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福斯知名主播:中國人把拜登叫「白左」…

作者:
「白左」之為惡,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強制。 他們不忍心水煮龍蝦,就推動國家通過法令,將個人審美和道德偏好強制給他人,推廣一套可笑的烹飪方式。他們認定「人類活動造成地球變暖」,於是在國家間推動法令,強制人們採用低效率的能源方式。同樣的,他們對弱勢群體也體現為對他人的強制。 這種強制有時不是國家法令,而是輿論聲勢和道德綁架,以軟硬兼施的手段迫使人們接受新規則。

最近,「白左」這個地道的中國網絡詞彙,重新進入美國媒體視野。

福克斯新聞主持人塔克·卡爾森(Tucker Carlson)向觀眾介紹稱,中國人很了解歐美的領導人,從默克爾奧巴馬再到拜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標籤——白左(Baizuo)。用拼音念出來,就是一個新的英語單詞。

這已是「白左」這個詞彙第二次湧進歐美媒體。上次是2017年,一個英語在線詞典收錄了「白左」這個詞,引發美國媒體討論。當時也是塔克·卡爾森在電視上發起討論。作為川普的支持者,他用這個詞來攻擊美國的民主黨人。他是這樣形容「白左」的。

「(白左)只關心諸如移民、少數族裔、性少數群體(LGBT)和環境話題,而感知不到現實世界裏現實問題的人。(白左)提倡和平,平權只為滿足自己的道德優越感,極其痴迷於政治正確。」

關心移民、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關注環境,提倡和平,有道德優越感……聽起來人畜無害,沒什麼大不了呀。為何這樣一個群體,最近幾年飽受討伐。舉幾個典型的「白左」例子吧。

1

第一個例子。2018年1月,瑞士政府部門宣佈,烹飪龍蝦時將其活煮將屬違法行為,殺死龍蝦前需先將其電暈。

因為據科學家研究,包括龍蝦、螯蝦和螃蟹在內的無脊椎動物也可能感受到痛苦,將它們活活拋進熱鍋里,實在太殘忍了。因此瑞士「白左」政府部門出台了這項政策,並贏得一大撥「白左」支持。

一隻藍龍蝦,靜靜着等待着生命的終結。Richard Wood, Flickr

第二個例子。最近幾年,瑞士少女格蕾塔·通貝里被認為是歐洲「白左」的典範。通貝里在讀中學時,就因抗議全球氣候變暖而聲名大噪。她從歐洲前往紐約參加「青年氣候峰會」,選擇全程無污染無排放的「零排放遊艇」。

此舉在中國傳為笑談,但在歐美青少年眼中,她是真正為阻止氣候變化而做大事的青年偶像。

網友質疑怎麼可能「零碳」。原本只要通貝里和她父親兩個人坐飛機,現在負責來回運送遊艇的一撥人都要坐飛機,完全是個噱頭……

第三個例子。在美國,LGBT(性少數群體)如何上廁所的問題,爭論了好幾年。

2016年,奧巴馬簽署法令,要求全美公立學校允許LGBT自由選擇廁所——這意味着,生理性別為男者若是自認為女性,就可以進女廁——否則聯邦學校將取消公校補助。此舉被川普政府推翻。隨着拜登上台,「男女同廁令」又恢復了。

三個完全不同議題的例子,請讀者找出「白左」的共同特點在哪裏?

同情心泛濫、傲慢、自以為是、道德優越感……恭喜你們,全部答對,這些確是「白左」的表現。憐愛小龍蝦(保護動物)、關心地球(環保主義)、關愛少數性別人群(關愛弱勢群體)時,表面看起來卑微善良,其實是將自己居於道德高地。誰不和他們同樣行事,抱歉,那就是你不夠善良。

但是,這些並非「白左」的本質。很多人在郊野散步,見螞蟻搬家都不忍心踩踏;我生活了三十多年,從不曾動手宰殺過一隻雞一條魚,因為實在「不忍其觳觫」。這算不算「同情心泛濫」呢?

很多朋友的道德修養非常好,對弱勢群體一直非常寬厚……這些不能算作「白左」的證據。「白左」之為惡,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強制。

他們不忍心水煮龍蝦,就推動國家通過法令,將個人審美和道德偏好強制給他人,推廣一套可笑的烹飪方式。他們認定「人類活動造成地球變暖」,於是在國家間推動法令,強制人們採用低效率的能源方式。同樣的,他們對弱勢群體也體現為對他人的強制。

這種強制有時不是國家法令,而是輿論聲勢和道德綁架,以軟硬兼施的手段迫使人們接受新規則。美國BLM運動期間,白人似乎一夜間披上原罪,人人需要做點什麼表明態度。

運動場上,白人運動員在比賽開始前要下跪,以表懺悔(雖然那個名叫弗洛伊德的黑人被殺和他們沒一點關係)。如果有人不願跟隨,立刻被打上種族主義的標籤,約等於社會性死亡。

