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陸地方債揭秘:江蘇負債萬億 貴州破紅線

近日,當局出台《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應急預案),地方債再為外界關注。據報,至2015年末,江蘇省地方債高達萬億;貴州2013年底負債率就高達86.98%,破國際紅線。政府債務總額快速膨脹付息支出達4,107億元

11月18日,鳳凰財經報導稱,近日,大陸財政部公佈的最新財政收入與支出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財政債務付息支出合計4,10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激增41.2%,創歷史新高,已經遠超去年全年總額。

今年前10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77萬億元,據此計算,債務付息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達2.78%。而在2010年,這一數字還僅為1.79%。

利息支出持續增加的背後是政府債務總額的快速膨脹。財政部今年5月份披露,截止2015年末納入預算管理的全國政府債務為26.66萬億元。而審計署的數據顯示,2012年底這一數字僅為19.06萬億。3年政府債務增加了7.6萬億,平均每年增加超過2.5萬億。

地方政府負債增長迅猛貴州負債率破國際紅線

報導稱,真正值得關注的是迅速膨脹的地方政府債務。根據官方數據,地方政府債務從2012年底的9.62萬億增加到了2015年末的16萬億,3年增加了約6.38萬億。

其實這還是保守數據。根據官方相關信息,上述所謂「政府債務」其實指的只是「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並不包含地方政府的或有負債(有可能產生的負債),而這也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據。國家審計署公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底,地方政府或有負債已經超過6.25萬億。

根據各省審計廳披露的數據,一些經濟大省同時也是負債大省。截至2015年底,江蘇省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高達10,556億,成為首個破萬億的省份。山東、浙江和廣東三省緊隨其後。

而一些欠發達地區的債務總額急劇攀昇,負債率已超國際公認的警戒線。

根據審計署的定義,負債率是年末債務餘額與當年GDP的比率。國際上通常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的負債率60%作為政府債務風險控制標準參考。

按照這個官方認可的計算方法,貴州的負債率早在兩年前就已經超過「紅線」。2013年6月底,貴州的負債率為67.45%,而到2015年底已上升到86.98%,高居各省之首。此外,雲南、寧夏、遼寧等地的負債率也位居前列。

按照審計披露的數據,2013年6月底,貴州地方政府債務為4,622億元。到2015年底,這一數字已高達9,135億元,負債總額位居全國第五,與經濟總量最大的廣東省相當。

報導稱,多年來,不少地方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負債佔比都相當高。以北京為例,截至2013年6月底,以土地出讓收入為來源的負債高達3,601.27億元,占其債務總額的比例超過55%。在債務壓力之下,很多地方有足夠的動力推高地價。

報導最後稱,近日,中共國務院發佈《應急預案》,那些深陷債務泥潭的地方將如何應對?

地方債風險巨大

《應急預案》中,將政府性債務風險事件分為四個等級;明確地方政府對其舉借的債務負有償還責任;要求地方政府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地方債高風險地區必須啟動財政重整計劃;對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事件,啟動責任追究機制。

2015年12月26日,台灣中時報報導稱,大陸地方政府債台高築,正潛藏巨大的風險。根據統計,目前大陸不僅部分省、地區的負債率超過100%,超過100多個市、400多個縣的債務率同樣超過100%。

今年4月,題為《中國地方債怎麼欠了24萬億?》的文章稱,從2012到2014年,地方政府性債務分別達到15.89萬億、17.89萬億和24萬億。

8月,題為《真相!本輪房價暴漲本質:掩護30萬億地方債轉移!》的網文表示,房價上漲、難以下降的原因在於地方政府大量負債,需要依靠土地財政支撐還債。

中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竺曾表示,由於一些地方政府前期存在過分舉債和隱性舉債,一些地方政府未來可能出現事實上的破產。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大紀元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1119/837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