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拍馬屁的基本原則,是不要說破

作者:

北宋有個名臣叫丁謂,科舉入仕,一路做到了宰相,能力是肯定有的,當年他剛剛進士及第的時候,翰林學士王禹偁就稱讚他和孫何,說他們的文章直追韓愈和柳宗元,大有可為。

事實上,丁謂除了寫文章厲害之外,辦事能力也真的很強。

大中祥符年間,宮中大火之後,丁謂負責重建工程。當時皇城內要到城外取土非常困難,丁謂大手一揮,讓工程兵把皇宮門口的大路直接挖開取土,很快就把這條路挖成了一條壕溝。

正當其他人都在看他的笑話的時候,他又把汴河的水引到這條壕溝里,把它改成了一條運河,用來運輸從外地拉過來的木料、磚石等建築材料進宮。等皇宮重建工作完成以後,他又讓人把建築垃圾全部回填到壕溝里,重新把它變成了一條大路。

單單這麼一個思路,就讓朝廷節約了很大一筆開銷。

但是在皇權專制社會裏生存,不拍點馬屁是很難出人頭地的,丁謂自然也不能免俗。

史料上記載了一次他拍真宗馬屁的場景,可以說拍得相當之高明。

北宋君臣閒得無聊的時候喜歡賞花釣魚,當然並不是像今天這幫釣魚佬這麼廢寢忘食地釣,而是處處透露出官場的潛規則,皇帝先釣起來,然後輪到宰相,再輪到剩下的官員。也就是說,釣上魚的順序,就是在場所有人的行政級別順序。

某次釣魚的時候,真宗一直釣不上來魚,導致其他人也不敢釣上來魚,所以真宗頗有些不開心。

釣魚的時候有個娛樂環節,在場的官員要寫詩來描述這一君臣同樂的盛世。真宗釣不上來魚,寫詩誇獎他是肯定不合適了,只能安慰。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丁謂咔咔扔出了一首詩,其中兩句是這樣的:

鶯驚鳳輦穿花去,魚畏龍顏上鈎遲。

意思是,魚兒遲遲不咬鈎,是因為敬畏真龍天子的威嚴。

這一番馬屁拍得,真宗喜歡,其他人佩服,皆大歡喜。

不過,拍馬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則,就是拍馬屁的人、接馬屁的人、以及還在這個圈子混的人,都不要說破。

因為這是一個大家心照不宣的潛規則,拍馬屁的人知道自己有目的,接馬屁的人知道自己要給人好處,大家沉浸在這個謊言裏彼此享受就可以了,拍馬屁的人憧憬即將到來的賞賜,接馬屁的人享受虛榮心的膨脹,圈子裏的人看個熱鬧學個經驗,各取所需,自得其樂。

一旦把這件事情說破了,接馬屁的人覺得被大家看穿了他的虛榮和糊塗,拍馬屁的人覺得被大家看穿了他的諂媚和無恥,雙方都下不來台。

丁謂就遇見過。

天禧三年,丁謂升任參知政事,對當時的宰相寇準極其恭謹,到了頗有些諂媚的地步。

寇準此時二度拜相,正是心高氣傲目空一切的階段,自然也就沒把丁謂放在眼裏。

某一天下班之後,寇準召集大家在都堂一起吃工作餐,寇準吃着吃着,羹湯就沾到了鬍鬚之上。

按照正常的操作,大家要麼提醒一句,要麼給他遞上一張面巾。但是丁謂不這樣,他站起身來,親自去幫寇準把鬍鬚上的羹湯擦掉。

寇準知道丁謂在拍馬屁,但是他當時腦子一抽,打破這個「不要說破」的潛規則,愣是板着臉教訓丁謂說:「朝廷讓你當參政,是用來給宰相擦鬍鬚的嗎?」

潛規則被打破的後果是,尷尬不已的丁謂從此以後恨寇準到了極致,終於找了個機會,聯合曹利用控告寇準謀反,將寇準搞下了台。

丁謂還不滿足,真宗下的文件本來是把寇準貶到一個小州去當知州,但是已經升任宰相的丁謂硬生生地在文件里加了一個「遠」字,也就是說,非要把寇準弄一個偏遠的小州去。

隨着寇準一步一步走下坡路,丁謂的下手越來越狠,一度曾經想要弄死寇準。

乾興元年,朝廷再貶寇準的時候,丁謂最開始給他安排的地方是崖州(今海南三亞),他的理由是:「崖州(今海南三亞)再涉鯨波,如何?」意思是想讓他死在瓊州海峽的驚濤駭浪之中。

不過,想來想去,他還是心軟了,沒能下死手,而是把寇準安排在了不需要過海的雷州。

所以說,拍馬屁被揭穿之後會生氣的人,終究還是沒有壞到極致。那些拍完馬屁被揭穿之後跟沒事兒人一樣,還能繼續溜須拍馬的人,才是真正的「奇才」。

2023-11-20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讀宋史的趙大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130/1984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