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疲乏、記憶力減退當成正常的生理反應,實際上,若出現以下情況,在排除其他疾病原因的前提下,也可能是身體缺鐵了。
1.疲乏無力;
2.食慾減退;
3.手腳冰涼;
4.記憶力減退;
5.頭髮、指甲缺乏光澤,脫髮;
6.煩躁不安、精神萎靡;
7.心慌氣短、頭暈眼花、耳鳴;
8.唇色、膚色、指甲蒼白;
9.兒童生長發育遲緩、厭食、挑食、記憶力不集中、不愛活動;
10.女性易出現月經量少、閉經或量多、痛經、皮膚易產生皺紋色斑、口腔易發潰瘍等。
容易缺鐵的6類人群:
1.出生6個月後的嬰幼兒以及兒童。
2.女性尤其是孕婦。
3.運動員;
4.酗酒者;
5.素食者;
6.長期飲濃茶或濃咖啡的人。
貧血的判定
臨床上貧血分很多種類型,其中缺鐵性貧血比較常見。
通常以血紅蛋白量來評判貧血程度,一般成年男性低於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低於110g/L,孕婦低於100g/L,就可以判定為貧血。
吃什麼補鐵最好?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男性每日鐵的適宜攝入量為12毫克,女性為20毫克。
下面是一份常見食物鐵含量排行榜。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同食物鐵含量差異很大,紅棗的鐵含量相對並不高,不僅低於常見的肉類,甚至比一些粗雜糧如小米、燕麥、紅小豆等都要低,所以並不是補鐵的好選擇。
植物性食物中黑芝麻、口蘑、黑木耳、豆腐皮、黑豆、黃豆中鐵含量較高,對於容易缺鐵的素食者來說,可適當食用。
不過,不同食物補鐵的效率差距非常大。動物中含有的鐵為血紅素鐵,吸收效率約是20%-30%;植物中含有的鐵又稱非血紅素鐵,吸收效率約1%-2%,因而動物性食物補鐵效果要最好。
所以,對於一般人群,蟶子、鴨血、豬血、豬肝、雞肝等食材是良好的鐵來源,不僅含量高,吸收率也高。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動物內臟中的嘌呤、膽固醇和飽和性脂肪含量偏高。
飽和性脂肪是肥肉里含有的物質,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殺手」。而動物內臟中的膽固醇、嘌呤含量也很高,因而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不宜吃動物內臟。
一般成人也不要多吃,動物內臟每月可以吃2-3次,每次25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