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俗語「早不買豬肉 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原來其中有「貓膩」

作者:

農村有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一句很普通的話,背後隱藏着怎樣的道理?從習俗看真理,我們來探索下文字背後的意思。

關注「食品安全」,您才會收穫飲食健康。

早不買豬肉:

這是老一輩人長時間積累的「經驗」。早不買豬肉,意思是「不能過早去買豬肉」,並不是說上午不能買豬肉。

有人說:養殖戶一般起的很早,他們會在凌晨三點鐘左右起來殺豬,然後開始解剖分割,最後再送到市場分給小攤販售賣;這個過程一般就需要五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如果你在早上去買豬肉,購買到的豬肉很可能是前兩天的肉,肉質並不新鮮。

其實,在大點的城市中,這樣的情況相對更少,大家也不必過度擔心。換而言之,就算是前一天的豬肉,只要經過合理的冷藏,其實問題並不大。

晚不買豆腐:

作為「優質植物蛋白」中的代表食物,豆腐是很多人喜愛的佳品。

從外觀來看,豆腐是一種「比較脆弱的食品」,一不小心就會摔碎,時間稍微長點就會變酸、變質。

為什麼說「晚不買豆腐」,主要有些地方的豆腐都是前一天晚上做好的,第二天的最佳購買時間是在上午;如果存放溫度過高,儲存環境存在瑕疵,存放一天之後很容易氧化變酸,食用後會增加食物中毒的發生風險。

當然,在超市等一些具備冷藏環境的銷售場所中,晚上購買豆腐並不存在什麼問題;任何事情都需要區分看待,這件事同樣如此。

建議大家在購買豆腐的過程中多去關注豆腐的質量和安全性,不建議購買路邊攤售賣的豆腐,風險更高;請到正規的食品店或者超市購買,規避食品安全問題。

兩件生活中最基礎的事情,關係到「食品安全」,更關係到我們的身體健康。無論是購買哪種食品,「安全性」都是最先應該權衡的事情,多注意是件好事,但是沒有必要「吹毛求疵」,就像今天說到的豬肉和豆腐一樣。

購買食品,王思露老師有這樣幾則建議:

找「靠譜的地方」購買產品:

從質量的把控性來看,挑正確的地方購買食品很關鍵。所以,正規大型超市和有檢查機制的農貿市場(食品店)更為安全,應偏向選擇。

不貪圖小便宜,你會更健康:

路邊售賣的某種食物的確會很便宜,但是它們更容易存在某種食品安全問題,比如牛奶中的抗生素超標、肉中的微生物超標等問題;為了安全,多花點錢很值當。

拒絕謠言,沒有神奇的「治病食物」:

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都請您拒絕相信謠言。韭菜不壯陽、腰子不補腎、豬蹄不美容,不要養成「過度消費某一種食品」的習慣。

健康的飲食,一定是多種食物的「均衡搭配」;每天多吃幾種食物,吃動平衡,品鑑美味的同時收穫營養,足矣。

一則「農村的傳言」,卻引出了我想說的一些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希望大家可以正視「食品安全、衛生的話題」,不迷信,不信謠言,健康生活。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王思露營養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428/144344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