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吃貨必讀:全球11種食物是「老毒物」

  吃貨旅行其實是「胃」的旅行,走到哪裏,吃到哪裏。但病從口入,有些食物吃不得。下面一起看旅遊網站「travelandleisure」為廣大吃貨朋友揭秘食物中的「老毒物」。

  河豚 日本

  食用風險:足以斃命

  河豚,又稱河豚魚或黃麻鱸,一旦在未經去除肝以及生育系統的情況下誤食,幾小時內足以致人死亡。要經長達三年的專業學習才能學會如何正確處理河豚。日本河豚的最大批發市場是下關港市,如今在超市也可以買到。請先認準安全標識再購買。甚至有人開始養殖無毒河豚,但有人會覺得這剝奪了吃河豚的樂趣。

  中毒症狀:河豚體內的河豚毒素會麻痹人的肌肉最終導致窒息。沒有解藥。但如果能夠人工呼吸到毒性散去為止,則可能生還。若能撐過第一個24小時便脫離食用風險。

  蟹拉丁美洲

  食用風險:導致罹患霍亂

  儘管霍亂已不多見,但貝殼類水生動物仍時有攜帶。因此食用這類動物時最好嚴格遵循「三字」烹飪方針——「炒,煮,剝」,或者乾脆別吃。20世紀20年代,幾個美國遊客吃了在南美買的蟹之後都得了霍亂。蝦、蛤、蚌、牡蠣都有可能攜帶霍亂病毒。

  症狀:會有嚴重的腹瀉、痢疾現象。霍亂本身不會致人死亡,但由霍亂引起的脫水會奪人性命。飲用任何來源不明的水也會增加患霍亂的食用風險,在沒有良好治療的情況下,這是一種毀滅性的疾病。

  活蛆蟲奶酪 撒丁島

  食用風險:腸蠅蛆病——一種糟糕的腸胃疾病

  這種食物並不致命,但很多吃貨都對它敬而遠之。乍一看,它只不過是佩科里諾乾酪,嘗起來有些像戈爾根朱勒乾酪,但仔細看看,會發現這種奶酪是「活」的——上面爬滿活蛆。讓乾酪蠅在其上產卵是製作這種奶酪的必備步驟,這些卵可以加速發酵。歐盟都已明令禁止這種奶酪了,你為什麼就不能不吃呢?但這種奶酪還是有粉絲的,他們說,只要這些蛆還在蠕動,就說明這奶酪可以吃,如果蛆蟲死了,就說明奶酪壞了。雖然已經禁止銷售了,但如果你真想吃,可以從撒丁島的牧羊人那裏買到。當地人會在宴會或者特殊場合拿出這種奶酪(它甚至是壯陽藥),或許還會戴上眼罩來吃這種東西,因為據說那些活蛆可以從奶酪上蹦起6英寸(約合15厘米)高。

  中毒症狀:這些活蛆被吃下後,有可能活着到達你的腸子並在其中安營紮寨,並潛入胃腸保護層導致噁心、腹瀉、腹部絞痛。慶幸的是:一般不需要治療,它們會自動通過糞便排出體外。

  猴腦  亞洲

  食用風險:瘋牛症

  活吃猴腦是城市中的流行食物。要趁猴子還活着就取其腦來吃:把一隻活蹦亂跳的猴五花大綁地捆住,猴子似乎知道自己已經死到臨頭,但卻無力反抗,只能「吱、吱、吱」地悲慘地叫着。廚師用專用的刀把猴子的天靈蓋打開,並把它放在桌下,把猴頭卡在桌子上預留的圓孔中,使猴子不能隨意轉動腦袋。據說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都可以吃到這道菜。

  中毒症狀:吃猴腦有可能患瘋牛症,具體症狀為:痴呆、神經急劇紊亂,之後死亡。瘋牛症主要通過神經組織傳播,而大腦正是神經組織。所以,吃猴腦的時候,說不定你就是在吃瘋牛症毒。

  活章魚

  食用風險:窒息

  這種口感柔軟的菜一旦到達胃部,便不會傷害到你,但要把它吃下去,可是食用風險重重。章魚菜的原材料是小型章魚,韓式餐館或食材場所都有提供。章魚觸角要從活章魚身上扯下,因此放在你盤中的時候,這些「腿」還像小蟲子一樣在蠕動。而這些觸角上的吸盤會緊緊貼到你臉頰或者喉管導致窒息。韓國每年都有大約6個人因吃這道菜而死亡。

  溫馨提示:吃的時候要細細嚼碎,邊吃邊喝大量液體以保證這些小吸盤順利到達胃部。最好在清醒的時候吃,微醉的時候不建議吃。

  非洲牛箱頭蛙 納米比亞

  食用風險:腎衰竭或者死亡

  法國人喜歡吃蛙腿且只愛吃蛙腿是有原因的:蛙的其他部分可能飽含劇毒,特別是其皮膚和內臟。即便如此,在納米比亞,整隻蛙(除了個別劇毒器官)都被認為是珍饈美味。據說在交配季節後蛙的毒性中和,此時再捕獲這種蛙作為食物是安全的。

  中毒症狀:如果誤食了蛙的有毒部分,或者在交配季節前吃了,可能會罹患暫時性腎衰竭,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西非荔枝果   牙買加

  食用風險:牙買加嘔吐病

  西非荔枝果皮紅,形狀似梨,放在果盤上顯得鮮艷誘人。但其吃法非常講究,否則會中毒。首先,要削皮;其次,要正確切開。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中間的黃色部分可以安全食用,紅色部分和微泛黑色的部分都有劇毒,會致人死亡。慶幸的是,有毒部分很少,且可食用的黃色部分富含蛋白質、脂肪酸和維生素A。

  中毒症狀:如果整顆吃下西非荔枝果,會罹患「牙買加嘔吐病」,主要症狀有癲癇、致命性低血糖。這種果實會吸乾患者血液中的糖分。其治療需要用到活性炭、靜脈注射、呼吸機

  生奶(未經高溫消毒的奶)    歐亞地區

  食用風險:類似感冒

  一杯牛奶、咖啡中的奶油或人造奶酪都可能有危險。亞洲的大部分地區、英格蘭農村地區、法國通常不對牛奶進行高溫消毒。生奶消費者可能感染大腸桿菌、李斯特菌、沙門氏菌。

  症狀:生奶引起的疾病被稱為「波狀熱」,主要症狀有發燒、疼痛、盜汗,有時會伴隨肝腫大。奇特的是,這種病的潛伏期可長達20周。因此忽然病倒時很容易誤診。慶幸地是,抗生素就可以將其治癒。

  Blaasop 地中海地區國家

  食用風險:斃命

  印度洋海域漁民一直對這種黑色斑點魚情有獨鍾,其長度可達3英尺(約合90cm)。但其肝和生殖系統有劇毒。

  中毒症狀:癱瘓、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野蘑菇

  食用風險:輕則頭疼,重則斃命

  毒蘑菇往往長相很無害。最好跟着有專家帶隊的采蘑菇隊伍去采。淺色的鬼筆鵝膏和赭鵝膏兩種劇毒蘑菇被稱為「死亡菇蓋」,但二者看起來都絕對不像有毒的樣子,很有欺騙性。

  中毒症狀:症狀因食用種類和量的不同而不同——即便可安全食用的蘑菇,如果吃太多,也會中毒。輕則胃痙攣、頭疼,重則肝衰竭、死亡。常用活性炭、液體、透析等來解毒。(實習編譯:李敬敬審稿:趙小俠)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環球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101/360960.html