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伏勐火燃,臥龍無雨口生煙。蜩蟬何事得美蔭,聒聒不上高樹顛。
這是宋代詩人李石,在三伏天應時而作的一首名詩,充分體現了三伏天的酷熱難耐。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潮濕、悶熱的時段。三伏天裏,現代人守着空調都感覺熱,古人是如何過三伏呢?
三伏文化由來
三伏天由來相當久遠,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唐人張守節說:「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春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在位)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漢書·郊祀志注》中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而藏伏於地下;選在庚日,亦有金氣被火克而伏藏之意。可見,「三伏天」之說,是從久遠的歷史中發展而來,它承載着中國深厚的文化積澱。
三伏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節氣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傳統曆書規定:「夏至三庚便數伏」,意思是說,從夏至日開始往後數,數到第三個庚日便開始入伏了。
數伏天氣要一個多月,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後的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第一天。如果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後,中伏就是10天,若在立秋之前,中伏則要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叫末伏。末伏過後,就出伏了,天氣逐漸涼爽起來。
2023癸卯年三伏天共計40天,日期為: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未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飲食起居
熾熱的三伏天氣里,酷暑時時襲擾人們的飲食起居,從古至今,民間流傳着很多傳統習俗,既傳承着博淵的古今文化,還體現了數千年來古人應對自然、挑戰自然的智慧和信心。
很多地方都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食俗,即《民社北平指南》所稱「初伏水餃,二伏麵條,至三伏則為餅,而佐以雞蛋」,有的地方還有「頭伏吃雞二伏鴨」的民諺。悶熱的天氣里,容易引起人們食慾不佳,胃口不好。餃子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正是開胃解饞的美味。二伏吃麵習俗由來已久,伏天吃麵,至少在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荊楚歲時記》稱:「伏日進湯餅,名為避惡。」古代的「湯餅」,猶今之面片湯。二伏天裏,人們吃上一碗熱湯麵,既能補充營養,又可以讓身上發汗,祛除體內暑氣和潮氣。到末伏時,天氣稍微涼爽一些,此時人們食慾明顯增強,吃餅和吃雞蛋可以進一步補充營養,也有送走伏天之意。
其實,「三伏」的飲食民俗非常豐富,並非只有餃子、麵條之類。比如明清時,京師六月流行吃新蓮,「內河者嫩而鮮……食之益壽」。此外,還有「暑湯」,即「煎蘇葉、藿葉、甘草等湯,於市中舍之」。《清稗類鈔》記錄了「冰果」:「京師夏日宴客,飣盤既設,先進冰果。冰果者,為鮮核桃、鮮藕、鮮菱、鮮蓮子之類,雜置小冰塊於中,其涼徹齒而沁心也。其後,則繼以熱葷四盤。」但「冰果」價格較高,非尋常人家可用,只能官宦獨享。清代宮廷每到「三伏」都會賜冰,由工部按官職高低發給數量不等的冰票,憑票領取。
唐人張守節云:「伏者,隱伏避盛暑也。」古人在三伏天的起居遵循「伏」意,也要伏藏,減少外出與劇烈活動。因為古人通過長期的觀察,發現夏季暑毒之氣,以三伏天為最。不僅高溫天氣易令人中暑,還經常有病毒瘟疫流行。清初文人李漁在《閒情偶記》中生動地描述了古人對三伏天的無奈:「蓋一歲難過之關,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於此。」古人認為,既然暑毒之氣有危險,就要想辦法避開它。從漢代開始,就出現了「伏閉門」的傳統習俗,伏日一到,人們便待在家中避暑納涼。晉人程曉有詩云:「平生三伏時,道路無行車。閉門避暑臥,出入不相過。」
三伏艾灸養生
古人命名一年中最熱的日子為「伏日」,大有深意,也衍生了順用天時的養生之道。除了「無厭於日」——伏天曬背,還有廣泛應用的三伏養生灸。
冬季的疾病很多是因為陽虛盛引起的,而三伏天氣,是人體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是調理身體的最佳時期,冬病夏治就要以溫補方式驅寒氣。此時通過艾灸穴位非常有助於恢復和扶助人體的陽氣,加強防衛功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1)艾灸穴位:合谷、大椎、肺俞、脾俞、風門、關元、足三里。
(2)每日選取穴位3-4個。
(3)艾灸時間:每次40-6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