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紫光集團發佈重大消息,因為到期不能清償債務,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這是繼去年2月份北大方正宣佈破產重整之後,又一家步其後塵的中國知名校辦企業。
紫光集團旗下半導體產品眾多、資產近3000億人民幣,老闆趙偉國幾年前還揚言說要買下台積電、合併聯發科。那麼,這個半導體「國家隊」,曾經的晶片巨頭,是怎麼走到破產重整這一步的呢?
紫光頻頻債務違約被申請債務重整
紫光集團是北京清華大學的校辦企業清華控股的旗下公司,也是大陸知名半導體企業,是全球第三大手機晶片設計企業,也是中國領先的雲服務供應商之一。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紫光的總資產為3007.53億元,總負債是2106.8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0.05%。紫光集團的債權人徽商銀行認為,紫光目前的資產不足以清償債務,但具備重整價值,所以申請對其破產重整。
紫光至今還未披露2020年全年業績和2021年半年報。但是根據2020年半年度報告,紫光集團淨虧45.44億元,虧損同比擴大23.01%。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是33.80億元,虧損同比擴大5.76%。
其實,早在去年10月底,紫光宣佈放棄贖回5年前發行的10億元人民幣的永續債時,就引發外界關注了,當時我們也曾報導過其資金問題。去年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中誠信國際3次下調紫光集團的信用評級,從AAA下調到B。今年3月,中誠信國際又將紫光集團主體評級調降為C級。
而紫光集團也在今年6月底主動公開披露,旗下已有6支債券違約。根據Wind的數據,紫光集團當前違約本息共計大約68.83億元。而在今年12月底,紫光集團還有一支13億元規模的債券將到期。
紫光集團欠下了將近82億元,主要是公司發行債券所致,那麼紫光集團為什麼在業務良好的情況下還要發債募集這麼多錢呢?那麼,這筆錢又被用到哪裏去了呢?
大舉併購及重金建廠為債務違約埋下隱患
紫光集團的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2005年時完成改制,正式更名為紫光集團。2009年6月,紫光集團增資擴股並引進了新的管理團隊,清華控股持股51%,北京健坤投資集團入股紫光集團49%的股權,健坤投資的總裁趙偉國先後出任紫光集團的總裁、董事長。
趙偉國畢業於清華無線電系,2004年,趙偉國成立了北京健坤投資集團,主要投資房地產與礦產。趙偉國出生在新疆,在健坤投資成立之後,趙偉國就帶着100萬元去新疆投資,他後來提到這段經歷說,當年進入房地產就像搶錢一樣,離開新疆的時候已經賺到45億元,獲利4500倍!
趙偉國在加入紫光集團之後,也帶領紫光走上了頻繁的資產運作之路,到美國、台灣大舉進行收購,被稱為「併購狂人」。趙偉國開啟晶片資本運作的第一單極為漂亮。2013年,紫光斥資17.8億美元收購在美國退市的手機晶片公司展訊通信,進軍晶片產業。緊接着又在2014年,以9.1億美元收購另一家從美國退市的手機晶片公司銳迪科。在將上述兩家公司收入囊中之後,趙偉國將兩家公司打包合併成立紫光展銳,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晶片公司,排在高通和聯發科之後。
後來,紫光集團購買到台灣三家封裝企業的股份,還收購了惠普旗下「華三通信」51%的股權,以及法國智能晶片公司立聯信(Linxens)接近100%股權等。
2015年的時候,志得意滿的趙偉國在受訪時,還曾經提過想入股收購台積電,而且表示會贏過聯發科,原因是紫光錢多。
大體估算,從2010年到現在,紫光集團的併購數量超過60起,投入的金額也已超過1,000億元,完成了「從芯到雲」的戰略部署。在晶片業務方面,旗下紫光展銳、紫光國微、長江存儲、立聯信等都是晶片細分領域的領跑者;在雲網業務方面,新華三是領先的全產業鏈雲網設備和服務企業。
近年來,紫光集團還大幅舉債投資。2016年,紫光聯合多方在武漢組建長江存儲,做內存晶片設計與製造,紫光集團占股51.04%,成立之初計劃總投資1,600億元,是紫光集團最大手筆的投入。此後,紫光集團又在成都投資3D NAND大型晶圓廠,在重慶投資DRAM廠,兩項投資總計約2,000億元人民幣。
雖然大舉併購再加上重金建廠,對紫光集團如今的業務版圖功不可沒,然而,激進擴張的背後,也為如今的債券違約埋下了隱患。
紫光集團一直是高負債經營。從2017年到2019年,公司合併報表的資產負債率分別是62.09%、73.42%、73.46%,去年,截止到6月末,資產負債率是68.41%。
然而,晶片行業是一個長周期、高投入、高風險行業,紫光集團還沒有從這些項目中獲得回報,當初高槓桿的資本就出了問題。而且紫光的負債期限多是「短貸長投」,流動資金嚴重吃緊。截至2020年6月,紫光集團總負債規模達到2029.38億元人民幣,與2012年底的46.47億元相比,暴漲了近44倍。其中流動負債是1192.11億元,僅短期借款和一年以內到期非流動負債就達到了794.28億元。
從2019年開始,外部融資環境趨緊,債不好發了,錢也不好融了,紫光集團在2019年一季度發行了2支境內債之後,就沒有再發行新債。再加上投資回報不及預期等多重因素影響,債務危機就此引爆。
作為半導體「國家隊」紫光獲政府支持最多
那麼,作為中國半導體龍頭企業,紫光集團的前景如何呢?
