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燉出來的牛肉嚼不動?那是因為這步沒做對!

牛肉是我們的主要肉食之一,味道鮮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豐富的氨基酸,多吃不僅有益健康還完全不用擔心發胖。

牛肉吃的方式也多種多樣,不同部位的肉,其適用的烹飪方式也不盡相同,比如肉質較嫩的牛肉,適用燒、烤、煎、炒,肉質較堅韌的如牛腩、牛腱、條肉等部位,則適用燉、蒸、煮。但是啊,這麼美味的牛肉,為什麼有的朋友做出來就會又柴又硬呢?有時還會硬到難以下咽的程度。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加熱肉就會變硬的原因

事實上,肉一經過加熱,裏面所含的蛋白質就會凝固,這就是肉變硬的原因。蛋白質可分成好幾種,不過大致上都是在60°C左右就會開始凝固,到達80就會瞬間凝固,加上肉加熱後,內部水分會因為蒸發而變硬。

面對這樣的情況,可以使用肉質較佳的部位,牛裏脊肉、腰內肉、後腰肉等肉質較佳的部位,就算加熱也不容易會變硬,有大理石花紋的和牛更是如此。

還可以切除肉的肌肉纖維,牛排或是炸肉排等切成厚片的牛肉,可以先用「拍肉器」輕輕敲打,如果沒有專用的用具,可以用木槌或者啤酒瓶底部代替,通過拍打,肌肉纖維會變得柔軟,調味料也比較容易入味。

牛五花、牛頸、牛腿以及牛小腿等肉筋特別多的部位,就可以使用肉筋切斷器,將全部的肌肉纖維切斷,當然也可以用叉子刺肉來代替。

除此之外,還可以巧用水果來輔助。洋蔥奇異果木瓜、梨等水果的果汁,或者將水果切碎用來醃漬牛肉,由於果汁內含有蛋白質分解酵素,能使肉質變軟,但是要讓肉能夠完全變軟,需要花上很長時間,因此最好能在料理前一天,或至少12個小時前就用水果醃漬.

燉煮小技巧

讓肉變柔軟的傳統方式就是燉煮,但是,剛開始煮的時候肉會先變硬,在一段時間內都會維持硬邦邦的狀態。要讓肉燉到變軟,至少用小火慢燉2-3小時,因此時間要相當充裕。當然如果想縮短時間,可以使用壓力鍋。

燉煮還有一些小技巧,例如為了維持鍋內溫度,首選較厚的鍋,而且燉煮用的肉品最好使用切塊肉,切片切得太薄,肉的美味容易流失,此外,經過長時間燉煮,肉也可能會碎掉。燉煮前,肉最好先花點功夫在鍋內用油稍微煎炒,這樣不但能夠鎖住肉的美味,更能維持肉的外觀,避免燉煮時變形。

燉煮時,大約30分鐘左右就可以先將火關掉,然後讓肉慢慢冷卻,冷卻後再次開火使之沸騰,如此反覆3次,這是利用溫度下降時,味道更能夠滲透進去的特質,第二天的濃湯更好喝就是這個原因。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食研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414/188929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