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老照片:發明了衛生巾 一戰的許多「意外收穫」

特別鳴謝:中國攝影出版社日期:2014-7-25

1914年爆發的一戰是20世紀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它在科學、社會、技術方面創造了許多「第一」:飛機,坦克,機關槍,航空母艦等武器的第一次實戰運用改變了戰爭的規模,一些戰術與戰役甚至改變了整個人類戰爭史。封面圖所展現的是一戰期間,一名軍官幫助飛行員搬運航空偵查相機與膠片,彼時剛發明不久的飛機即用於戰場偵察。但,本報道卻不是要討論一戰帶來的武器進步,而是在戰爭外無意中刺激的科技、醫療飛躍,並催生着各種發明。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許多日用品,例如衛生巾,手錶,打火機等,正是100年前那場世界大戰的「意外收穫」。

【防毒面具的發明】

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懂軍事史的讀者可能會想到坦克與飛機,還有1915年4月德國在比利時戰場率先採用的毒氣作戰,隨之而生的就是防毒面具的發明。早期防毒面具並沒有後來那麼複雜,來自紐芬蘭的醫生克拉尼·麥佛森以德國俘虜戴的頭盔為原型,增加了一片帆布做的頭罩,上面有兩片可視窗和一根呼吸管。整個頭盔事先用化學物質處理過,能吸收毒氣彈中的氯氣。再後來,它又得到了改進,用軟管連上了一個裝有毒氣吸收材料的錫罐。這是全世界第一款頭盔式防毒面具。圖為1915年,在第二次伊普爾戰役期間,法國軍隊在戰壕里戴着早期形式的防毒面具,有點類似今天的口罩。

【防毒面具的發明】

到了今天,防毒面具早已被應用在各種行業,甚至用在了北京的霧霾天下,而材質也得到了不同的改進,但基本原理和外形還是跟它們的老祖宗差不多。圖為2013年3月26日,北京一個霧霾天裏,藝術家馬特·霍普使用宜家垃圾桶,輕便摩托車頭盔,戰鬥機飛行員呼吸面罩,自製了一個通過自行車驅動的空氣過濾循環防毒面具。

【衛生巾的發明】

鮮為人知的是,現代女性例假期須臾不離的「小夥伴」——衛生巾,也是在一戰期間發明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發明了「纖維棉」,它是一戰中拋棄式繃帶的原料。一戰中在法國服役的美國女護士,因工作需要對經期用品做了一番大膽的嘗試:用繃帶加藥用棉花,製成了最早的衛生巾,衛生巾的發明,無疑是偉大的,其意義更是跨時代的。正是因為如此,它才會被譽為「二十世紀影響人類的十大發明」之一。戰後,美國一家名叫金佰利公司推出Kotex衛生巾。左圖為一戰時期護士照片;右圖為世界上第一個衛生巾品牌「Kotex」的早期廣告。

【衛生巾的發明】

圖為100年後的2014年4月2日,福建省福州市,一名女性消費者在超市裏選購衛生巾。

【摺疊自行車的發明】

德國在普法戰爭中就開始把自行車傳令應用於實戰,並證明了它的價值,在一戰時就使用了許多自行車部隊。傳統笨重龐大的自行車似乎不利於士兵的機動作戰,於是德國軍方為了行軍方便,將傳統自行車改良,發明了摺疊自行車,隨後這項偉大的發明很快就被對手英法美等國軍隊學會,於是我們就在一戰戰場上看到了摺疊自行車的身影。左圖為一戰時期,英軍士兵背負的摺疊自行車;右圖為2014年7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融安縣大坡鄉崗偉村泗香屯公共文化活動中心,放暑假的留守兒童騎摺疊自行車。

