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貿易法律師:「中芯國際」退出美國股市的原因和效應

—中芯紐交所退市或掀中企撤股潮

「中芯國際」總部

中國晶片製造龍頭企業「中芯國際」上周宣佈,由於成交量低迷、行政成本過高,該公司將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最近還有美國政界人士認為,鑑於中國政府遲遲不作出根本性改革,華盛頓應該限制中企進入華爾街。本台記者家傲採訪了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訪問學者、貿易法律師譚耀南,請他對中企在美國的境況作一番分析。

記者:5月24日,中國晶片製造龍頭企業「中芯國際」宣佈會從美股退市。您如何看待中芯國際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的情況呢?

譚耀南:我們很難猜測中芯國際的公告以外的動機。但因為如果一家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掛牌的話,在美國很多法律中,這家公司在廣義上會被視為美國公司。

2018年,美國國會通過的幾項法案有些目前正在試點,準備要實施。這些法案包括《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xport Control Reform Act),會把在美國資本市場掛牌的公司視為美國公司。這樣一來,中芯國際就會成為適用這項法案的一家美國公司。

那麼「中芯國際」是不是出於這樣的原因要從美國資本市場撤離,我們還不清楚,但我認為這的確有可能。

記者:您認為,是否會有更多的中資企業考慮到美中貿易戰以及之前的一些法案對金融市場帶來的後果,而陸續撤出美國股市呢?

譚耀南: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觀察的重點,我認為有這樣的可能性。當然現在我們很難作出一個具體的判斷,我們需要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如果果真如此,中企陸陸續續在未來幾年內從美國資本市場撤離的話,其實我也不會感到意外。

記者:美國商務部近日把華為及其數十個相關公司列入了出口管制的實體名單,禁止它們在未經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向美企購買零部件和技術。但是您表示,這份實體名單有但書,也就是附帶條件。您能詳細解釋下嗎?

譚耀南:我想也不完全是但書。實體名單的備註欄裏面有一個附註,叫做「presumption of denial」(拒絕批准推定政策)。也就是說,目前來講,這些被列入實體名單中的公司如果作為一個出口對象,倘若公司來申請的話政府是不會允許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外界將其稱為「黑名單」,實際上這樣解釋也沒有錯。但是這個附註會不會被拿掉,或者什麼時候被拿掉,還有待觀察。

記者:為什麼現在有這樣的一個附註呢?

譚耀南:美國政府過去不經常這樣做,而且過去這個實體名單其實規模不是那麼大,主要都是朝鮮伊朗、伊拉克這些國家的具體個人或公司。那麼這麼大幅地把中國公司加進去,實質上造成的一個短期效果就是限制對這些公司進行出口。

記者:美國政府還規定,外國廠商所生產的產品如果使用美國的零部件和軟件含量達到25%以上,也要遵守美國的出口管制條例。請您介紹一下這個25%是如何定義的呢?

譚耀南:它的比例定義一般來說,還是以它的認定成本為準,因為科技的比例有時候很難去認定。所以真正的認定方法是,美國零部件和軟件占生產成本的比例。當然,這就有不同的說法和算法了。換句話說,某款產品的間接成本和直接成本怎麼算?我想就會有討論和爭執的空間。在這一方面,目前來看,其實都是個別公司在諮詢內部技術團隊、內外部法律顧問,作出一個整體評估。

記者:美國白宮前首席戰略顧問班農近期表示,他希望美國能把中資企業趕出美國的資本市場。您對此持什麼態度?

譚耀南:美國企業界可能對此正在承受一定的壓力,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外交政策部門對這樣的提議有一定程度的支持。所以我認為,實際上還是要判斷這樣的做法是不是太激烈、是否能夠被大家所接受。我覺得,以目前的整體氛圍來看,班農的提議的確是一個政策導向,只是說它的實施速度、手段和過程需要很多人的關注和討論。

 

`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530/129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