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四肢不溫,畏寒怕冷,多為陽虛,如何才能補回陽氣,改善體質?

不少小夥伴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腳冰涼,捧着熱水袋,怎麼焐都捂不熱,還腰膝酸軟、容易感冒、沒力氣、夜尿多、胃口也不好…其實,這多數屬於陽虛體質。

陽氣是生命之本,是人體的一個免疫力體制,「陽氣」越充足,人體越強壯,陽氣不足,人免疫力低下,抵抗疾病的能力也會變差。根據《2020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從性質來看,陽虛達到9%。那麼陽虛人群有什麼特徵,又該如何滋養呢?

什麼是陽虛體質?

陽虛指體內陽氣不足,古人把陽氣比作自然界中的太陽,天地運行,萬物生長都需要它。陽氣就像身體中的小太陽,溫暖身體需要它,發揮臟腑的功能需要它,生長發育需要它,抵禦外邪也需要它。

而陽虛體質主要是因為先天的稟賦不足以及後天失養所致。如果自己的父母陽氣不足,有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而母親在懷孕後,或者分娩時,出現了陽氣虛弱的情況,也可能導致陽虛體質的形成。而後天主要指飲食營養、運動鍛煉、生活起居、精神情志、環境、疾病等造成的影響。如長期熬夜、夏季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裏、冬季穿衣要風度不要溫度、經常吃冷飲或者寒性食物、縱慾過度等。而當下,後天的因素更為突出,主要表現為:

1、四肢不溫,畏寒怕冷

中醫里有句話,叫「陽虛則外寒」。陽氣乃生命之本,溫煦身體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若陽氣不足,四肢末端得不到陽氣的溫煦,就會出現發涼、怕冷等症狀。

秋冬季節天氣寒涼,陽虛的人更容易被寒邪侵體,而寒邪會凝滯血脈,造成氣血運行不暢,加重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的問題。而女性因其獨特的生理特點,加上月經等原因又易導致氣血虧虛,因而女性更容易出現肢冷畏寒,還可並發麵色蒼白、受涼易腹瀉、痛經等症。

2、完谷不化

這是指大便中時常夾帶沒有消化的食物。我們的脾胃有運化水谷的功能,這是指需要把外界的事物,運化成好的氣血,涵養身體,不好的東西,讓它們隨着二便排出。

而陽虛的人由於身體比較寒,沒有能力把食物進行很好的轉化,沒有深度的加工、吸收、篩選食物的能力,這樣好的東西吸收不了,直接排出去了;不好的東西排不出去,留在身體裏,肚子越來越大,甚至是出現腹脹、疼痛等症狀。

3、精神不振

中醫上講「動則生陽」,動起來會有陽氣產生。反過來說,陽氣不足的人,往往也懶得動,就像冬天水會凍結成冰,陽氣不足的人就好像水受了寒氣一樣,一部分慢慢結冰,流動會變慢。

因此陽氣充足的人精力是充沛的,而且還能夠迅速入睡,中醫上把睡眠叫做潛陽,是說這時候陽氣在休息。而陽氣不足的人,不僅醒着的時候容易沒精神,而且睡着了還容易醒。

此外,需要注意,《黃帝內經》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虛質是一種偏頗體質狀態,容易受到寒、濕等陰邪的入侵,且涉及多個臟腑,從而導致全身功能低下,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若不及時調理,易導致多種慢性疾病。

陽虛調理,不可盲目進補

在冬季對症進補能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但進補是需要持續維持的,進補其實就是調理身體的一個過程。

我們都知道調理身體都是需要時間的,最終的效果就是在日復一日的堅持里看到的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調理身體就是寒冰融化的過程。堅持注重養生進補,既補充足夠營養,又保護人體陽氣。但要注意,滋補物品不宜過量,免得傷及脾胃反而效果不佳,損害健康。但要注意,滋補物品不宜過量,免得傷及脾胃反而效果不佳,損害健康。

1、補腎填精、宜為溫補

冬季天寒,寒邪易傷腎陽,宜食溫性食物。而腎是人體的根本所在,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源泉,它滋五臟的陰氣,發五臟的陽氣。因此對於陽虛的人來說,冬季養生調養攝取食物當以補腎溫陽、培本固元、強身健體為首要原則。冬季調養攝取的食物宜溫性,常以羊肉湯、牛肉湯、韭菜、蝦仁、栗子、核桃仁、姜棗茶來溫補腎陽;以海參、芝麻黑豆等填精補髓。

2、溫補脾陽,健胃脾暖

陽虛之人多體寒,很多人飲食不節又愛貪涼,脾胃也就受損了,胃寒之人比比皆是。我們都知道脾是後天之本,脾是負責水谷精微的,脾不好身體的氣血生化就會受到影響,脾虛則百病生。冬季可以經常吃一些懷山藥、薑茶等驅寒健脾,溫補脾胃的食物,除此之外,粳米、紅薯、白扁豆、蓮子也是不錯的選擇。

3、膏方調理

改善陽氣不足、體質虛寒沒有立竿見影的特效藥,而且引起體寒的原因也不是短時間造成的,因此想要改善陽虛體質,並非一朝一夕,需要長時間進行調理,而膏方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膏方不僅能滋補,也可調補。其注重治病和防病相結合,能對整體調達血氣,平衡陰陽,攻補兼施,祛病延年,是調理體虛患者的最佳選擇之一。現代人由於生活飲食習慣改變,存在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的情況,膏方為調補之劑,長於平調陰陽、恢復人體內環境的穩定、增強機體抵抗力,以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龍南中醫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304/171639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