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每個發現真理、傳播真理的人 都是值得致敬的老師

作者:

每個發現真理、傳播真理的人

都是值得致敬的老師

老師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責任,每個用立足於現世的勇氣,為人們創造思想馳騁的曠野,用好奇和熱愛去連接和探索世界,創造傳遞人類文明價值的人,都是值得致敬的老師。——題記

教師為什麼應該受人尊敬?唐代思想家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老師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引路人,如果一個人對世界有疑問,卻沒有老師可以學習,很大概率會始終處於蒙昧狀態。

因此,在一個真正尊重知識、文明的社會,最值得我們致敬的,便是作為知識傳播者、疑惑解答者的老師。

但是,站在整個文明生成、發展的高度來看,僅僅將老師定義為知識傳播者,只算得上狹義的理解。還有另外兩類"老師",他們同樣值得被後人銘記與致敬:

第一類老師,是文明的導師。他們仰望星空、啟示人倫,奠基了幾千年以來,整個民族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他們是思想的原創者。

第二類老師,是普羅米修斯式的"盜火者"。他們在民族陷入危機之際,將世界上其他文明最優秀的思想"盜來",與原有文化進行創造性的嫁接、轉化,最終使古老文明激發出全新的活力與生命力。

正因為這兩種"老師"是文明與社會觀念轉變的原動力,因此當這兩類老師大量誕生之時,往往既是大師輩出的教育黃金時代,也昭示着我們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

對於中國來說,教育最輝煌的三個黃金時代——春秋戰國、民國、八十年代,也正是如此。發現真理、傳播真理的"師者"們總是出現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他們的思想就如一道道閃電,划過黑暗的前夜,啟蒙着中國走向未來。

▌先秦諸子:觀念的奠基者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間,人類歷史上出現了一個很神奇的現象——一群天才的"老師"群星閃耀:中國的諸子百家、印度的佛陀、以色列的先知,以及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等等哲學家。

這一時期,就是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思貝爾斯提出,為後人所公認和推崇的"軸心時代"。

當時中國正處於春秋戰國,戰亂不休的大動盪時代,孔子、老子、墨子、莊子......諸子誕生,百家爭鳴,群星閃耀。諸多賢哲開始放棄對原始宗教與自然等問題的探索,他們不約而同地在思考:人,究竟要怎樣才能幸福;社會,究竟怎樣才能和諧。

正是這些文明的導師們仰望星空、著書立說,奠定了此後中國文明幾千年發展中觀念的地基。

孔子創立了儒學思想,提倡"仁愛""忠恕",他關注的不是上天和鬼神,而是現世,是人所能認知的世界;老子的貢獻則在於對什麼"天道"的研究,他認為在天道面前應該特別謙卑,萬不能自以為是,對天道要有謙卑之心。墨子提出"兼愛"的思想,他認為,如果人類沒有培養出對整個人類的關愛之前,那麼,愛國和愛家只會變成狹隘的集體自我中心主義......

他們突破了神話時代那種純粹感性的、原始的思維模式,開始用理性的、道德的方式進行思考。

這是中國歷史上的思想大爆發,每當中國人遇到精神危機和社會危機時,也總是要回到這一時代的經典里尋求指示。

諸子百家的先哲們對於中國文明的貢獻,並不僅僅在於他們建立了中國教育最早的黃金時代,更在於他們將思索的對象從另外一個世界,轉向現實世界真實存在的人類自身,以人為起點重新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通過一代一代的薪火相傳,流諸於後世。

▌民國時期:在黑夜中高舉火把的"盜火者"

民國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之後的又一個教育的黃金時代。

不同的是,百家爭鳴是中國思想家原創思想的交相輝映,而民國則是中國傳統文明與西方近現代文明大碰撞背景下的思想大爆發。

正是在這個時期,中國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學者型"老師",他們在各個學科把西方文化以最精深的方式引進中國,將其與中國文化接洽起來,傳播給大眾,他們既是西方文化的"盜火者",又是中國文化的"燃燈者"。正是二者的碰撞與衝突塑造了延續至今、浩浩湯湯的"民國思潮"。

在民國那個時代,有識之士們一直在尋求整個民族的自我啟蒙,不斷地探求向文明轉型的密碼,他們的一場場辯論,一次次探討,貫穿了整個二十世紀上半葉。我們今天說的話、研究的問題、進行的討論,民國時候早已被知識界炒過幾輪,並且比我們討論的更深入。

民國思想之深刻,影響之深遠,遠超我們的想像。

當下的中國,仍在這場百年思潮激盪的延長線上,今天的許多困惑、無奈及憤懣,都可以在閱讀民國思想的峰巒時,獲得啟蒙及排解。

當一個民族對於歷史的興趣不止於風花雪月,還深入到大師們的人文關懷與思考、理想主義與崇高人格時,才說明這個民族足夠聰明,能將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傳承下去,在前人的基石上實現這一代人的創造。

德國哲學家史懷哲曾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感謝那些燃起火焰的人。我們受其所賜,就應向賜予者表述我們的深謝之情。"

