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日經:「中國製造2025」名亡實存 續補貼科技、EV公司

北京2015年5月推出製造業升級計劃「中國製造2025」,期許在2049年前躍為製造業超級強國。七年後的今天,幾乎已沒人談這個詞,但這項產業政策並未無疾而終,反倒因政府補貼而延年益壽。

機械人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瞄準的十大領域之一。(美聯社)

北京2015年5月推出製造業升級計劃「中國製造2025」,期許在2049年前躍為製造業超級強國。七年後的今天,幾乎已沒人談這個詞,但這項產業政策並未無疾而終,反倒因政府補貼而延年益壽。

日經新聞報導,即使中國大陸地方政府財務壓力日增,這些補貼仍持續流向北京當局偏好的公司,例如電動車廠和晶片製造商。

「中國製造2025」計劃瞄準十大領域: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產業、高級數控機床和機械人、航空航太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美中貿易戰爆發後,「中國製造2025」一詞就不再提起。但日經分析惠譽(Fitch Ratings)匯整的數據發現,接受政府補貼的大陸公司名單中,名列前茅的主要是與「中國製造2025」計劃密切相關的科技公司。明顯例外是某些基於別的理由,如能源安全和物價穩定,已獲大力支持的能源公司。

由於無從取得官方補貼數據,惠譽匯整的數據截取自近5000家大陸上市公司的公開揭露資訊。

數據顯示,上汽集團2021年獲得補貼金額排名第一,達到人民幣40.3億元(5.98億美元),比2020年增加31%。

前十名另包含三家汽車公司,包括比亞迪(排名第四)、長城汽車(第六)和江淮汽車(第八)。對汽車產業慷慨補貼,顯示北京把扶植本土新能源車製造業視為優先事項。

前十名公司還包括:中國石化(第二)、中芯國際(第三)、中國中車(第五)、京東方(第七)、中國移動(第九),以及華能國際(第十)。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聯合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23/1779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