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丹參、三七都是「血管清道夫」,哪個更好用?能不能長期食用?

50歲的張大伯患有高血壓多年,也曾突發急性腦梗,好在搶救及時,有驚無險。自此之後,他謹遵醫囑,好好服藥,生怕血管堵塞

偶然一次機會,他在朋友那聽說「三七」是疏通血管的好東西,每天吃一點,可以預防腦梗

聽完朋友的話張大伯就有些蠢蠢欲動,有一次又聽到鄰居說三七泡成藥酒的效果更好。

於是他就自行去購買了一些「三七」回來泡藥酒,連續喝了一段時間後他出現了乏力、食慾差以及尿黃等症狀,整個人都非常的不對勁。

家人趕緊帶着他去醫院進行檢查,一查竟被查出肝功能惡化明顯,考慮是肝衰竭所致,進一步檢查確認了醫生的判斷。

問及張大伯過往的飲食以及用藥史得知,他近期在服用三七,家屬便將實物帶來醫院,方便醫生判斷,醫生查看後發現張大伯泡酒用的根本不是三七,而是土三七

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二者的藥效卻天差地別,導致張大伯肝衰竭的元兇正是這「土三七」!

一、三七,土三七,別再傻傻分不清

三七又稱田七,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具有補血止血、抗血栓以及增強免疫力等作用,在古時有「金不換」的稱號。

而土三七又稱菊三七,和三七較為相近,民間一般將其用於消腫、活血、止血。但土三七內由於含有砒咯雙烷類生物鹼成分,服用不當很容易會導致肝損傷,甚至會誘發肝衰竭。且傷害一旦發生,就無法逆轉。

那麼,我們該如何去區分三七和土三七呢?主要看這幾點。

①可以從花的顏色來進行區分,三七的花為綠色,而土三七的花是黃色的;

②三七的葉子較為肥大,形似張開的手掌,且會向不同方向展開。土三七的葉子較小,葉子沿着莖對稱生長;

③三七的為圓錐形、圓柱形,顏色多為土紅色、灰褐色,洗淨後本色為青色,質地較為堅硬,切開後橫截面為放射狀排列,表皮和內里很容易分開,三七入口很苦但很快會回甘。土三七的外形和三七較為相似,但不容易乾燥,表面呈剝裂狀,土三七味甘、微苦,有一定的酸味。

二、三七雖好,4個副作用要知曉

《本草綱目》中記載三七能治很多血病,肯定了三七的作用。

中國工程院劉昌孝院士也曾公開發表講話,指出三七內含有多糖、總皂苷、氨基酸以及蛋白質等成分,進入體內後可起到調血脂、降血糖以及降血壓等功效,對於血管健康很有好處,同時還可以幫助身體提高免疫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三七雖好卻不適合所有人。一些特殊人群不建議食用三七,包括孕婦、處於經期的女性、對人參、西洋參以及三七過敏的人群、少年/兒童不建議長期服用。

日常使用任何的藥物都要注意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中國藥典》中明確指出三七不能多吃,需要保持3~9g的量研磨沖服,保健作用的三七注意不能超過3g,血瘀體質的人也要注意不能連續服用超過4周。

黑龍江省大慶油田總醫院藥師姚曉穎提醒:長期服用三七,可能會引起身體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具體有哪些呢?

多項臨床研究指出,長期服用三七可能會引起口乾煩躁,出現失眠症狀,還有些人還會有噁心嘔吐等胃腸道不適。對三七過敏的人群則會出現皮疹、瘙癢等不適症狀,反而會給健康帶來負擔。

三、三七和丹參都能疏通血管防血栓嗎?哪個更好?

除了三七,丹參也是人們口中疏通血管的良藥,到底兩種藥物哪個更好呢?

《神農本草經》中將三七列為上品,後世所著的《吳普本草》《日華子本草》等醫書內也有關于丹參的記載,書中記載丹參具有入心、肝經,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等功效。

那麼,日常服用這兩種中藥真的能防血栓嗎?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李承志表示,血栓的形成是由於心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流緩慢等因素導致血液凝固性增加,血栓一旦形成就不可逆。

三七、丹參等這類中藥,可能會有增強抗凝藥物的作用,但同時也可能會引起出血的不良反應出現,輕則牙齦出血、重則會引起腦出血等。

三七,丹參在活血化瘀上各有長處,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沒有誰更好之分。但切忌,無論是三七還是丹參都不能替代醫生處方。如果患有心血管疾病,需前往正規醫院治療,切勿盲目自行用藥。

四、選三七,有4個小訣竅

三七是個名貴的中草藥材,在選擇的時候有不少的注意事項,跟隨小妙一一來看。

1.看外觀和產地

三七對於生長的環境有很嚴苛的要求,我國雲南文山地區是它的主產地,其他地區的氣候和緯度都不適合三七存活。好的三七在外觀上是很乾淨的,且沒有雜土、掂量的時候也會有一定的重量。

2.認準正規品牌

建議選擇正規品牌的三七,認準包裝上的GMP標誌,不要隨意購買一些散裝三七。

3.正規途徑購買

三七屬於藥物的一種,在購買時要去正規的醫院或者藥店購買,相對而言更有質量保證。

很多人對於中藥有天然的好感,日常會選擇一些中藥來進行養生,事實上這個做法並不推薦,是藥三分毒,使用任何中藥都要由專業醫生指導使用,切勿盲目用藥!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奇妙的本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13/181543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