清華紫光是中共實現晶片自給自足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參與者之一,多年來一直得到中共政府的支持。
例如:為扶持本土晶片產業,減少對國外廠商的依賴,2014年,中共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第一期基金大約是人民幣1400億,投資內容包含IC製造、IC設計、封測、材料等;而2019年又追加二期基金大約2040億,重點投資半導體材料和設備企業。
在中共成立國家大基金時,紫光集團就被挑選為發起人之一,也成為了受益人。2015年2月,大基金宣佈,未來5年會給紫光集團總金額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的支持;大基金髮起人之一的國家開發銀行宣佈,和紫光集團在各類金融產品上的意向合作融資達200億元等值人民幣。
2019年,經合組織(OECD)發佈了一份報告,對全球最大的21家半導體公司進行了分析。報告提到,這21家公司在2014年到2018年間獲取了500億美元的政府支持款,包括直接撥款和政府持股。而紫光集團得到的政府支持規模最高。報告還說,如果按政府支持金額在收入中的佔比進行比較,4家中國半導體公司排名居前,其中,紫光集團和中芯國際獲得的政府資金支持都超過了各自年收入的30%。
然而,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紫光獲得到了這麼多的政府支持,但它在製造一流產品方面並不是很成功,產品都沒有達到技術前沿水平。比如:一共花了大約27億美元收購合併成的紫光展銳,並沒有實現規模盈利,雖然上市計劃已曝出多年,但是並沒有完成;另外的長江存儲,仍然處於高投入期,也沒有大規模量產,而存儲技術也被認為落後於業內領先者。
另外,《日經亞洲新聞》曾經在去年11月報導,紫光在成都的閃存(NAND)項目建設已經在早期階段陷入停滯,沒有跡象表明何時會恢復,也沒有接到晶片生產設備的訂單;而重慶DRAM項目的建設也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不太可能按計劃在2022年開始大規模生產,因為沒有足夠的人才和可靠的技術來源來快速推進。
即使如此,作為中國半導體行業的龍頭企業,紫光集團陷入債務危機,中共政府不可能見死不救。在過去幾年中,紫光集團曾經幾次,試圖通過引入國有戰略投資者實現自救,但都沒有成功。所以,紫光的債權人徽商銀行才會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
破產重整(Bankruptcy reorganization),也稱破產重組(Bankruptcy restructuring),專門針對面臨困境但是又有維持價值和再生希望的企業。海航集團、北大方正等都採用了破產重整的方式,目的都是為了拯救身陷困境的債務人,使其避免被破產清算的命運。
不重研發和創新資本擴張只為圈錢
但即使如此,破產重組後,這些企業就能恢復生機嗎?恐怕並不樂觀。
從其發展歷程來看,紫光集團目前面臨的困境告訴我們,只靠大力砸錢是買不來一個「晶片帝國」的,即使獲得再多的政府支持,購買再多的企業,沒有自主研發和創新,不提高盈利能力慢慢形成正循環,光靠融資「買買買」的思路根本行不通,只有老老實實做研發才是王道。
但是,中國的高科技企業似乎都對研發沒有太大興趣,圈錢似乎成了他們的主線。所以,清華紫光除了主營IT、電子元器件及其設備製造和服務以外,也涉及能源環境和教育培訓服務業務。例如,紫光集團去年還投資了教育類企業中青至誠,並且參與了威馬汽車的D輪融資。
澎湃新聞就在報導中指出,紫光集團的問題在於,它沒有沉澱到高精尖領域,沒有沉下心來攻克尖端技術難關,而是越來越多元化地進入一些低效率領域。同時,為了多元化,它不斷舉債,從而資產越來越重。
不僅如此,趙偉國在2010年成為紫光集團總經理後,通過一系列股權運作,讓他本人目前持股70%的健坤投資成為紫光集團第二大股東。而官媒《財經國家周刊》曾經發文質疑說,紫光集團涉及國有資產流失。例如在2019年5月29日,紫光集團出資132億元投資了3家有限合夥企業,而這3家合夥企業的共同點是,都由趙偉國所控制。
然而,這不是紫光集團一家科技企業的問題。早前爆雷的校辦企業北大方正,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看看網上對方正和紫光的一些評價:一個北大方正,一個清華紫光,戳破中國高科技自主的夢話;兩大高校企業在資本市場如魚得水,卻沒有成為任何一個領域的龍頭老大……
對於目前的重整,網民們也不看好,認為境內境外債務一齊違約,國際信譽毀得一塌糊塗,誠信盡失,這樣的企業還怎麼重整?
美國之音曾經報導,北京一位經濟學者批評說,紫光和方正一樣,都是中國註定要破滅的科技神話,這類國企都是權貴階級或是所謂的民間股東中飽私囊的工具,他們把企業掏空後,把全部的債務留給國家。不過,這位學者也質疑,中共政府連一些地方公務員的薪資都給拖欠着,到底還有多少餘力可以救紫光?
幾年前,趙偉國曾經在受訪中,底氣十足地說過,紫光每年都可以賠錢,可以一直賠……但是現實很殘酷,因為債權人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