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蘇東坡

為何說蘇東坡的送別詞非常與眾不同呢?(圖)
2025-06-14

諸君可以嘗試回顧一下,當你在送別親友時,心情難道只感覺到傷感與不舍嗎?倘若離別之人與你心心相印,那麼在惜別之餘,或許將會多了一分豁達與超脫。像北宋大詞人蘇東坡在一首送別詞中,便向我們展現了與眾不同的心境:傷感中不乏暖意,惆悵時不忘樂觀。現在就來談談這一首《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

讀懂蘇軾,人生快樂 (圖)
2025-05-23

生活不如意時,不妨讀一讀蘇東坡。他會在你糾結時,勸解道:天涯何處無芳草。受挫時鼓勵你: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感到孤獨時,他亦能靜坐身旁告訴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東坡像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統計:有人選了唐宋幾位有貶謫經歷的大詩人,看他們現存的詩詞裏,帶笑字的篇數佔比有多少。蘇...

蘇東坡一生的智慧,濃縮為10句名言,字字珠璣,讀懂受益一生(圖集)
2025-05-17

蘇東坡的一生跌宕起伏,從仕途得意到貶謫流離,但他始終保持着豁達樂觀的心態,留下了無數傳世佳作和人生智慧。本文將從蘇東坡的眾多名言中挑選出十句,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啟發。一、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蘇東坡被貶黃州時所作《定風波》中的名句,彼時他仕途受挫,人生也陷入低谷...

問君能有幾多愁?最唯美斷腸的七首詩詞(圖)
2025-04-15

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圖片來源:Pixabay)詩言志,詞抒情,在中國浩如煙海的詩歌中,很少有歡欣鼓舞的詩歌,詩人們用自己悲天憫人的情懷關注着時代與蒼生。在詩詞的國度里,我們用心感受他們青春的迷惘,用情領悟痛苦的希冀、用俠骨柔腸品味詩人的眼淚。清代納蘭性德《木...

蘇東坡逢寒食清明的「先知夢」與生死故事(圖)
2025-04-05

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清玉繪圖/大紀元)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

三千年一遇,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男人(圖集)
2025-01-25

蘇軾一生中多次遇見鬼神。一次在回汴京(開封)的路上,經過一條山路,隨從中有一個人忽然像中邪一樣,開始脫自己的衣服,直到脫光了為止。蘇軾趕緊讓人幫他重新穿上,再把他綁起來,結果身上的衣裳還是莫名其妙掉了下來。大家都說,這個人一定觸怒山神了。蘇軾於是走到山神廟裏,開始跟山神講道理。蘇...

蘇東坡傳:會哄自己開心,是一輩子最重要的修行(圖)
2024-11-10

人生是艱難的。一個苦大仇深的人,取得再大成就也快樂不起來。而一個樂觀的人,無論身處何種逆境,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蘇東坡的處世原則不忘別人的好(圖)
2024-10-09

明·崔子忠《蘇軾留帶圖》(局部)人生百味,酸甜苦辣皆有之。一個人牢記別人的恩惠比較容易做到,因此世間雖有忘恩負義之人,知恩圖報的君子也大有人在。然而,一個人要想忘記別人的誣陷、誹謗和中傷並不容易,以致耿耿於懷,甚至有仇必報,最終造成冤冤相報,永無了日。近代社會,冤假...

大師蘇東坡:佳人相見一千年的愛情!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
2024-09-07

一個心懷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想的知識分子,一個正直、善良、心胸闊達、才不世出的文學大師,為何結局如此殘酷?為什麼同樣天真浪漫的李白,能夠懷揣黃金,寄情山水,做個快快樂樂的驢友,而同樣是天真浪漫的蘇東坡,卻是九死一生?這是時代的性格決定的。大唐盛世,社會風氣開放包...

蘇東坡傳世的8道名菜,菜譜流傳千年,至今還出現在大家的餐桌上(組圖)
2024-06-03

大家提到蘇軾,不知道會先想到他什麼身份?文學家?詩人?還是一名老饕?蘇軾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二十出頭入京中舉,得了歐陽修稱讚,一時風光無限,詩詞傳遍大江南北,人人稱頌。但和詩詞、書畫方面的成就比起來,蘇軾的官途着實是不順,有說法戲謔:蘇轍為了撈他哥哥(蘇軾),努力工作升官,都做...

膽子挺大啊,假冒蘇東坡的商標(圖)
2024-05-07

北宋徽宗宣和年間,江西突然來了一個叫潘衡的商人,主業是賣墨。他的墨質量非常不錯,足以跟當時名揚天下的九華朱覲的墨媲美,關鍵是他還打出了一個招牌,說自己制墨的手藝,是當年在儋州(今海南儋州)跟流放到這裏的蘇東坡學的。蘇東坡這時候已經去世,雖然因為入了元祐黨籍在宣和年間還有些敏感,但...

搬磚健身?古代那些健身達人(圖)
2024-05-03

健身並非現代社會專利,早在古代,就有許多名人提出了自己的健身偏好和方法,他們養生、修身和長壽的心得更是經久流傳。從科學角度來看,他們的健身方式有諸多可取之處,非常值得現代人學習。陶侃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名將,他搬磚健身的故事,最早見於《世說新語·德行》:陶公在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