因此,對這些"盜火者"、"燃燈者"真正的致敬,除了必要的鮮花與掌聲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汲取他們的知識、傳播他們的思想、甚至繼承他們,又超越他們。

▌八十年代:新一代轉譯者和"盜火者"

民國之後,因種種歷史原因,中國思想領域的活力,迅速跌入了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低谷。

1979年春,持續20多年的書禁初開,《讀書》雜誌的發刊詞《讀書無禁區》,仿佛一粒石子,在沉悶多年的思想界激起巨大波瀾。從此,"讀書無禁區"成為新啟蒙時代最具標誌性的口號,崇尚文化、汲取知識成了那個年代的潮流。

當歷史翻開新的篇章,人們迫切想要追回失去的光陰。長期遭受貧困和動盪折磨的中國人,改革的新鮮空氣,讓他們身上的冒險和創造精神如脫韁野馬;受盡風霜的知識精英,長期積聚的噴薄力量,終於轉化為變革的勢能。

八十年代的思想爆發,其最大的成果,是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內湧現了一批接續民國"西學東漸"的轉譯者和"盜火者"。在中國逐步打開國門,嵌入全球化的背景下,他們為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融合,做出了進一步的"創造性轉譯"。

◎西學東漸:一場規模盛大的翻譯運動

80年代起,官方和民間共同發起大規模的翻譯運動。出現了"思想熱""文化熱"的盛況,其中以"西學東漸"三套叢書最為典型。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譯叢":商務印書館出版,是中國現代出版史上規模最大、質量最高、持續時間最長的學術翻譯奇蹟。

迄今,該叢書共譯介700種,共826冊人類思想經典書籍。時任總編陳原說:這些著作提供了一種可能——讓人們接觸到迄今為止人類已經到達過的精神世界。(1982《人民日報》)

"文化:中國與世界"叢書:由甘陽、劉小楓、趙越勝、徐友漁等人主編,譯介了馬克思·韋伯等20世紀西方人文經典,成為此後各學科的必讀經典。

▲(左起)甘陽、劉小楓、徐友漁、趙越勝

"走向未來"叢書:由金觀濤主編,致力於"為年輕一代介紹在科學、人文領域的最新發展",是當時影響最大的新思潮普及叢書。編委會集中了官方到民間的一批知識精英,代表了80年代思想解放最前沿的成果。

▲(左起)劉青峰與金觀濤、丁學良、朱嘉明

除了"西學東漸"的三套叢書,由湯一介、杜維明、李澤厚等學者發起的中國文化書院,旨在復興被嚴重破壞的中國傳統文化,成果頗豐。

◎改革的黃金年代:培養了新的"盜火者"

▲大學之大,在於大師

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讓神州大地生機勃勃。除了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千里之外的武漢,更是後來居上,開一時風氣之先。武漢大學的劉道玉等教育家,銳意革新,成果最為輝煌。

在劉道玉先生主政武大的黃金歲月,武大最耀眼的不是它的櫻花,而是由劉道玉和他的教授、學生們共同締造的珞珈山奇蹟。

劉道玉被稱為"武漢大學的蔡元培",在他的培養下,武漢大學相繼走出楊小凱、鄒恆甫、易中天、野夫、田源、陳東升、毛振華、雷軍等青年才俊,成為後來中國各領域的領軍人物或中堅力量。

一方面是新老翻譯者接續民國的"西學東漸",一方面"盜火者"通過教育培養新的"盜火者",兩者共同促成了八十年代的新一輪啟蒙思想的爆發。

因此,"新啟蒙的1980年代"與"百家爭鳴的春秋"、"中西合流的民國",不但是中國教育的黃金時代,更是中國思想最活躍、文化最繁榮的三大時代。

教育的本質不僅是知識的傳遞

愛因斯坦曾說"當把學校所學的一切忘記,剩下的才是教育。"

教育的本質絕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人是觀念的動物,個人的認知升級,社會的繁榮進步,往往並不是因為掌握了某種技能,而是因為接受了最優秀的思想。

教育的真正意義,就是通過發現真理、傳播真理的老師,在思想的傳遞中,幫助個人認知自己,掌握個人的命運,幫助民族認知自己,創造更加文明的未來。

從仰望星空的一代——先秦諸子原創性的思想爆發,到民國至80年代的"盜火者"——他們將西方思想進行創造性轉譯、嫁接,中國教育的三個黃金時代所留下的,正是中國仍在面臨轉型與大變局的當下,最為稀缺的思想資源。

為此,先知書店誠摯推薦致敬"奠基者"與"盜火者"三書:包含《諸子的精神》《民國思潮讀本》(絕版)《其命維新:劉道玉口述史》(獨家),既包含中國諸子先賢們仰望星空為中國留下的觀念與精神的地基,又是中國一百年多來"盜火者們"創造性轉譯的思想果實——民國思潮,與教育成果——真實還原八十年代劉道玉所締造的教育奇蹟以及台前幕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是收藏致敬或饋贈師友最好的禮物。其中民國思潮更是因種種原因,網上已經幾乎絕版,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一鍵收藏,購書即讚賞原創。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912/164566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