【打火機的發明】

有很多人認為美國是打火機的誕生之地,實際上,這小玩意兒起源於英國。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很多的煙草商店都貼着一張很奇怪的招貼畫,一個士兵叼着煙,一手握槍,另一隻手捏着一個會冒火的小東西。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英軍又推出了新式武器,其實,這小東西不過是今天眾所周知的打火機而已。打火機是倫敦的阿爾弗雷德·丹希爾發明的。那時正是一戰時期,他聽說前線的士兵在抽煙方面遇到了一點困難,就是火柴容易受潮,無法點火。於是,他決心研製一種既便於攜帶又不會受潮的點火產品。最終,他與一位化學家共同發明了打火機,它由金屬殼體和頂蓋結構組成,已經和現在的打火機的形態差不多。經過改進後,1924年才開始大批量生產,這使大多數的前線煙民都沒用上它,因為那時戰爭已經結束了。圖為一戰期間,一條軍犬從一名手握烟斗的士兵頭上躍過。

【打火機的發明】

圖為2013年5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火車站地洞口,一男子酒醉摔倒在地上,自己逍遙自在地點煙。

【手錶的發明】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有錢的男人們都佩戴懷表。在這方面,女性反而比較前衛。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就有一塊可以綁在手臂上的小時鐘。手錶誕生於一戰之前,可以肯定的是,手錶不是特意為一戰發明的,但因為一戰,人們廣泛使用手錶倒是真的。戰場上,相對於之前的懷表,全副武裝的士兵要掏出懷表所浪費的時間足以致命。英國鐘錶公司H·Williamson在1916年的一次年度會議報告中說:「前線每4名士兵中就有一個佩戴手錶,其他的3人也表示正計劃儘快弄一塊。」一戰後,手錶成為人們最常用的計時器。圖為一幅知名照片《阿拉伯的勞倫斯》,圖中的勞倫斯與美國人羅威爾·托馬斯都戴有手錶。

【手錶的發明】

今天人們所熟悉的奢侈表品牌都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卡地亞的坦克手錶誕生於1917年。法國手錶製造商路易·卡地亞在看到了新款雷諾坦克後受到其外形啟發設計了這款表。圖為因手錶落馬的著名「表哥」楊達才資料照片(左一)。2012年8月26日,楊達才在延安交通事故現場,因面含微笑被人拍照上網,引發爭議並被網友指出楊達才擁有江詩丹頓、勞力士、歐米茄、雅克德羅多塊名表。2013年8月30日,西安中級人民法院在3號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楊達才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一案。同年9月5日獲刑14年。

【拉鏈的發明】

在拉鏈發明之前,人們每天都得花大量時間跟綁帶、鈎子、扣子、扣眼等做搏鬥。19世紀末,美國機械銷售員懷康博·裘德森嘗試用兩排佈滿扣在一起的「牙齒」的帶子來代替綁帶,取名「緊扣鎖」,但因為粗大、笨拙而且容易卡死,沒有得到太大推廣。1913年冬,吉德昂·桑貝克成功改進了裘德森的「緊扣鎖」,推出了第一款現代拉鏈Zipper,並開發了批量生產拉鏈的機器。一戰期間,美軍將它們縫到了軍服和軍靴上,特別是海軍,士兵們能迅速穿好全套服裝。戰爭結束後,這種設計走到了平常百姓的手中。圖為一戰中進行射擊訓練的美軍軍官。

【拉鏈的發明】

圖為2012年5月22日,廣東惠州惠城區一家專門生產假國際名牌手袋的皮具加工廠被工商巡查人員當場查獲,顏色鮮艷的各種假包拉鏈堆放在倉庫中,約6000個國際名牌手袋成品、半成品被封存,涉案金額約20萬元。

【茶包的發明】

現在方便的袋泡茶並不是為了解決什麼一戰而發明的,但一戰卻為這種飲茶方式的推廣起了重大作用。1904年,紐約茶葉商人托馬斯·蘇利文為了節約推廣成本,將碎茶葉分成一個個小堆,裝在真絲小袋裏供顧客試嘗,後來換成便宜而且透氣些的紗袋,大量生產袋泡茶,獲得了不菲的利潤。一戰時期,德國一家公司借鑑了這個創意,為前線戰士提供裝在小棉布袋裏的茶包,並稱它們為茶葉彈,後來二戰時期,愛喝茶的英軍將這種茶包作為軍糧配備。圖為1915年,一戰時期的法國士兵在戰鬥間隙吃飯。

