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獨立而不懼 遁世而無悶

圖片|lemon檸

物道君語:

「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

/

「群居不倚,獨立不懼。」

這是蘇東坡在《墨君堂記》的句子。

那年,他應邀為表兄弟文可寫遊記。兩人性情相投,一生愛竹。文可在故居的竹林深處,修建了一座墨君堂,終日綠影婆娑,清風自來。

在他們眼中,為人處事當如竹。叢生時,不倚不靠;獨立時,毫無懼色。

圖片2|liujian1975

獨立,方可安身立命

作家林清玄曾說過一個故事。

年少時,他發現種桃花心木的人,澆水從不定時,偶爾三五天,有時十來天,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很少。隔一段時間,就有桃花心木枯萎。

林清玄不解,問那個人為什麼不天天來澆水?

種樹人卻笑了,他說如果按時按量澆水,樹木便養成依賴的習慣,根無法深入地下,扛不住狂風暴雨。「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裏找水源。」

圖片|清涼地兒-了琹

其實,人何嘗不是如此?我們也如同樹木一般,有得依賴便會形成習慣。但生命,總要在不確定中成長,找到讓自己能站立在大地之上的力量。

帶着你的根本,去到哪裏才可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獨立,方可安身立命,不懼風刀霜劍。

圖片|清涼地兒-了琹

獨立,方能從容選擇

那一年,陶淵明出任彭澤縣令。

上任第81天時,潯陽郡的郵督來了。人人都知道他以檢查公務為名,索要賄賂。縣吏也提醒陶淵明要備好禮品。

陶淵明聽完,嘆道:「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寫下辭職信,轉身就走。

從此,他歸隱田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即使家徒四壁,他也能「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人生,其實就是一道選擇題。選擇了什麼,同時也意味着放棄什麼。

陶淵明選擇了歸隱田園,便放棄了高官厚祿。取捨之間,往往意味着要有獨立的人生觀,讓你知道自己更在意什麼。

今天很多人談斷舍離,談逃離大城市,但總是不了了之。因為沒有建立起屬於自己美的標準,從而也不敢承擔選擇背後的放棄。

越是什麼都想要,越是不敢去做選擇。

心若獨立,人亦不爭不搶。因為你知道追尋與熱愛的方向,方可從容選擇,亦能承擔每一個選擇背後的人生。

圖片|羅維vivi

獨立秀,須要真實感受

美食家袁枚曾為品嘗美食寫過「戒單」,其中之一是「戒耳餐」。

是說有些人去吃飯時,總是講這個食材有多名貴,誇讚主人待客的誠意,這些都不是用來吃的,只能稱之為「耳餐」。

唯有真真切切地品嘗、咀嚼、感受,得到的酸甜苦辣,才是自己的。

圖片1.2|清涼地兒-了琹

今天的我們,生活在一個隨時隨地被信息裹挾的時代。來不及分辨消化,就像小朋友被餵飯一樣吃進嘴裏,甚至有人已經幫你品嘗過了,直接告訴你結果。

但每當有事情發生時,人們又很急於發表見解。如果細聽下來,會發現很多看法都是大同小異。

人們一方面感嘆獨立思考的人越來越少,但另一方面卻很少真切地體會感受。

圖片1|蘭兒2017

《瑜伽上師最後的十堂課》中提到:「要想接近這個世界的真實,就需要去體驗和品嘗。如果品嘗後能感受到一種非常真切的甜蜜,那麼它就是真實的,也是美的。」

獨立,須要真實感受。

將自己投入生活本身,如胡適先生所說「不用別人耳朵為耳朵,不以別人的腦子為腦子,不用別人的眼睛為眼睛」,才有可能不再人云亦云,收穫真知。

圖片|清涼地兒-了琹

易經》有云:「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

願你在人群中,不盲從,不依賴。

願你心懷獨立,不懼外界的風雨,不懼世人的眼光,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從不依靠,從不尋找」,以自己的方式悠然成長。

圖片|大鵬319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物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1109/152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