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蘇東坡烏台詩案前,差點發生一起更大的文字獄

作者:

北宋熙寧三年年初,正是王安石新政進行到一個很膠着的時刻。彼時,變法的成效和弊端都開始在桌面上顯現了出來,變法派覺得再堅持一下就能夠順順利利地把新法在全國推行下去了,保守派也覺得要是再堅持一下就能把新法頂回去了。

這時候,朝廷卻出現了一個權力的真空,兩派的核心大佬都因故沒有上班。

變法派的大佬王安石,因為受到了韓琦的彈劾,覺得自己沒有在神宗這裏獲得足夠的支持,所以拿出了自己的傲嬌本色,請了個病假在家臥床,其實就是等待神宗的表態。

但是神宗有些猶豫,因為反對變法的人實在是有點多,而且名頭都比較響。想來想去,神宗決定任命保守派的大佬司馬光為樞密副使,讓他出來暫時把兩邊的緊張情緒稍微緩解一下,不要搞得那麼水火不容。但是司馬光非常清楚,這個任務他無法完成,因為變法派和保守派之間確實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他要是坐上這個位置,絕對的冰火兩重天。所以,司馬光藉口自己的腳有問題,同樣請了一個病假。

兩個大佬不在,對權力有着極其渴望的崇政殿說書呂惠卿看到了機會。

崇政殿說書,名義上是給皇帝講授經典,但是因為能夠固定地近距離接觸皇帝,可以影響皇帝的很多觀點和決策,也能隨時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所以雖然看上去沒什麼實權,但是位置非常重要。

呂惠卿字吉甫,因為強烈支持新法,在熙寧變法之後成為王安石的心腹。但兩人的關係很微妙,王安石掏心掏肺地把他視為心腹,呂惠卿卻時時刻刻都在想辦法將其取而代之。對此,連司馬光都曾經給王安石寫信,說:「Jeff,你要當心Jiff,這人有些陰險,今後要是你落難了,他保准要在你背後捅刀子。」

王安石對此不以為然,甚至以為是司馬光的離間之計。

但是司馬光看人的確比王安石准,至少看呂惠卿比王安石准。

就在王安石和司馬光都沒上班的某一天,神宗在宮內跟學士們探討完學術之後,帶着大家一起喝茶,喝到悠閒自得的時候,神宗開始分享自己幾天前剛看到的一首詩,是司馬光寫的關於王昭君的詩,神宗非常感慨地跟大家說,司馬光的古風寫得很不錯,其中有四句「宮門銅環雙獸面,回首何時復來見。自嗟不若住巫山,布袖蒿簪嫁鄉縣」,讀起來讓人覺得頗為愴然。

這句話一出口,呂惠卿立刻看到了機會。

這幾句詩的字面意思,是王昭君出塞之前的感慨,表示這麼一走就再也回不來了,與其當初進宮,還不如當初就在巫山嫁給本地人,至少不用承受背井離鄉之苦。

不過,古人寫古人都有點借古喻今的嫌疑在裏面(啊這……眾所周知,我從來沒有這個意思),所以完全也可以解讀為司馬光借王昭君的口,替被貶斥出京的保守派人士喊冤,同時也有對皇帝不滿的意思。

於是,呂惠卿立刻問了一個很奇怪的問題:「陛下身居九重之中,何從而得此詩?」

神宗沒有正面回答:「也是偶然之間看到的。」

呂惠卿非常神秘地說:「此詩不無深意。」

神宗很驚奇地問:「你也見過這首詩嗎?」

呂惠卿說:「我從沒見過,只是剛剛聽到陛下誦了這四句而已。」

雖然史料上沒有什麼特別的判斷,但是我個人認為,呂惠卿說謊了,他不但見過這首詩,並且非常清楚地知道來歷。

這首詩的創作年代大約是十年之前,而且並不是司馬光一個人寫了這個題材。

嘉祐三年,王安石給仁宗寫了一封著名的萬言書,提出了改革的主張,不過並沒有得到認可。第二年,王安石就寫了一首關於王昭君的古風詩,其中有一句「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意思就是感慨王昭君沒有得到漢元帝認可,頗有一點埋怨仁宗不能「慧眼識珠」,導致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

這首詩出來以後,包括司馬光、歐陽修、梅堯臣等朝中大人物都紛紛寫詩作和,表達自己的觀點,司馬光被神宗念出來的這四句,就是當時寫出來。而歐陽修寫得更直白:「雖能殺畫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直指皇帝不能明辨是非。

當年的這一起事件震動了北宋文壇,呂惠卿當時已經進士及第,後來又作為王安石的超級跟班、將王安石拍得全身酥麻舒服至極,不可能不知道這麼一出文學典故。

正因為知道其中的背景,以及牽扯的人物,所以呂惠卿才當着神宗的面提出,司馬光的詩有深意。

對他來說,最好的結局就是神宗的好奇心,讓他來解釋其中的深意,然後牽扯出歐陽修和王安石的作品,開始一一清查裏面對皇帝不敬、對朝廷不滿的意圖,然後將他們貶職,以便自己趁機上位。

但是沒想到的是,神宗非常嚴肅地一句話把他頂了回去:「這四句詩,還能有個什麼深意?」

呂惠卿看明白了神宗的態度,非常識趣地終止了這次談話,一場可能涉及到司馬光、歐陽修、王安石等超級大腕的文字獄因為神宗的態度被扼殺在搖籃里。

而九年之後,蘇東坡遇上了脾氣已經沒那麼好的神宗,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2023-03-28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讀宋史的趙大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401/188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