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3歲的李伯是高血壓患者,已經有10數年高血壓病齡,每天早上起床洗漱後,第一件事就是服用降壓藥。
他的血壓常年維持在140左右,自以為已經夠標準,卻從病友那裏得知,血壓光是維持在140還不夠,這不是中國人的「最佳血壓值」。長此以往,依然會傷害身體,甚至患上尿毒症。
李伯於是鉚足了勁朝着「國人最佳血壓值」努力,卻怎麼也降不下來。直到有一天,他在網上看到一位高血壓病專家的講解視頻,才知道自己堅持一大早吃高血壓藥的習慣,竟然是錯誤的。
一、早上吃降壓藥,大錯特錯?
降壓藥應該何時吃一直時醫學界爭議不斷的話題,西班牙比戈大學生物工程和事件生物學實驗室主任Ramon Hermida的觀點是,早上服藥只是醫生推薦給病人的常見方式,其實對比早上服藥,在睡前服用降壓藥有更好的控制血壓效果,還能顯着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疾病或者死亡的風險。
爭議頗大的海吉亞時間療法實驗,納入了19084位高血壓患者,主要年齡在60歲左右,要求他們在醒來時或者在睡前吃下一天量的藥物。該實驗持續了6年左右,研究團隊每年隨訪患者一次,患者佩戴48小時動態血壓監測。
研究結果顯示,夜間服用降壓藥的患者在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冠狀動脈血運重建、心力衰竭或卒中的複合主要終點方面相對風險較低。
不過海吉亞時間療法實驗結果公佈後,爭議非常大。儘管其規模達、時間跨度長,並嚴謹地證實了夜間服藥與低風險之間的關係,但還是有不少質疑的聲音。
有學者提到,這一結論可能並不適用於需要每日多次服用的藥物,或應用降壓藥治療心絞痛或心力衰竭等情況。
二、降壓藥早上吃還是晚上吃,關鍵看這點
一會說降壓藥早上吃好,一會又說晚上吃好,到底什麼才是真的?
很快,英國TIME研究更徹底地搞清楚了這個問題。
這項研究由Thomas MacDonald教授帶領團隊,一共納入21104位高血壓患者,他們一半在晚間吃藥,一半在早晨吃藥,58%是男性,98%是白人,平均年齡為65歲。
研究團隊對參與者進行了平均5.2年的隨訪,最終得出:
晚上服藥組與早上服藥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或血管性死亡的住院治療發生率相似。
這意味着,早吃晚吃其實並無差異,高血壓患者可在每天方便的時間服用常規降壓藥,關鍵看自身的個人習慣。
但是中國心血管專家張之瀛醫生對此結論並不完全認同。他認為,得出這結論很大程度基於一日一服藥的前提條件,這是是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相對平穩的重要保證。
對於一些夜間高血壓和某些清晨高血壓患者的特殊情況,那麼就要特殊對待了,早間血壓高就早上吃,晚間血壓高便晚上吃,這是實際情況決定的,也不要將研究結論奉為圭臬,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醫學臨床經驗也顯示,不同類型降壓藥可以選擇相應時間段吃,最能夠發揮效用。
早上7點建議服用如硝苯地平緩釋片、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吲達帕胺片、拉西地平、纈沙坦貝那普利等每日一次的降壓藥。
早上7點至下午4點建議服用需要每日吃兩次的降壓藥,儘量不要在睡前吃,免得晚上血壓過低發生腦血栓、心絞痛、心肌梗死等併發症。
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抗壓藥?
1、如何選擇降壓藥
降壓藥的使用應該對照患者個人情況,並根據醫生醫囑來選取。
糖尿病患者的降壓目標為130/80mmHg,老年或伴嚴重冠心病患者降壓目標值建議140/90mmHg,適合ACEI或腎素抑制藥ARB。
2、降壓藥不是越多越好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過低容易引起腦和心臟嚴重供血不足,血壓過低會感到頭暈、頭痛、眼前發黑、健忘等症狀,容易發生缺血性腦卒中、心絞痛等疾病。
3、打一針降半年血壓靠譜嗎?
這應該是目前高血壓患者最為期待的降壓療法了。
這降壓針主要作用在「血管緊張素」這個環節,這是人體產生高血壓的重要環節之一。雖然與降壓針相同機制原理的長效降脂藥物已經在國外上市,但一項新產品的使用仍然需要更多驗證與試驗。此外,這種降壓針雖然超長效,但是起效很緩慢,對於進展期高血壓或單藥治療高血壓的急症患者並不適合。
所以,建議高血壓患者綜合自身的情況,聽取醫生的建議採取適合的治療方案,切勿盲目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