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缺鉀比缺鈣還危險?4個信號或暗示你缺鉀了,5類食物可幫忙補鉀

一、吃降壓藥可能會導致缺鉀,為什麼?

大家都知道補鈣重要,缺鈣很容易引起骨質疏鬆等疾病。但很少人知道,鉀元素同樣是身體中不可或缺的東西,缺鉀的危害一點都不比缺鈣少。

鉀是人體必需元素,對於維持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它參與了人體新陳代謝的各個環節,包括細胞呼吸、神經元信號傳遞、心臟跳動以及肌肉收縮等關鍵功能。人體一旦缺乏鉀,可能表現為乏力、心慌、手顫,甚至出現虛汗等症狀。

高血壓患者尤其需要避免缺鉀,因為鉀元素,對血管的好處多多。一方面,鉀元素可以幫助細胞內的鈉離子排出,有助於減少體內鈉的含量,減輕血管的收縮壓力,促使血管舒張,從而有效降低血壓水平。

另一方面,鉀元素有助於調節血管的平滑肌細胞,增強血管的彈性,維持正常的血管壁功能,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效果。當體內缺乏鉀元素時,血管平滑肌細胞可能會失去調節平衡,導致血管緊張,增加血液通過血管的阻力,最終導致血壓升高。

鉀元素對血管這麼重要,但平常服用的降壓藥,可能導致身體缺鉀。

可導致低血鉀的降壓藥物主要有兩類:袢利尿藥(如呋塞米和布美他尼)以及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這兩類藥物在發揮利尿作用的同時,增加了鉀的排泄,因此長期使用可能帶來低鉀血症的風險。

相反,ACEI類藥物(如依那普利、貝那普利、卡托普利、雷米普利等)以及ARB類藥物(沙坦類藥物),會影響腎上腺釋放醛固酮,這是一種對保鈉排鉀有影響的物質,可能導致血液中的鉀離子含量升高。而地平類降壓藥對血鉀水平沒有明顯的影響。

二、身體若有4大跡象,可能在提示該補鉀了

通常情況下,人體的血鉀濃度應保持在3.5~5.5mmol/L範圍內。當血鉀低於3.5mmol/L時,即被稱為低血鉀,可分為三個等級:3.1-3.4mmol/L為輕度,2.5-3.0mmol/L為中度,<2.5mmol/L為重度。

輕度低血鉀一般不具有明顯症狀,但可能會持續對身體造成損害。隨着血清鉀濃度的降低,症狀會逐漸加重,影響全身各部分。

如果你發現自己出現以下四個跡象,那可能是身體在提示你需要補充鉀了:

1.食欲不振、腹脹

鉀是神經肌肉系統正常功能的必需元素。缺乏鉀可能影響胃腸道肌肉的收縮,減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速度,引起腹脹和食欲不振。

2.肌肉無力、呼吸困難

正常的鉀離子濃度對神經電信號傳導至關重要。缺乏鉀可能導致肌肉收縮障礙,表現為肌肉無力和抽搐。在嚴重情況下,肌肉無法正常收縮,甚至可導致完全癱瘓。

同時,呼吸涉及多個肌肉的協同作用,低鉀水平可能影響膈肌等呼吸相關肌肉的正常功能,導致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

3.心律失常

心臟的正常收縮需要足夠的鉀元素參與。低鉀水平可能導致心電紊亂和心律失常,出現心悸和胸悶等症狀。心臟的不規律收縮會影響血液正常流動,增加發生暈倒和猝死的風險。

4.尿量增多

缺乏鉀可能干擾腎臟的功能,導致尿液排出增加,尿量明顯增多。這種情況可能形成惡性循環,因為尿量的增加會導致更多的鉀排出,加重缺鉀的狀況。

三、正確「補鉀」,可以從飲食開始入手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人群每天的適宜鉀攝入量為2000毫克,若要滿足預防慢性病的需要,建議攝入量為每天3600毫克。

然而,調查顯示,中國居民的鉀攝入量僅為每天1421毫克,明顯低於推薦攝入量。

需要注意的是,大量攝入含鉀藥物或口服鉀製劑可能引發心臟傳導阻滯和心跳減慢等問題。相比之下,通過飲食來補充鉀不會導致中毒,更為安全可靠。

因此,提高飲食中含鉀食物的攝入量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措施。

1.多多吃水果

大多數水果具有高鉀低鈉的特點,對於改善食物中的鈉鉀比例十分有益。其中,橙子、哈密瓜、木瓜和香蕉等水果是高效補鉀的良好選擇。

2.用薯類代替部分米飯

土豆、紅薯、芋頭和山藥等薯類食物富含高密度的鉀營養素,同時富含維生素C,對於控制血壓非常有益。雜糧如小米和紅小豆的鉀含量分別是大米的5倍和14倍,也是補鉀的優良來源。

3.常吃菌類和綠葉菜

蔬菜鉀含量普遍較高,例如菠菜、芥藍、莧菜等綠葉菜的鉀含量超過香蕉。而菌類鉀含量更是出眾,比如口蘑、蘑菇和雙孢蘑菇等。

4.用低鈉鹽代替普通鹽

低鈉鹽含有大約25%的氯化鉀,使用它替代普通鹽不僅有助於減少鈉的攝入,還能提高鉀的攝入量。

5.少吃加工食品

加工過程中,食物中的鉀常會流失,而且通常會添加大量鹽。因此,加工食品往往呈現「高鈉低鉀」特性,對於血壓的控制不利。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入有助於保持適宜的鈉鉀平衡。

維持適當的鈉鉀平衡對健康至關重要。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包括增加水果、薯類、雜糧、菌類和綠葉菜的攝入,可以有效提高鉀的攝入量,更好地維護身體的健康狀況。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14/200391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