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祛濕氣、健脾胃、抗疲勞,這些湯湯水水超管用

最近的天氣,簡直是要了小編的小命!

熱就熱吧,還濕得不行;下雨就下雨吧,非但氣溫沒有降太多,還「天降熱水」,真是絕了!

果然,「說到濕氣,嶺南最甚」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要說有多濕,繼小編的巧克力、家裏喵星人的貓砂之後,某支口紅,都發霉霉霉霉霉了!!!_(:з」∠)_

你是不是瞬間有畫面感了?

外界濕成這樣子,那我們體內的濕氣,可想而知了。那麼今天,我們就聊聊濕氣吧~

濕氣重不重,一分鐘自測

中醫所說的「濕」,是致病的「六淫」之一。

脾胃是運化水谷的重要臟腑。過多吃肥甘厚味、生冷瓜果,煙酒不離手,都會損傷脾胃功能,使水濕運化失常,以致濕氣內生。

另外,常處潮濕環境,也會導致體內濕氣過重。

一般來說,濕氣重者,常有以下表現:

①看舌頭:舌體胖大,舌兩側有齒痕,舌苔厚膩發白。

②看大便:大便稀溏,黏滯不爽,馬桶很難沖乾淨。

③看身材:一般來說「肥人多濕」。

④看精神狀態:頭腦昏昏沉沉,身體困重,整個人精力不足,懶洋洋的,不願意活動。

⑤看皮疹形態:腫脹、糜爛、滲出明顯。

⑥看瘙癢部位:濕氣重濁,易侵犯人體下部。瘙癢多發於陰囊、小腿、腳部等。

說完怎麼判斷自己濕氣重不重,接下來聊聊怎麼健脾祛濕吧!

健脾祛濕,認準這幾樣食材藥材

要祛濕,首先要「避外濕」。

這個很簡單,天氣潮濕時記得關好門窗,必要時要開除濕機或用空調除濕。另外,注意避免去濕氣濃重的地方遊玩,如樹林、湖邊等。

其次,食療的祛濕效果着實不俗。

可適當多食赤小豆、白扁豆、薏米山藥等健脾除濕食材。當然,用這些食材配合一些可祛濕的中藥一起煲湯,如茯苓、白朮等,再合適不過。

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幾個祛濕界的佼佼者!

赤小豆

藥食兩用的赤小豆,是日常家庭常備的食材,具有利水消腫、解毒祛濕的作用。它口感好,性味又平和,很適合拿來作為食療。

白扁豆(炒)

炒扁豆性微溫味甘,有健脾化濕、和中解毒的作用。它的特點是補脾而不膩,除濕而不燥,為健脾化濕的食藥,對於機體脾虛夾濕效果良好。

薏米(薏仁)

薏米,性甘味涼淡、歸脾、胃、肺經,具有健脾滲濕、除痹止瀉、清熱排膿等功效。薏米分生薏米和炒薏米。這兩者都擅長健脾止瀉。但炒薏米比生薏米的除濕效果好。

茯苓

茯苓是利水祛濕的要藥,具有良好的利水消腫、健脾安神的作用。它的優點是利水但不傷正氣,性味平和,同時兼具健脾的作用。

白朮

白朮,性溫味苦甘,可以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注意:白朮性偏溫燥,熱病傷津及陰虛燥渴者不宜服用。

說完這幾個祛濕能手,接下來,小編推薦幾個可以健脾祛濕湯水吧!

拔濕氣、健脾胃、抗疲勞這幾款湯水超有用

1.茯苓雙豆祛濕湯

材料:茯苓30克、赤小豆30克、炒扁豆20克、陳皮5克、生薑2片、瘦肉300克(2~3人分量)

做法:

①將茯苓、陳皮洗淨,生薑切片,瘦肉洗淨切大塊備用;

②赤小豆、扁豆用清水洗淨,浸泡數小時;

③將所有原料放入大燉盅內,加適量清水,加蓋後隔水燉2小時,即可調味食用。

營養點評:本湯選用茯苓和赤小豆配合,可加強祛濕利尿消腫的功效;加上炒扁豆,可增強健脾祛濕的作用;再輔以少量陳皮運氣化痰燥濕,四者可共奏夏季祛濕之神功。

圖源/網絡

2.白朮茯苓山藥湯

材料:白朮10克、茯苓30克、山藥30克、大棗2枚、豬排骨100克

做法:食材處理乾淨後,一起放鍋里煲湯即可。

營養點評:益氣健脾,燥濕利水,適用於脾胃氣虛,水濕內停人群。

下面3種湯水,都可以健脾祛濕、醒胃、抗疲勞。

3.淮山扁豆苡仁湯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苡仁15克,鮮雞腳100克,生薑絲少許

做法:以上食材共入砂鍋內,用中火煲1小時,然後調味飲用。

4.茯苓赤小豆鯽魚湯

材料:白茯苓20克,赤小豆50克,生苡仁100克,鯽魚250克,生薑5片,陳皮絲少許

做法:

①先將鯽魚去鱗和內臟;

②然後將上述食品共放砂鍋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飲用。

注意:鯽魚也可放在煲湯袋內,以防魚骨傷喉。

5.白朮豬肚湯

材料:白朮30克,鮮豬肚半個至一個,生薑5片

做法:

①將豬肚洗淨,然後與白朮、生薑片共入砂鍋內;

②先中火後慢火煲1個半小時;

③然後取出豬肚切件,放回鍋內,再煲15分鐘,調味飲用。

如果脾虛明顯,用淮山扁豆苡仁湯;如果下肢重,倦怠突出,用茯苓赤小豆鯽魚湯;如果食納不香,消化不良,那就用白朮豬肚湯!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名醫開講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18/191609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