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杭州六和塔下,突然來了一個外國人。仰望眼前壯觀的古塔,他被震撼到了。隨後,他離開了月輪山,直奔杭州城內。
那麼,這個外國人是誰?他來杭州幹什麼?
原來,這個人叫阿德里亞諾·馬達羅,是個意大利人。他對中國和中國文化非常嚮往。
1976年,34歲的阿德里亞諾·馬達羅,以記者身份第一次到中國。在隨後的39年時間裏,他先後190多次到訪中國。以西方人的視角,拍攝了大量珍貴老照片。
下面這組照片,就是阿德里亞諾·馬達羅的作品,拍攝於1981年的杭州。他走遍了杭州的大街小巷,用相機記錄了40多年前杭州的城市和人文風貌,每一張都很有生活氣息。
回顧這些昔日的杭州,再對比現在的杭州,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杭州發生的巨大變化。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1981年,阿德里亞諾·馬達羅來到杭州岳王廟前。只見山門修葺一新,飛檐高挑蔚為壯觀。那時候的岳王廟前,遊客並不多。北山路上人們騎自行車出行。
遊走在杭州城的大街小巷,路旁梧桐樹遮天蔽日。杭州南山路上,一名女子推着自行車,坐在車後座上小的女兒,好奇地看着阿德里亞諾·馬達羅。遠處有公共汽車停靠在路邊。
杭州街頭,有一對賣櫻桃的夫妻,他們看到阿德里亞諾·馬達羅,招呼他品嘗櫻桃。阿德里亞諾·馬達羅也被杭州人的人情感動了。
這張照片拍攝於杭州華光巷口。一名男子拉的板車上,裝滿了各種陶製花盆。一輛藍白相間的公共汽車從街上駛過。
夏日的公園裏風光旖旎。一群少先隊員們正在老師帶領下遊園。他們站在我心相印亭前合影,攝影師拍下了這一瞬間。你還記得自己當年遊園時的情景嗎?
1981年,當阿德里亞諾·馬達羅一行人乘坐的汽車經過解放橋附近時,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圍觀。很多人是第一次見到外國人,都覺得很稀奇。
這張照片,是阿德里亞諾·馬達羅在岳飛墓前拍攝的。當時,岳飛墓前的遊客真不少。可見岳飛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一個小男孩騎在目前的石像生石馬背上。
阿德里亞諾·馬達羅乘坐小船泛舟西湖。他們來到了三潭印月附近,湖水清澈,湖中矗立的石塔清晰可見。幾名遊客將小船系在石塔上拍照留影。
1981年,杭州一條街道上景象。大概位於河坊街、勞動路一帶。當時的大街上很安靜,幾乎看不到私家車。人們都是騎自行車或步行。路邊商店都在開門營業。
1981年,杭州城裏一個露天菜市場上,一名女子正在路邊擺攤賣茄子和香瓜。旁邊有小販在賣生薑和紅薯。在過去,還沒有超市,人們買菜都回去菜市場。
在杭州街頭,阿德里亞諾·馬達羅看到兩個修鞋匠。她們的攤位在一個商店門口,人流量大。面對攝影師的鏡頭,所有人都會心地笑了起來。這笑容讓阿德里亞諾·馬達羅感到了溫暖。
在杭州一個賣籮筐的小店門口,幾個人力車夫正在等待載客。他們騎的是一種三輪車,類似過去的黃包車。杭州自古是旅遊城市,乘坐這種人力車穿過杭州大街小巷,很受遊客歡迎。
杭州一個菜市場上,菜販們在路邊擺地攤。一名菜販早早賣完了菜。他推着自行車,車後座上掛的兩個空竹簍。不遠處,還有人挑着擔子賣菜。
一位長着山羊鬍的老大爺,正坐在門前一邊看書一邊照看三個小孫子。三個孩子受他的影響,都拿着一本連環畫,看得津津有味。
杭州自古出美女。1981年,在杭州公園裏,三個年輕時尚的女子站在湖邊合影。她們身穿漂亮的時裝,戴着墨鏡,臉上充滿了朝氣。
阿德里亞諾·馬達羅在西湖邊的翠微亭附近,發現一個年輕女孩坐在石頭上。翠微亭是中國古代十大名亭之一。徵得女孩同意後,他拍下了這張照片。照片裡的女孩真的很漂亮!
在西湖邊一處荷塘邊,阿德里亞諾·馬達羅發現了一對年輕情侶,正坐在樹下聊天。在那個年代,自由戀愛才剛剛興起。女孩扭頭發現了外國攝影師。
1981年,在杭州街頭,阿德里亞諾·馬達羅看到路邊有一家國營副食商店。店裏有海帶、雞蛋和各種調料等。售貨員站在櫃枱里,身上穿着白大褂。後牆上寫着「學雷鋒樹新風」的標語。
一名年輕女子,手裏拿着兩支毛筆,正在宣紙上暈染一幅牡丹圖。她應該是工藝美術社裏的畫師,有很專業的繪畫功底。
1981年,在杭州一個小胡同里,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站在院子門口,好奇地看着眼前這一群外國人。透過狹窄的院門口,能看到院子不大,房前坐着兩位老人。
1981年,在杭州河坊街與道院巷交叉口,路邊有個快餐攤,不少市民在路邊選購熟食。桌子上的鋁盆里盛着各種熟食。
阿德里亞諾·馬達羅登上古塔時,遇到了一對老年夫妻遊客。他們鶴髮童顏,丈夫戴着一頂斗笠。兩人站在窗戶前,望着遠處的美景,臉上的笑容很慈祥。
在杭州街頭,阿德里亞諾·馬達羅看到了一家裁縫鋪。店主正坐在門口踩縫紉機,趕製一件衣服。牆上掛着製作好的成衣。店主家的孩子坐在裏面的椅子上玩耍。
1981年,杭州街頭一個自行車存放點,位於平海街、西湖電影院斜對面。自行車擺放得很整齊,一位看車老大娘站在車子中間。那時候,自行車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幾乎家家都有。
回看這些杭州老照片,1981年的杭州城市面貌,以及人們的生活場景跟現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