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生百病,瘀,堵也!氣滯、血瘀、痰凝、濕聚等一系列瘀堵,使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和,濁邪積聚,進而導致疾病纏身,甚至導致腦梗、心梗、女性痛經、長斑等症。
說起癌症、腫瘤,很多人認為與遺傳有關,中醫認為腫瘤屬於「瘀痕積聚」的範疇,那麼什麼是「瘀痕積聚」?
就是無形的邪氣慢慢地積聚成有形物質的這麼一個過程。
儘管形成腫瘤的原因很多,中醫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血瘀」。
體內有積血,沒有及時排出、消散,即成淤青,這其實是血瘀的早期表現。若是莫名地出現淤青或淤青經久不散,大多是血液運行不暢,體內經絡、組織器官形成淤血造成的。
中醫講「瘀」的原因
1
陽氣不足
人身血液的運行,有賴於陽氣的推動。如果血中的陽氣不足,血液失去陽氣推動就會滯澀而不流行。
《素問·離合真邪論》說:「寒則血凝泣。」血液凝澀,不能濡養人體,則成為瘀血。
2
熱傷血脈
脈為血之府,而血循行於脈中,脈能壅遏營血,令其無所去而只在經脈之中循環運行。血液在經脈循環運行過程中,如熱邪損傷血脈,則血脈無以壅遏營血,血液溢於脈外,失去運行之道而留止不行,遂成為瘀血。
3
氣滯
氣者,血之帥也,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由於情志內傷或其他因素,使氣機不利,氣行受阻而郁滯,遂導致血液不行而留止為瘀。
4
外傷
用力過度,跌打閃挫,必然損傷絡脈,絡脈因傷而破裂,則血溢於脈外而留止不行,從而形成瘀血。
瘀血有哪些症狀呢?
1
疼痛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有瘀血停留在體內,必然會引起脈絡不通而致疼痛。
血瘀引起的疼痛特點:痛如針刺、痛有定處、疼痛拒按,一般在晚上疼痛加重。
2
腫塊
腫塊是血瘀常見的表現形式,瘀血在局部凝聚,日久不散,即變成腫塊。外傷後的血腫即是瘀血形成的,這大家最容易理解,其實現在我們常說的各種囊腫、腫瘤也是瘀血所致。
3
面色晦暗,皮膚瘀斑
瘀血體質的人通常面色比較暗,尤其是兩個眼圈,鼻和嘴唇紫暗,舌上有紅色或青紫色的瘀點。瘀血長時間不能消除,則精血不能濡養肌膚、經絡而致肌膚甲錯,或見皮膚肥厚隆起,或見皮膚僵如皮革。脈象脈細澀沉弦或結代。
中醫為什麼說「血瘀」生百病?想要身體好,這些活血化瘀方法收好。
治療瘀血症主要以活血化瘀的方法
出現淤血停滯證,要採用活血散瘀的方法治療,常用的藥物: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乳香、沒藥、牛膝、澤蘭、丹參等等,由這些藥物組成的配方,比如血府逐瘀丸、桃紅四物湯、桃仁承氣湯、大黃蔗蟲丸等方藥,用來治療各個部位各種病症血瘀證,都有非常不錯的療效。
而且,中醫有久病多瘀的說法,在很多疾病的慢性期疾病後期。各種證候都會夾雜着血瘀證,採用活血化瘀的治療方法,有非常大的臨床實際應用價值。
給大家介紹幾款中醫臨床診療中常用的活血化瘀方:
行血定痛:血府逐瘀湯或活絡效靈丹;
益氣通絡:補陽還五湯;
破血消瘀:大黃庶蟲丸;
化瘀清熱涼血:桃仁承氣湯或仙方活命飲;
祛瘀生新:少腹逐瘀湯;
行血止血:聖愈湯;
化瘀止痛續筋骨:七厘散及跌打丸;
散寒祛瘀:溫經湯;
清除熱毒化瘀:犀角地黃湯;
化瘀利水:當歸芍藥散;
化痰祛瘀:活血方加半夏白朮天麻湯,或滌痰湯或溫膽湯等。
更有如丹參飲、失笑散、四妙勇安湯、桃紅四物湯諸方。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一人一方,所以中成藥方可能適合大部分的人,但是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同一類的疾病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由於個人體質不同,表現的症狀、輕重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以上提到的中成藥,切不可自行判斷服用,一定要在專業中醫師望、聞、問、切的指導下,辨證加減,根據個人體質特點用藥,才能達到快速的活血化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