的前期,水利部是驚慌失措,毫無章法,只是死保北京雄安新區,結果造成了重大洪災損失。

在當前的科學水平和技術條件,氣象預報不可能完全準確,如果準確率達到三分之二,那已經是世界最先進的水平。在德國,電視台每天多次發佈的氣象預報只能作為參考,也沒有人要求氣象預報必須準確。氣象預報的不準確倒是人們茶餘飯後常常討論的話題。其實中共政府那種「強化監測預報、數字賦能、靶向預警、協調聯動,逐河系超前研判、逐河系科學防控,精準有序調度防洪工程」都是另一種欺騙的話術。

五、結束語

關於2024年平江縣洪災,中共官方至今沒有公佈死亡人員情況,關於災情多停留這麼一個說法:截止7月2日,平江縣遭遇的洪災已導致36萬4582人受災。洪水沖毀橋樑道路2685處,倒塌房屋308戶867間、損壞房屋927戶2415間,農作物受災213410畝,沒有死亡人員的數字。

但是根據災情剛發生後流露出來的視頻、通話、留言,有民眾表示,其實平江都死了好多人,只是沒有爆出來。有平江居民透露,自己的同學被水沖走而喪生,其居住的小區也有人被水沖走。但是馬上這些消息都被封鎖。

也許過去死一個人還算一個數字,現在連數字也不是了。

中共官方把2024年平江縣洪災的原因歸之於:暴雨和汨羅江的高水位,一句話,還是天災。其實,2024年平江縣洪災,主要是人禍,是人類活動如高速城鎮化、河流過度開發導致了水循環失衡,是人犯河,不是河犯人。y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305/218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