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王維洛:上陣父子兵 黃萬里的後代黃觀鴻博士

—黃萬里和李銳的後代

作者:

一、繼承父業,扛起大旗繼續反對三峽工程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黃萬里李銳三峽工程反對派中的兩位領軍人物,他們反對三峽工程,不是為了名利,而是為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為了子孫後代。李南央是李銳的女兒,她主編的《三峽啊》一書已經由美國溪流圖書出版社出版,在溪流出版社網站或者亞馬遜或者巴恩-納堡網站上都可以購買。在《三峽啊》中有一篇名為《三峽工程的三大致命缺陷》的長文,是黃觀鴻博士撰寫的。黃冠鴻博士是黃萬里的大兒子。黃肖路是黃萬里的小女兒,是美國黃萬里研究基金會的主席。幾十年來,黃萬里、李銳的子女繼承父業,為反對三峽工程奉獻一份力量。十分可喜的是,在某些方面,這些後來者對三峽工程的認識,超越了父輩。正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早就聽說中國有兩對冤家,黃萬里和張光鬥是一對,李銳和林一山是一對。當年水利部部長錢正英不讓李銳參加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是因為林一山也沒有參加,她要一碗水端平。其實那時林一山已經雙目失明,無法參加論證。而林一山的秘書、林一山手下的工程師幾十人都參加了論證,代表的都是林一山的意見。錢正英這碗水還是沒有端平。錢正英邀請張光鬥參加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但是沒有讓黃萬里參加,在這裏錢正英就不談一碗水端平了。錢正英是共產黨內的「資深專家」,張光鬥是專家中的「優秀共產黨員」,錢正英離開張光鬥就什麼也不是,同樣張光鬥離開錢正英也什麼不是。但是錢正英是斷然不敢讓黃萬里來參加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的,首先是因為黃萬里膽大,是敢於批逆龍鱗的學者,毛澤東指黃萬里是「頭長反骨」;其次是因為黃萬里只說真話,而且是大聲說,當面說,不拐彎抹角地說;第三是因為黃萬里的學術水平高,又富有實踐經驗;最後是因為黃萬里寬闊的視野,不是「只盯住工程本身,而是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眼光和胸懷」。錢正英曾以堂兄嫂的身份勸說黃萬里不要參與三峽工程的討論,換來的是黃萬里對錢正英治水政策錯誤的檢舉和揭發。黃萬里和李銳的子女為祖國的大好河山,為子孫後代的福祉,繼承父業,扛起大旗繼續反對三峽工程,十分難能可貴。但是不見張光鬥、林一山的子女為三峽工程站腳助威的,更不見錢正英子女出來為三峽工程唱讚歌的。這是因為父輩行為不端,子女們都擔心他們會因三峽工程的禍害而永遭世人的咒罵。

二、黃觀鴻博士:三峽工程的三大致命缺陷

黃觀鴻教授在講座中

黃觀鴻博士參加其父著作捐贈儀式

黃觀鴻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力系,後獲得美國馬利蘭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1994年12月三峽工程正式開工,黃萬里悲痛萬分,之後寫下《哭三峽大壩開工》一詩:

其一:

生在江頭吞海口,心憂三峽垻工久。

東來雲氣滿巴蜀,西仰江流溉畦畝。

衍溢淫浸殖生物,含泥潤溽灘涂厚。

江南江北侖廩實,溪溝遍通九州阜。

巨舸遠洋直駛漢,千噸汽艇萬渝走。

湘資沅澧雲貴川,坡陡能豐足稱首。

縱遇漏天蛟龍虐,長堤千里差堪負。

環宇巨浸一何多,獨此優遊世罕有!

其二:

三峽谷深流亦豐,招來造垻建奇功。

攔洪發電兼添航,詔謂人間第一工。

孰料此江床滿石,火成鵝卵逐流中。

巫山着意催雲雨,江水亡情沙石沖。

庫尾落沉渝港塞,延伸溢岸泛濤洪。

楚王愁看移民苦,淺鯫爭功脅眾從。

樗散衰儒不曉機,再三抗疏議陳窮。

但聞猛虎千家哭,悵望輪台悔詔空。

《哭三峽大壩開工》充滿了對母親河長江的熱愛和讚美,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大河。詩歌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寫長江的,黃萬里出生於上海,上海位於長江入海口,所以第一句有「生在江頭吞海口,心憂三峽垻工久」,他是長江之子,長期關心三峽工程的爭論和決策。第二部分是敘述三峽工程的弊病以及詩人反對三峽工程的努力。三峽工程是後患無窮,但是決策者卻毫無悔意,「但聞猛虎千家哭,悵望輪台悔詔空」。

