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吳祚來:叛亂與內戰: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問題

作者:
叛亂,就是因背叛而造成了社會動亂,現當代中國的百年動亂,主要源於中共對民族、國家、人民的背叛。中共從建黨、建軍、建政到『建國』的歷史,就是一部叛亂史,中共政權在中國離經叛道,背叛了中華民族、顛覆合法政權,背叛了中華民國,人民沒有人權保障也無憲法賦予的政治自由,背叛了中國人民、人民主權變成了一黨獨裁,所以中共也背叛了社會主義理念。

叛亂與內戰

中共駐法大使盧沙野6月26日出席法國外交與聯合國協會(FDNU)中法建交60周年專題研討會,在發表演說時表示,目前台灣所處的分治狀態,是1940年代中國內戰遺留問題,中國的內戰還沒有結束。他甚至認為台灣中華民國政權是叛亂政權,中共政權隨時有權收回。

盧沙野提出了兩個話題,一個是中國的內戰並沒有結束,這意味着,大陸政權侵犯台灣,是內戰的繼續;另一個是,中華民國政權是叛亂政權,中共統一台灣是平叛。

盧沙野應該對叛亂與內戰有基本的概念認知:叛亂是地方對抗中央,破壞既定的國家秩序,例如太平天國、義和團都是叛亂運動。共產國際在中國成立共產黨、發動兵變,進而成立國中之國蘇維埃共和國,這是典型的政治與軍事叛亂。由於中共政權直接聽命於共產國際,所以,所謂的國共內戰,實質是中國政府與國際共運組織在中國的代理人之間的戰爭,這是一場與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並行的戰爭,它不是內戰,而是國際性戰爭。

直到現在,中共政權沒有改變信仰與道路,黨章在憲法之上,黨組織控制國家行政,甚至控制民間社會,所以,中華民國在台灣對抗大陸共產政權的鬥爭,性質不是國共兩黨的內戰,或兩個政府之間的內戰,而是國際共運組織在華的分支顛覆中華民國的任務沒有完成。可以類比的是,北韓沒有成功顛覆南朝鮮政權,蘇聯與中共援助甚至直接參戰,而聯合國軍隊成功擊退了朝中蘇軍事力量對韓國的侵略,說明南北韓的戰爭不是內戰,而是一場國際性的戰爭。

所以,中共政權統治中國大陸,並不是中國人民的選擇,更不是所謂傳統性或國民性造成的,而是兩次世界大戰與國際共運戰爭交互影響導致的結果,中國人民或中華民國政府最終得到了二戰的負面成果。西方主流社會只對源於歐洲的世界大戰有共識與重視,而漠視了國際共運戰爭對東歐與大東亞國家災難性的後果,加之二戰過程中與二戰之後美國主導的西方國家因為與蘇聯冷戰,中共卻代替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獲得了合法席位,中共的國際『合法性』只是一種『現實性』。黨領導、控制下的全國人大與政協,選舉過程與結果都在黨的絕對控制下進行,沒有通過真正的民主選舉,所以中共的合法性沒有真正確立。

中共的合法性與非法性

1921年共產國際在中國成立的分部『中國共產黨』,1931年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以及工農紅軍均為非法或叛亂性質,直到1936年『西安事變』被國民政府軍收編,才有了合法性。但二戰結束後,中共在蘇聯的支持下顛覆了已經立憲行憲的華民國政權。直到今天,中共政權一直沒有憲法意義上的合法性。共產黨的政治使命並不是獲得一國一族的『解放』,不是為了建立憲政民主的現代政權,最終目的是要推翻全世界的資本主義,在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

但中共的黨章與組織,特別是與蘇聯的政治血緣關係,決定了中共與蘇聯成為命運共同體。而二戰後共產黨政權背叛國民政府後,通過新政協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是為了獲得表象的合法性。這些表象虛飾的政治建構,像腳手架一樣,在中共奪取大陸統治權之後,五年時間裏完全撤除:決定共和國體制的政治協商會議被解構,民主黨派、知識精英被全面鎮壓,農民的私有土地、工商業者的企業財產均被公有化,中共建立了一黨專制專政,人民的主權地位被剝奪。

叛亂,就是因背叛而造成了社會動亂,現當代中國的百年動亂,主要源於中共對民族、國家、人民的背叛。中共從建黨、建軍、建政到『建國』的歷史,就是一部叛亂史,中共政權在中國離經叛道,背叛了中華民族、顛覆合法政權,背叛了中華民國,人民沒有人權保障也無憲法賦予的政治自由,背叛了中國人民、人民主權變成了一黨獨裁,所以中共也背叛了社會主義理念。

共產黨對中國人民的戰爭,建政後以運動與鬥爭的方式持續進行,毀棄傳統文化、背離普世價值,要通過革命導師與領袖的思想來重塑一代新人,實現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所以共產黨對國民黨或中華民國的所謂『內戰』,只是表象的戰爭,而對中國人民、對文明世界的戰爭。

習近平的新時代要建立所謂的多極世界,本質上是要與美國重新劃分勢力範圍,改變二戰後由美國西方國家主導建構的世界秩序,重回毛時代對西方世界的鬥爭狀態。由『韜光養晦』異變為『聯俄聯恐』,既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又與中東恐怖組織與政權抱團,這是新的國際統戰,隨時準備一統台灣,將大東亞、南中國海置於控制之下,恢復古代中華帝國的朝貢圈。由此可見,中共已由國內的叛亂,走向國際性的政治叛亂,中共政權已代替冷戰時代的蘇聯,成為反文明世界的核心力量、扮演着領導角色。

作者吳祚來為獨立學者、專欄作家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714/2079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