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價格不變品質下降 剋扣式通膨可能長期化

從美國、英國到肯亞,近期調查都發現消費者對「縮水式通膨」和「剋扣式通膨」的感受愈來愈明顯。專家說,在服務人力縮減趨勢下,服務品質打折的剋扣式通膨更可能成為常態。

全球通貨膨脹下,政府經濟數據看不到的兩種特殊現象正在各個消費市場發生。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巧克力大廠瑪式公司(MarsInc.)旗下的Maltesers巧克力球,售價2英鎊(約新台幣73元)的包裝內最近「少了7顆」,公司發言人坦承是因應原物料上漲,而不久前它的巧克力棒減短了15%。

這種「減量不減價」的現象稱為「縮水式通膨」(Shrinkflation),表面上產品價格沒漲,以免消費者對漲價反感,但分量縮水。歐洲新聞網(Euronews)表示,早在2016年知名的瑞士三角巧克力就讓象徵阿爾卑斯山的三角造型高度下降,以節省成本,但如今類似現象發生在全球各地。

肯亞「商業日報」(Business Daily)1日報導,經實地調查肯亞商店貨架,發現從衛生紙、肥皂、麵包到優格等許多產品都縮水了,製造商告訴他們,政府增稅、美元短缺、全球大宗物資價格上漲、供應鏈受干擾使物流成本上升,導致業者必須以減量來間接反應成本。肯亞7月通膨率達8.3%,是2年來最高。

雅加達郵報(Jakarta Post)2日探討這個全球性的現象,包括通膨數據相對較低的亞洲,在新加坡和日本的巧克力、汽水、洋芋片等產品也縮水。

另一個可能困擾消費者的現象是剋扣式通膨(Skimpflation),意思是價格不變但產品或服務品質下降。英國衛報(Guardian)追溯這名詞出自2021年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旗下的一個節目,以遊樂園取消車站的免費接駁車為例,企業對客戶服務的人力、時間、方式下滑,以節省成本,隱而不宣的作法也被形容為「忍者行動」式的通膨。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下服務品質變化最明顯的是觀光業,例如飯店、餐飲服務人力減少、等待時間變長。此外,產品品質下降也歸類為剋扣式通膨,例如披薩的料變少、衣服布料變差,換言之就是偷工減料,相對於縮水式通膨的商家則強調品質不變。

美國諮詢公司顧能(Gartner)公佈6月調查,發現消費者對食品雜貨類有62%感受到漲價、56%感覺產品縮水,而家用品和個人護理產品則是縮水比漲價的多。

衛報指出,英國消費諮詢機構ICS(Institute ofCustomer Service)的7月消費者滿意度調查也顯示客訴率達到新高,反應人們對縮水式、剋扣式通膨愈來愈不滿意。

澳洲學者艾加爾(Nicholas Agar)認為,好比「礦坑裏的金絲雀」可反映坑內空氣質素變化,剋扣式通膨出現也是對人們的警訊,包括人工智能(AI)客服興起,疫後工作心態轉變,投入服務業的人力愈來愈少,能很快聽得懂問題在哪、對消費者有同理心的真人服務將愈來愈難以企及。

衛報表示,相較於2008至2011年金融海嘯後呈現「有錢是王」的買方市場,如今傾向賣方市場,消費者得花更多錢才能得到好服務和好東西。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中央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806/1785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