生活在美國的黃觀鴻博士拜讀了父親的《哭三峽大壩開工》,十分理解父親的悲憤,他模仿陸游的《示兒》中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一句,寫下:

大壩分崩離析日,家祭焚香告乃翁。

為父親看住三峽工程,這是黃萬里子女的心願。

2001年黃萬里先生去世,黃觀鴻利用退休後的時間,聯合反對三峽工程的網友,開始在中國網站上,揭露三峽工程的致命缺陷。特別是從2010年轉戰凱迪社區貓眼看人網站後,聯合網友,開始了長達5年的題為《用良心和科學看住三峽》的研究和揭發。黃觀鴻博士把幾年的觀察研究成果總結為《三峽工程的三大致命缺陷》一文,李南央將此文收錄在《三峽啊》一書中。

黃觀鴻博士指出的三峽工程的三大致命缺陷是:

——卵石夾沙隨水而下,堵塞重慶港,阻航爛泥灣;

——三峽防洪庫容是個假指標;

——三峽水庫清水下泄的嚴重後果。

筆者向讀者推薦這篇圖文並茂的文章,讀後對黃萬里先生的「三峽高壩永不可建」的理由有個更加清晰的了解。

筆者也向讀者推薦高伐林採訪黃肖路的《不聽黃萬里的話,毀了中國的母親河》(http://sanxia2008.org/content.aspx?z=227&f=29&s=54&t=1)。

最值得推薦的是黃萬里先生1957年《新清華》第182期(5月17日)和第193期(6月3日)上發表的《花叢小語》一文,文章指出了民眾對政府工作監督的必要性和政府決策民主化的重要性。文章也揭露了知識分子為共產黨歌功頌德的無恥行徑。毛澤東看完黃萬里的《花叢小語》後發出「這是什麼話」的指責,緊接着《人民日報》以「什麼話」為題對黃萬里進行圍剿式的批判。《花叢小語》有「春寒料峭、雨聲淒切」「靜悄悄,微言絕」的詞句,不正是當今中國的寫照?

三、高峽出斜湖!

筆者在這裏深深地向黃觀鴻博士和他的戰友鞠躬!感謝他們的辛勤和持續勞動!這還要從一段文字官司說起。

1998年長江發生洪水時,三峽總公司總經理陸佑楣說∶「要是有了三峽工程,何愁長江洪水逞凶狂。」建設三峽工程的第一個、也是最主要目標是防洪。據說三峽工程能發揮防洪效益是因為三峽水庫有防洪庫容221億立方米,就是三峽水庫在海拔145米到175米之間,有防洪庫容221億立方米。這兩個水位不是三峽水庫在任何點的水位,而是在大壩垻址處的水位。海拔145米稱為防洪限制水位,海拔175米稱為三峽水庫的正常蓄水位。根據三峽工程論證泥沙組負責人林秉南的報告和水位調度曲線(林秉南∶工程泥沙,第38頁),當三峽水庫採用防洪調度後,垻址處的水庫水位,將從145米上升到175米,這個水位將根據防洪(洪水流量二十年一遇)的情況,保持半個月到幾個月。問題是∶當三峽水庫垻址處防洪蓄水至海拔175米時,三峽水庫的水面還是一個平面嗎?三峽水庫各地的水位還在海拔175米嗎?垻址上游各地的水位不會超過這175米的移民紅線(175米加2米風浪高為177米為農村移民搬移線)嗎?筆者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北明的採訪時,談到了三峽水庫的防洪作用和淹沒問題,用泥沙組的平均水力坡度來計算三峽水庫淹沒,當三峽水庫利用其221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發揮防洪效益,垻後蓄水位至海拔175米時,則三峽水庫末端的重慶市(距大壩垻址600餘公里處)的淹沒水位就應該是∶600公里乘以萬分之0.7,再加175米,等於217米。

北明的採訪在《華夏文摘》1998年9月4日第388期發表之後,一位名叫伊文給《華夏文摘》編輯部寫了一封信,也發表在《華夏文摘》上(《華夏文摘》1998年9月11日第389期)∶到這裏我真的懷疑這位王水利專家的水平,怎麼竟會把重慶的水位給算錯了。照他這麼一算,重慶的水位就變成了217米,那麼重慶真的被淹得差不多了。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真的從中央到地方不是傻瓜就是瘋子,否則怎麼會讓這樣愚蠢的工程上馬呢?只要稍有流體力學或者水力學基礎的人都知道,水庫基本是沒有比降的,也就是說水位是平的,只是在庫尾及其上游才有比降。