【茶包的發明】

茶包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流行,它的材質和形狀也得到了各種改進:棉布被換成了熱封粘合的濾紙袋、尼龍布等,形狀也花樣百出,從單紙袋狀變成了摺疊雙袋狀、枕頭狀、圓形和金字塔形等。所有這一切,都只為了一個目的:減少包裝帶來的氣味,讓茶葉得到充分浸泡,提供更令人愉悅的喝茶體驗。

【不鏽鋼的發明】

現在,我們熟悉的不鏽鋼,也是在一戰時期發明的,但是卻有點尷尬——不鏽鋼最初是一個失敗的發明。一戰時期,英國軍隊發現士兵們的槍有個大問題:在高密度重複射擊時,槍管會因為摩擦受熱扭曲變形。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英國軍方委託英國Brown-Firth研究室的亨利·布雷利研製更堅硬的合金。布雷利嘗試在鋼裏面添加鉻,但並不太成功,但他發現製造出的合金廢料一直沒有生鏽。儘管布雷利沒解決槍管問題,但他從此發現了不鏽鋼的秘密配方。1913年,布雷利向市場推出了不鏽鋼,並申請了專利,與幾個發明家一起創立了美國不鏽鋼公司。不鏽鋼最初被用於新式飛機引擎。戰爭結束後,又被餐具和醫療器械製造商看中,從此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圖為1916年6月,一名英軍士兵在戰壕里觀察敵情,周圍還有幾名休息的士兵。

【不鏽鋼的發明】

現在,不鏽鋼早已應用到世界的各個方面。圖為2014年6月28日,北京長安街步行道入口處,安裝的約900件防撞柱,這種防撞柱地上高度為60厘米,採用特種不鏽鋼材料製作,使用壽命可達15年。

【降落傘的發明】

降落傘的概念,傳說公元9世紀的時候就有了,是阿拉伯人最先發明的。然而,直到一戰前夕,飛機上都是沒有配備降落傘的,如果遇到事故或被擊落,飛行員只能悲壯地跟飛機共存亡。斯洛伐克發明家斯蒂芬·巴尼克設計了一款可以直接穿在飛行員身上的降落傘,就像個提到腋下撐開的大傘裙。巴尼克將專利捐贈給了美國軍隊,在一戰中挽救了許多美國空軍飛行員的性命。左圖為1918年一戰期間,一名德國士兵從被敵軍飛機摧毀的偵查用熱氣球里跳傘逃生。右圖為當下流行的水上滑傘運動,這種傘也是脫胎於降落傘。

【飛行員通訊的發明】

一戰前,飛行員並不能互相通話,或是和地面通話。一戰開始後,軍隊依靠線纜通信,但線纜經常被炮火摧毀。德國人甚至找到了接入英國有線通信的辦法。人力,旗幟,信鴿,燈光,騎兵等其它通訊方式都用過,但都有不足。飛行員們依靠手語和喊。這個問題亟需解決。無線通信便是解決之道。那時已有無線電技術,但不夠完善。1916年底,無線電技術終於獲得突破。1917年,第一次有飛行員將聲音從天空傳送到了地面控制台。一戰後,這種技術迅速投身民用市場,讓空中交通也能像地面上一樣方便地管制了。圖為一戰時期的戰鬥機機場。

【飛行員通訊的發明】

但令人唏噓的是100年後,在現代化通訊手段如此發達的時代,2014年3月8日凌晨2點40分,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一架載有239人的波音777-200客機與管制中心失去聯繫,該飛機航班號為MH370(註冊號9M-MRO),原定由吉隆坡飛往北京,卻在起飛後不久,機長關閉與塔台的無線電應答,以「失聯」的狀態消失在茫茫夜空中,截止到編發此稿,4個月余過去杳無音信……圖為失聯前的馬航MH370客機起飛照片。

責任編輯: 李雨菡  來源:中國攝影出版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725/42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