沒有什麼能表達我的懺悔,除了親手給你們洗腳……

藉助國家和媒體力量,「白左」所向披靡,正常討論也變得不可能。如果不是有所倚仗、軟硬恫嚇,「白左」那套道德優越感有什麼了不起呢?關愛眾生和慈悲為懷方面,佛教徒比他們走得遠多了。「白左」掀起風浪,完全是藉助現代社會的體制性力量。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易也;己之所欲,勿施於人,難哉。一旦「己之所欲」藉助強制性力量施之於人,原本很難的事情,也就變得理直氣壯。「白左」正是現代社會的一股強制性力量,它的風潮往哪裏吹,哪裏就噤若寒蟬,自由表達的空間大大受限。

2

「白左」大行其道,批評者噤不敢言。很多常識性討論消失了,社會問題得不到解決,是非曲直的價值判斷也被扭曲。

2015年法國遭受一連串恐怖襲擊,所有人都知道恐怖分子是穆斯林移民。媒體普遍裝聾作啞,不敢直言其事。這讓法國遭受的恐怖主義之害,遲遲得不到解決。

直到2020年,馬克龍總統頂住壓力,對國內穆斯林團體採取一些措施,遏制恐怖主義溫床,情況才有所好轉。

法國媒體談到穆斯林問題,通常避而不談。多元化是政治正確,從上至下只有一種「包容少數族裔」的聲音。長期的自欺欺人,使得法國民眾對社會危機缺乏了解:規模龐大的移民並沒有融入法國社會;一種有別於法國共和傳統的文化正在潛滋暗長。

在歐洲這種情況非常普遍,默克爾大規模引進中東難民,將對歐洲安全造成長期影響。

2016年,德國一位24歲的青年政客遭難民性侵和搶劫。事後她向警察報警時,居然隱瞞被性侵的情節,還誤導警察稱:這夥人說的是德語(事實上說的是庫爾德語或波斯語)。

她撒謊的原因僅僅是,不希望人們對難民有偏見。類似的情節在德國發生了多起,遇害者對襲擊者的民族特徵也是三緘其口,原因也是「不希望煽動對難民的仇恨」。

可笑又可憐的「博愛」,說明白左觀念盛行,已經使很多德國人放棄價法治思維,對社會問題全憑道德快感。掩耳盜鈴式的包庇,並不能消弭人們對難民的恐懼,而且還會縱容犯罪,從而造成真正的社會撕裂。

法治思維淪喪,也出現在美國「白左」聖地西雅圖。2020年,西雅圖的一位議員提出「因窮困無着而入室偷盜搶劫無罪」的議案,希望訴諸法律。雖然這項議案通過的可能性不大,但可見「白左」們思想的跨越,已經到了非常遠的地步。

「白左」流行,讓人們沉迷於道德快感,而不是了解社會真相,解決實質問題。這也是白左被稱作「社會癌症」的原因,因為它在破壞社會的免疫系統,讓社會失去自淨和修復能力。

3

打着道德名義,無視財產權利,大慨他人之慷,踐踏法治原則。這就是白左最基本的特徵。

白左的真正含義,不應是歐美媒體所稱的「白人的自由主義」,而是「白人的左派」。它起源於白人歐美國家,在發達國家中盛行。相比於鐵血的民粹左派,這種流行於富人和小中產階級的左派思想,又顯得格外幼稚可笑,稱作「白痴的左派」似無不妥。

很多知識分子對「白左」有好感,是惑於他們表面上的態度:白左提倡善良包容、多元文化、尊重女性、保護弱者、愛護地球等主張,看起來多麼美好。然而,這些雜糅了各種善良願望的思想,並什麼高明之處。

「白左」提倡的正確部分,多是古典自由主義的遺產,早被現代法律所吸收。言論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白左思潮盛行之前早已有之。要讚美這些珍貴美好的東西,不如向上溯源;「白左」大喊這些口號,卻吸收了許多糟糕內容,暗地卻在摧毀。

在歐洲,宗教和言論所享有的自由,原則上在各自軌道並行不悖,前者往往凌駕於後者之上;在美國,法律規定大學和公務員考試「人人平等」,但黑人往往比亞裔「更加平等」。打着「自由主義」的名義,「白左」施行反自由主張,一路狂奔在左派道路上。

「白左」是怎麼出現呢?其中的社會心理學和觀念歷史非常複雜。大致來說,越是物質發達的社會,優厚的社會福利總能養出一群缺乏現實感的「巨嬰」。

「白左」從小生活在優渥的社會環境,對複雜生產合作的根基缺乏認知,僅憑願望看待世事。「白左」將世事不足歸咎於人類道德缺陷;他們熱衷於道德敘述,卻對個體自由嗤之以鼻。他們想要建構理想國,卻對烏托邦的殘酷代價一無所知。

中國將走向發達國家,不可避免迎來「白左」盛行。中國的情況又很特殊:傳統落後的權力思想還存在,文明社會的思想根基還需扎穩。反「白左」的同時,又要防止文明社會的根基被拔起。不要傳統的愚昧,也不要現代的僭妄,自由與法治不可或缺。這需要很漫長的普及。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326/1573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