筆者所採用的數據,一組來自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的泥沙組,三峽水庫有水力坡度,在遭遇二十年一遇洪水情況下,平均水力坡度為萬分之0.7;另一組來自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的移民組,三峽水庫是高峽平湖,沒有水力坡度(在末端有0.4米的水位抬高)。泥沙組說有水力坡度,是為了沖刷淤積泥沙的需要;移民組說沒有水力坡度,是為了壓低移民人數,讓三峽工程順利通過人大審查。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中存在這麼兩個自相矛盾的數據,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必然是錯:用移民組的沒有水力坡度去檢驗泥沙組的報告,泥沙淤積問題無法解決;用泥沙組的有水力坡度去檢驗移民組的移民人數和淹沒損失計算,移民人數和淹沒損失都大大低估了。所以筆者對自己的看法很自信,因為這是工程可行性論證方法的錯誤,方法錯了,結論必然是錯。說沒有水力坡度的是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移民組,說有水力坡度的是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泥沙組。伊文真的懷疑這位王水利專家的水平,準確地說是懷疑泥沙組的水平。

可惜,伊文採用的是不是一種理性的討論辦法:如果三峽水庫不是高峽平湖,那麼從中央到地方不是傻瓜就是瘋子。

筆者沒有膽量把從中央到地方的幹部統統打成傻瓜或者瘋子。如果科學的論證是從中央到地方的幹部是否是傻瓜或者瘋子出發,那麼結論只有一個:筆者是傻瓜,筆者是瘋子。正如黃萬里詩中所云:樗散衰儒不曉機。

五年多來,黃觀鴻博士和他的戰友利用水文站以及其他有關網站收集氣象水文資料,同時利用先進的美國軟件,從技術角度每天跟帖揭發三峽集團欺騙民眾的謊言。有一位網友用軟件每天製作一張三峽水庫水情圖,發佈在網站上。許多和黃觀鴻一起的戰友,都不知道這位樓主就是黃萬里的大兒子。下圖是五年多來每天一張的三峽水庫水情圖。

圖1:典型的三峽水庫逐日水位線,圖片來源:《三峽啊》

黃觀鴻博士和他的戰友證明了:三峽水庫有水力坡度,水力坡度不是一個常數,而是隨着流量的大小而變化。流量越大水力坡度越大,流量越小水力坡度越小。

三峽工程建成後,三峽水庫也沒有發揮什麼重大的防洪效益,也沒有在洪水期將垻後水位提高到海拔175米,利用防洪庫容,發揮最大防洪效益,而是只是將垻後水位控制在海拔145米至158米之間。

謝謝黃觀鴻博士和他的戰友為筆者的這場筆墨官司提供有力的證據!

2009年三峽樞紐工程完工(除升船機外)之後,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8年重慶部分市區均被洪水淹沒,水位均超過20年一遇洪水位。以重慶老城瓷器口(警戒水位181米)為例:

年份2010201220142018

最高洪水位/米186.8米186.79米185.77米186.92米

超水位/米5.80米5.70米4.77米5.92米

資料來源:從1998到2018,重慶最大洪峰到底是哪一年?https://zhuanlan.zhihu.com/p/39953550

以三峽大壩垻後防洪限制水位145米計算,2018年重慶老城瓷器口最高洪水位比三峽大壩垻後水位高出41.92米,與600公里乘以萬分之0.7等於42米,相差無幾。

正因為三峽水庫有水力坡度,而且流量越大水力坡度越大,所以三峽工程在洪水期難以發揮所謂的「防洪效益」。三峽大壩垻後水位控制在海拔145米,在遭遇一般洪水時,重慶朝天門碼頭就會被淹。洪水越大,重慶市區被淹的情況越嚴重。此時,三峽大壩垻後的水位是否能從海拔145米再往上提高,利用三峽水庫的防洪庫容,發揮三峽工程防洪效益,就要看重慶市區對被淹沒的忍耐程度。在三峽工程決策前,錢正英不讓談水位問題。後來透露出一些信息,說是在遭遇百年一遇洪水時,三峽大壩垻後水位提高到海拔163米(不是海拔175米!),重慶朝天門的水位是海拔199米,最高可能是海拔202米。202米與163米的水位差是39米。此時錢正英怎麼不談「高峽出平湖」?怎麼不談三峽水庫沒有水力坡度?

圖2:重慶朝天門被洪水淹沒,圖片來源:江鳥又見:《用良心和科學看住三峽》

三峽工程論證移民組說:三峽大壩處175米,水庫上游175米。李鵬說(重慶市委書記蕭秧也說):三峽大壩處180米,重慶朝天門180米。周恩來說:三峽大壩處200米,重慶朝天門200米。毛澤東說:高峽出平湖。

黃觀鴻博士和他的戰友說:高峽出斜湖!

請問,從中央到地方(的幹部)是什麼?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民主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625/146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